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不仅能治国安邦,他还发明一种食物,

说到诸葛亮相信没人不知道他的大名,经过《三国演义》的神话,加上民间传说故事,还有戏剧流传,诸葛亮在每个中国人心中已经成神了,他是智慧的化身,忠臣的楷模,大家所了解到的诸葛亮,相比是兵法谋略超群,能治国安邦的有才之士,其实三国时代的诸葛亮,他还给我们发明了一种食物,一直流传到今天。话说刘备去世后,诸葛亮主掌蜀汉大权,为了北伐时无后顾之忧,他深入南方蛮夷之地,想要平定孟获,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平定孟获,是一段很精彩的故事,据说诸葛亮抓了孟获七次,然后又放他走,最终才把他彻底降服,不过诸葛亮在擒孟获时,放了一把大火烧死无数藤甲兵,当诸葛亮班师时出现了一件怪事。诸葛亮回师途中,路过云南的泸水时,突然江面大雾弥漫,根本看不清任何事物,诸葛亮一时无策,这是孟获告诉他,是那些被烧死的藤甲兵冤魂在江面上,挡住了蜀军的归路,解决的办法就是用七七四十九颗人头祭祀,这样才能让藤甲兵冤魂退去,诸葛亮听后觉得不行,如果杀掉活人用头祭祀冤魂,那被杀掉的人又变成冤魂,这样世世代代都有冤魂拦在这条江上了。怎么办呢?诸葛亮不愧是聪明人,不仅能骗得司马懿团团转,连鬼他都能骗,最终诸葛亮想到一个办法,用面粉做成人头的形状,然后蒸熟放到盘子里,一共做了四十九颗面粉的“人头”,放在江边作为祭品,果然那群鬼被诸葛亮骗了,拿到“人头”后他们就散了,蜀军顺利回师。从以后,当地百姓便模仿诸葛亮的做法,需要祭祀时不再宰杀鸡鸭鱼猪等活物,都用面粉做成这些动物的样子,蒸熟后用来祭祀,祭祀完后人们发现,这些东西要是直接扔掉,就挺可惜的,于是吃了一口,竟然发现味道还不错,于是人们把这种用面粉做成的祭品,祭祀过后就叫做“蛮首”。“蛮首”的意思就是“用来祭祀的南蛮人首级”,主要来自于诸葛亮“哄鬼”的杰作,后来渐渐的人们发现这种面粉蒸熟的食物很好吃,便将之改了个称呼,因为“首”和“头”是一样的意思,便将之称为“蛮头”,再后来把就“蛮”改成了这个“馒”,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馒头”。不过严格来说,关于这一段故事,正史中并没有记载,也就是说正史中没有说过诸葛亮发明馒头,以上情节都是民间的传说,不过诸葛亮在后人心中的地位很高,有些好事情大家都喜欢往他身上套,而馒头到底是谁发明的,史料也没记载,不过它出现的时代,恰好是三国末期,于是人们自然而然就把这个功劳给诸葛亮了。如今的馒头已经改进了不少,进化成菜包、肉包、小笼包等,但这些包子的前身,都是馒头,诸葛亮发明的馒头流传了一千多年,如今许多人吃早餐时都爱吃包子、馒头之类的,当你吃着包子时,应该要好好感谢一下诸葛亮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9421.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