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发展的各个时期都有不同的文化符号。各时期有不同的崇拜对象,人类文明之始,出于对自然的敬畏,所产生的天地崇拜,太阳崇拜,山川崇拜,火神崇拜。都是形成于,人类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的无助,向自然环境屈从的一种体现,向不明确的恐惧顶礼膜拜,以保周全,乞求自然神的庇护。用仪式取悦于自然神,礼器就是人神之间的媒介,人无法直接与未知的神明对话,只能通过各种礼器向神传达讯息。礼器随文明的发展,从原始模式到被美化,又被神化,发展到饰品化,一路伴随我们直到今天。祭祀礼器石炉火,能吞噬一切,有无穷的力量,是人类最初的自然崇拜之一。火之所以称之为火种,因为是火点燃了人类的智慧!火能照亮黑暗,能驱赶猛兽,能取暖和烧熟食物。向火神祭祀的形式是最直接的,是最原始的方式,就是通过仪式向火堆本身奉献祭品或食物。直到人们能熟练的保存和点燃火种,火在人类的心目中不再那么神秘了。小石狮除了火,还有太多的自然现象是人类琢磨不透的,更是无法掌控的。自然崇拜没有减弱反倒增强。人们能够熟练的驾驭火了,所以火成了早期祀神的媒介。人们首先筑土为坛,坛上设火为祭。祭祀活动形成了以火为重心的形式。直到人类能够躲避部分的自然灾害,因为已经开始了,自给自足的,半游猎半定居的生活方式。此时已经产生了具体的崇拜偶像。火的使用也已经更成熟了,有了煮熟食物的陶鼎,石鼎,青铜鼎。祭祀也变成火与鼎的共用。民以食为天,这个时期,牺牲是最隆重的祭品,鼎是祭祀的核心,仪式相辅,“鼎礼”即成。祭祀礼器石炉文化积淀,人格进步。神格转化,渐食烟火。火,从鼎底转到鼎内,燃香敬神的香庐,变成了今天的香具饰品,登堂入室。那优美的造型,线条,是经千秋百世凝炼而成,包含着无穷无尽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