在武侠小说或武侠剧里,常看到大侠到酒馆一落座,把刀、剑往桌子上一放,便隔空喊到“小二,来一坛上好老酒,切二斤牛肉”。牛肉是大侠的必点菜肴,牛肉果真好吃?我们就细细说一下。
第一,牛肉本身营养丰富,味道鲜美,适合大侠补充能量。而且牛肉的做法适合大侠口味,可红烧,可卤、可酱,可热炖,可冷食。当然我们古代的人还不知道牛排的做法,这是西洋吃法。这里面大侠吃的二斤牛肉多是切片冷食,方便呢!大侠可不是好闲之徒,可慢待不得。
第二,牛肉符合大侠的气质和身份。在古代牛肉可不是一般人能吃的,别说富贵人家,就是诸侯也是吃不上的,更别说老百姓。吃牛肉那是犯法的。大侠就不同了,大侠源于没落的贵族的门客,往往带有替贵族复仇的使命,如荆轲、高渐离等。所以衍生出的侠客往往有超然于一般人的神秘感。他们行走于江湖,替天行道。要二斤一般人不能吃的牛肉那即有超越一般人的高贵感和目空一切切的傲慢,又有对统治者藐视和反叛的霸气。每个男人心中都有一个江湖梦,江湖是成人的童话,吆喝一声“小二,上一坛好酒二斤牛肉”的既视感绝对不是上二斤猪头肉可比的。
第三,在古代牛肉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吃的上的,酒馆里也不会常有牛肉。牛是古人最早驯服的六畜之一,六畜有马、牛、猪、羊、鸡、狗。古代生产力低下,牛是主要的生产资料,铁犁牛耕就代表最先进的生产力了。而且养牛成本不低,牛的寿命也就二三十年,牛的数量不多。所以保护耕牛就是维护生产。《九章算术》说一头牛值九百三十文左右,而一头羊约值五百七十文,一只狗的价格约在一百至一百二十左右,可见牛的市场价非常高的。在中国古代,牛确实是最高贵的动物。《礼记·王制篇》记载,统治者祭祀天地祖宗时,祭品分为两个等级,第一等级是牛羊猪,合称三牲,叫做太牢“牺牲”二字的形旁都有“牛”,只有天子(周王)有资格享用。第二等级只有猪羊,叫做少牢,诸侯公爵可以享用。”在古代吃牛肉是犯法的!
图片来自网络
排名第二的动物是羊,《王制》规定“大夫无故不杀羊”,可见羊的地位也是很高的。还规定“士无故不杀犬、豕”,也就是不轻易杀狗和猪。平民百姓没有经过特别许可,也不允许吃珍稀动物,更别说身份最高贵的牛了。可以这么说,牛就是古代的动物元首,无故杀牛是要被追究刑责的,当官的杀牛也不行。别说杀牛,如果牛的主人没有好好饲养或虐待牛,也会惩罚。古代养牛不易,是一家或几家人的生存保障,老百姓待牛特别重,一般不杀牛。
汉律对杀牛的惩罚十分严厉,犯禁者诛,要给牛偿命。到了唐宋时期,牛更是不管是否老弱病残,都在禁杀之列,当牛自然死亡或者病死时也不允许个人私杀,只有当官府派专人调查无问题后才允许牛的主人才可以剥皮售卖或者自己吃用。
古代的历代统治者都奉行重农政策,保护耕牛正式这一政策的内容和体现。
在古代牛肉好吃却不好吃,你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