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美食可盐可甜是肇庆多彩

刘军连挂号 http://m.39.net/pf/a_9374760.html

提到肇庆美食,

你还只知道裹蒸吗?

一起走进肇庆

寻找肇庆味道!

香糯软滑——疍家糕

疍家糕(图片来源于网络)

疍家米糕,简称疍家糕,又称“年糕”“千层糕”,自古流行于西江肇庆段一带的水上人家。相传,疍家糕曾在南明时期敬奉过永历皇帝和群臣。年2月,疍家糕制作技艺被公布为广东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戳视频了解↓↓↓

(视频来源: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疍家糕以大米、芝麻、花生、腊肠、虾米、猪肉等为材料。先淘洗大米,清水浸泡3小时,用石磨磨成米浆,再用箩斗滤去渣滓,做甜糕要在米浆中拌上芝麻和白砂糖,咸糕则要把芝麻、花生、腊肠等材料加入油、盐调好味道,放进米浆拌匀。

蒸糕时,把拌好材料的米浆用勺子在蒸糕盆上均匀浇一层,盖上锅盖蒸,用猛火蒸5分钟后再浇一层,技艺娴熟者可以铺上40层,取“长长久久,步步高升”之意,祈盼“积德、积福、积财”。

浅藕色的疍家糕,平滑柔软,层层分明,可“盐”可“甜”,色香味俱佳,素以“软、香、滑”闻名,是疍民在民俗节庆、喜庆节日制作的食品,也是疍民登门拜访的常备“手信”。每至节庆、喜庆,疍民将蒸好的疍家糕切成小块,每4块叠成1盘(3块在下,1块在上),先敬神祭祖,随后全家吃糕,取“步步高(糕)”的好意头。

传承人黄金平展示疍家糕(肇庆端州区史志办供图)

过去,疍家人生活贫苦,疍家糕是一种在节庆时才会制作、品尝的糕点。这种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心思制作的食品,不仅是疍家人欢聚一堂时的美味,也是用以馈赠亲朋好友的礼物。

随着时代的变迁,世代居住在江上的疍家人开始上岸定居,许多疍家民俗逐渐消失,能够熟练制作疍家糕的人也越来越少。所幸还有一部分上岸后的疍家手艺人怀着对疍家文化的眷恋,不仅传承了疍家糕制作手艺,更开发出了更加丰富的口味。

疍家糕(图片来源于网络)

白若凝脂、入口爽滑

——德庆竹篙粉

竹篙粉是肇庆市德庆县的一种特色美食。竹篙粉白若凝脂、入口爽滑,因为蒸制要晾上竹篙,晾凉后再切条,故名竹篙粉。

磨浆

(德庆县地方志办供图)

蒸粉

(德庆县地方志办供图)

晾粉

(德庆县博物馆供图)

相传,从前德庆香山下竹海茫茫,竹类品种丰富,所产簕竹硕大坚韧,山下农民多以编织竹艺品、制作腐竹等为副业,经常将新蒸的热河粉随手晾在晾晒腐竹的簕竹篙上冻凉再切来吃。香山泉水清冽,所制河粉柔韧爽口,地气独特,所出簕竹品正性凉,二者结合,竹篙粉便具有了可口清热的特点。后来经周边村落仿效流传,又乘上旅游开发的便车,发展成了德庆著名小吃。

竹篙粉(徐小桃摄)

制作竹篙粉要专门选用隔年晚稻大米,经过浸米、打浆、撞浆、蒸制、竹晾、剁切等多道工序。食用时佐以酱油、花生油、芝麻、葱花、胡椒粉、酸醋辣椒等调味品,拌匀后,一筷入口,香、滑、酸、辣、韧、爽,美味充塞口腔味蕾。

脆香柔韧,唇齿留香

——怀集梁村白糍

白糍嫩(怀集县梁村镇政府供图)

“正月耍石窿,二月浸谷种,三月坟头涌,四月杨梅熟,五月黄芒粽,六月田头公,七月鸭子勇,八月芋头松,九月霜降风,十月接太公,十一月是冬,腊月田垌空”,这是肇庆市怀集县梁村镇何屋村一带流传的四季节序农谚,其中的“十月接太公”所指的便是秋收后,农历十月十日梁村镇一带的“大时节”,当天家家户户会提前一天舂制好白糍,以白糍作为祭品之一来祭祀先人(称之为“接太公”)。同时,也是为了庆祝秋收,村中人家在这天宴请外嫁的女儿及其他宾客,大家一起宴饮庆祝,并为来客、亲友送上白糍带回家。白糍扁圆且色白,犹如白花花的银两,馈赠亲朋好友寄托了招财进宝的祝愿,逐渐形成了名闻一方的梁村白糍。

舂白糍的木杵、石臼(怀集县梁村镇政府供图)

白糍的主要原料是糯米、白糖、花生仁。将炒香的花生仁捣碎,混合白糖,作为馅料;糯米淘洗后浸透,放入蒸笼内,蒸至熟、软。蒸熟的糯米放进石臼里,由两人各抡一根大木杵,你一下我一下,轮流将糯米饭舂成一团软韧的糍粑,捞出放盘中;将糍粑拧成一小团一小团,往里放进馅料,包好后揉成圆形,即可食用。也可以压成扁圆的饼状,晾至干硬后,放进油锅里煎到两面脆中间软,咬一口脆香柔韧,唇齿留香。

舂白糍(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白糍(怀集县梁村镇政府供图)

◆来源:方志广东

◆编辑:黄舒婷

◆二审:易奇志王雯倩

◆终审:刘伯明

肇庆市纪委监委派驻市文广旅体局纪检监察组举报肇庆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纪委举报投诉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3409.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