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郭勒大草原,避暑胜地怎么玩风景文化美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诗词中曾这样描写过成吉思汗,表面听起来是贬低,可是和“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放在一起对比,更多的应是钦佩之情。

锡林郭勒大草原,成吉思汗及其子孙从这里走向中原、迈向世界,可以说是蒙古族的发祥地之一。夏季的锡林郭勒大草原平均温度不超过20摄氏度,正是我们避暑去一窥其风采的好时间。

元上都遗址

上都是北方游牧民族建立的第一座帝国都城,当年十分繁华,连《马可波罗游记》中都写道:“终抵一城,名日上都,今在位大汗之师建也。内有大理石官殿,甚美。其房屋皆涂金,绘种种鸟兽花木,工巧之极,技术之佳,见之足以娱人心目。”

这座拥抱着巨大文明的废墟-----元上都遗址,数百年的风云变幻,历经繁华与落寞,现在依然屹立在锡林浩特市南面的正蓝旗上都镇东北约20公里的闪电河北岸。

如今元上都现存有13门,还保留有城门楼的石柱础,山麓一带,也留有大片小型建筑物、主要街道、石块墙基、佛像残片等遗迹。上都虽然已沦为废墟,不过当我们一一浏览这些遗迹,隐约之间依然可以感受到上都曾经的辉煌,而且它的文化也生生不息,不少习俗流传至今。

祭敖包

比如在锡林郭勒盟地区蒙古民族萨满教隆重的祭祀活动之一-----祭敖包(以石块堆积而成建在山顶或丘陵之上的圆锥形),保存得就较为完整。

早先的蒙古族以为天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源泉,那时天地神也没有一个具体的形象,人们就堆敖包以象征,献上哈达和供祭品,再由喇嘛诵经祈祷、跪拜,以示尊敬表达崇拜之意,祈求天地神保佑来年风调雨顺,牛羊兴旺,人民得以安居乐业。

现在每年农历五月至七月间也会举行祭敖包仪式,祭祀期间人们会身着鲜艳的传统蒙古服饰,以最好的精神状态参加这一盛典。

在祭祀活动期间还将举行赛马,射箭,摔跤等竞技活动。有兴趣的朋友不妨选择这个时间段来玩,无论是祈福还是玩耍,都是一个好机会哦!

恐龙墓地

人类起源随着科学的发展依然渐渐清晰,更让人好奇的可能是在人类之前的恐龙吧?恰恰锡林郭勒大草原的通古尔盆地就是号称恐龙墓地的地方,说不定可以解开我们的迷惑呢!早在年美国考察团发现此处之后,就有各国的科学考察队来此考察了。

这里出土了大量较完整的恐龙骨骼化石,包括盘足龙、欧氏阿莱龙、鸭嘴龙、似鸟龙、甲龙和角龙化石……恐龙蛋化石的发现还创了我国最早记录呢!现在建的恐龙博物馆就保存了各种恐龙化石,对恐龙世界有好奇心的朋友一定不要错过此地啦!

民族文化

在锡林郭勒大草原也可以欣赏蒙古族歌舞,感受蒙古族的热情;或者来一段中蒙边境游,体验蒙古国的异国特色;也可以来一场让人热血沸腾的汽车越野赛或狩猎…

旅游途中还有一项不得不提的事,当然是寻找美食啦!锡林郭勒大草原可是距首都北京最近的草原牧区,这里牛羊成群,所以吃羊的方式也是花样百出呢!

最简单的吃羊方法应该叫:手扒肉,将肥嫩的绵羊宰杀,卸成若干块,直接放入白水中清煮,肉熟即取出置于盘中,大家手拿蒙古刀大块大块地割着吃,也不用筷子,虽然做法简单,但是羊肉鲜美,大口吃肉的感觉可是相当好!

传说当年元世祖忽必烈统帅大军南下远征,有一日,人困马乏饥肠辘辘,当伙夫宰羊割肉时,突有敌军逼近,厨师飞刀切下十多片薄肉,在沸水里搅拌几下,便捞入碗中洒上调料就吃,忽必烈吃了立马率军迎敌,大胜敌军,庆功宴时为此菜取名“涮羊肉”。

还有烤全羊,烤好的羊肉外焦里嫩、鲜嫩酥香,让人吃了还想吃呢!羊大梁因为形状酷似蝎子所以叫羊蝎子,可用来做清汤火锅,味道鲜美,香气扑鼻;羊肉包子也很具特色,和我们平时看见的包子不同,它的外形酷似饺子,又比饺子大一些,用羊肉包好的包子皮薄馅大,味道鲜香,咬一口就会溢出汤汁,再蘸上酱就更美味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471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