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1月15日是农历的十月初一,是中国人传统习俗中的寒衣节。这两天,在西安不少十字街头从早到晚都有人在为去世的亲人烧纸送寒衣。与多年前不同的是,人们已习惯了文明祭祀,在街头设置的烧纸炉里烧纸。与此同时,街头也出现了不少卖祭祀用品的人,而且生意分外红火。
11月15日清早,64岁的何老汉和儿子、媳妇早早来到凤城九路和明光路十字,在西南角和东南角摆了两个祭品摊。何老汉一个,儿媳妇一个,儿子在两个摊点之间来回周转调剂。何老汉在这里已经摆了两天摊了,每天七八点出来,晚上十一二点回家。11月13日、14日每天都卖了多元。今天的生意会更好,何老汉自信地说。
不过,这种生意一年也只有清明、寒衣节比较好,何老汉一家也是在这两个节日才做这个生意,其他时间做别的生意。
何老汉说,我是地道的农民,土地被征以后,只能自己找点事情做。平时贩菜贩猪贩羊,都是混个零花钱。年纪大了以后,做不成生意了。前几年一个亲戚告诉我,可以在清明节和寒衣节前后卖一下祭品,利润很丰厚的。我一开始不大相信,有一年试着从八仙庵批发了一些祭品,摆了摊子以后,才知道这个不起眼的市场需求量很大,利润也的确很大,一个摊位一天卖上千元是很平常的。虽然西安当地人买祭品量很小,一个人一次也就买二三十元的。但在西安生活的外地人,尤其是河南人,还有南方在西安做生意的人,由于这两个节日回不了老家祭祀,就地买一些祭品,在街头焚烧一下以寄托对亲人的哀思。这些人一买就是上百元的,有的甚至一次买五六百元。因为他们要祭祀人亲人比较多。
于是在第二年,何老汉动员儿子和媳妇一起卖祭品。虽然政府反对烧纸,提倡文明祭祀,这对祭品的生意有一定影响,但影响不大。看看凤城九路和明光路十字四个角上都有卖祭品的摊点,每个角上至少有三四家摊点,由此可以想见西安各大十字的祭祀情况。
何老汉说,现在比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好多了,那个时候,每到了祭祀日,每个十字都有大堆的纸灰。一大早起来,会发现马路十字中间警察岗亭都被纸灰埋没了。现在政府不让在十字中间烧纸了,但提供了烧纸炉,既方便了群众,还保护了环境。这个办法好。老百姓和政府都能接受。
何老汉还说,其实寒衣节不只是对去世的人有讲究,对活着的人也有讲究。这一天也标志着寒冬的到来,也是活着的人为自己所关爱的人送御寒衣物的日子。不知道有多少人还知道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