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是怎么样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77435216282197608&wfr=spider&for=pc一、在《韩诗外传》里,孔子不接受自己是“丧家之狗”孔子出卫国的东门,去迎接姑布子卿。孔子对弟子们说:“你们把车马牵到一旁,有人快要来了。他一定要看我的相貌,你们把他的话记下来。”姑布子卿也对他的随从说:“你们把车马牵到一边,有圣人要来了。”孔子下了车,正在行走,子卿从正面观看孔子,走了五十步路:又从后面看孔子,也走了五十步路。回头对子贡说:“这是什么人?”子贡说“这是我的老师,鲁国的孔丘。”姑布子卿说“是鲁国的孔丘吗?我当然听说过。”子贡说:“你觉得我的老师怎么样?”姑布子卿:“他的额关长得像唐尧,眼睛像虞舜,脖子像夏禹,嘴懒巴像皋陶。从前面看他的相,俨然体现出拥有土地的君王气度;从后面看他有相,肩膀高耸,背脊善瘦弱,只有这一点比不上刚才所说的四圣的地方。”子贡脸上显出忧虑的样子。姑布子卿看出来了,就说“你还有什么忧愁呢!你的老师面部往内陷,却长得不丑陋,嘴巴长得像胡笳般突出,却很整齐,从远处看他,就像是一条丧了家的狗一般。你还有什么忧虑呢!你还有什么忧虑呢!”子贡把姑布子卿所说的那些话都告诉了孔子。孔子都同意了子卿对他的评价,唯独对“丧家之狗”这条不认同,他说“我怎么敢当呢?”子贡说:“他批评老师脸部往内陷,却不丑陋;眼睛像胡笳秀突出来,却还整齐,我了解了。不知道,为什么说你像丧家狗却不接受呢?”孔子说:“端木赐啊!你难道没有见过死了人家里的狗吗!它的主人把亲人的尸体收敛起来装进棺材里,陈设祭品,举行祭祀,它往四处看,没有人理睬它。姑布子卿把我比作这样的狗,认为我想有所作为,但在上没有英明的君王,在下没有贤能的方伯,王道已经衰微,政治教化有错失,力量强大的欺侮弱小的,人数众多的侵犯人数少的,百姓的心放纵,天下没有办法治理。这个人认为我一定会做这样的丧家之狗,我怎么会接受呢?”二、而根据《史记孔子世家》的记载,孔子倒是乐意接受自己确实像“丧家之狗”孔子师徒马不停蹄地逃离宋国,黎明时分,来到郑国的都城新郑的南门外,但孔子不见了。大家万分着急,四处寻找夫子。子贡向一位老者打听,问可曾见到一位身高九尺、年过六旬,须发霜染的外乡人吗?老者微笑着说:东门外有一老者,身长九尺有余,生一双河目,阔额高颧,头似唐尧,颈似皋繇,肩似子产,自腰以下,不及禹者三寸,累然若丧家之狗。子贡一听十分高兴,知道那就是老师。子贡奔向东门外,找到了孔子,毫不避讳地把那位老者的话讲给了孔子,孔子听了,非但没有生气,反而哈哈大笑着说:像尧、像皋繇、像子产,丘愧不敢当,若说像丧家之狗,倒是像极了。三、看语言学家怎么说有研究语言学的人说,《韩诗外传》里的“丧家狗”的“丧”读音平(第一声),指办丧事。“顾望无人,意欲施之”就是说:人们看主人不在了,就把狗放掉,任它流浪在外。这个读第一声的“丧家狗”是被释放的狗。《史记》里的“丧家狗”的“丧”读去声(第四声),“丧家狗”的狗,指无家可归的狗,即如今天所说的“流浪狗”。孔子究竟是否承认自己是“丧家狗”,读哪个音的“丧家狗”,这还真是个问题,是贬低还是褒扬,至今人们争论不休,我这里只说故事不作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