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又挖出了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

“即使把这件玉刀摆到现代的西餐桌上也毫不违和。”黎海超说。

全文字,阅读约需5分钟

琳琅满目、金光闪闪、前所未见、奇奇怪怪……9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四川广汉公布,三星堆又上新啦!在大约一年的发掘时间内,新发现的6个“祭祀坑”已出土了金器、青铜器、玉器、象牙等近件文物,许多前所未见的珍贵文物崭露头角,目之所及非常震撼。

━━━━━

犬牙交错层层叠叠

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通过调查勘探,在1、2号“祭祀坑”的旁边又新发现6个“祭祀坑”,年10月开始正式考古发掘。记者最近走访了考古发掘现场获悉,4号“祭祀坑”发掘已经结束,3号“祭祀坑”发掘已近尾声,5、6号“祭祀坑”因面积较小、深度较浅,将被提取到实验室“解剖”,7、8号“祭祀坑”刚刚到文物层,大中型青铜器、象牙、玉石器等铺满了整个“祭祀坑”,犬牙交错、层层叠叠,令人叹为观止。

▲这是9月2日在四川德阳广汉市三星堆遗址拍摄的7号“祭祀坑”。新华社记者王曦摄

7号和8号“祭祀坑”的特点之一是象牙非常多,7号“祭祀坑”已经暴露出来的象牙已有根,8号“祭祀坑”已有根,这还不算埋在下面尚未露出的。

“尤其在坑中央的部分,象牙有好几层,几乎是密不透风的,下面什么器物都看不到。”负责7号“祭祀坑”发掘的四川大学教授黎海超说。

▲9月7日,在四川德阳广汉市三星堆考古发掘现场,黎海超(下)在7号“祭祀坑”内工作。新华社记者王曦摄

黎海超介绍,7号“祭祀坑”还有一个特点是玉器多,其中包括玉璋、玉凿、玉斧、玉瑗等,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满满的一层几乎都是玉器,数量让人震惊。”

8号“祭祀坑”是目前唯一有厚实灰烬层的,考古学家们花费了长达四个月的时间来清理,从灰烬里清理出约多片青铜器碎片、多件玉器、超过件金箔器等。

在参观者看来,表层的碎片似乎有点可惜,价值不高。但专家们认为,这些碎片对研究当时的祭祀文化、流程具有很高价值,而且数量较大,经过修复也能惊艳亮相。

━━━━━

奇奇怪怪超越认知

除了数量庞大,“奇奇怪怪”也是被考古队员们挂在嘴边的词。

“太罕见了,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给它们命名。”负责8号“祭祀坑”发掘的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赵昊说。

▲9月7日,在四川德阳广汉市三星堆考古发掘现场,赵昊在8号“祭祀坑”内工作。新华社记者王曦摄

3号、8号“祭祀坑”各发现了一件青铜神坛,8号“祭祀坑”神坛上有姿势迥异、大小不一的青铜人像造型,有的身着飘带彩衣、翩翩起舞,有的小腿布满纹身、肩扛祭品……神坛上还有一只戴着“项圈”的神兽。

▲这是9月2日在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现场8号“祭祀坑”拍摄的青铜神坛局部。新华社记者王曦摄

“复杂程度前所未见。为什么说神坛很重要?它不只是一个单独的器物,更重要的是它描绘了一个祭祀场景,代表着三星堆人对于世界的理解。”赵昊说。

这件神坛旁边还有一只目前发现最大的“神兽”,相当于成年的柯基犬大小,大眼宽嘴,细腰粗腿厚臀,看起来非常可爱。神兽头上的独角还顶着一个平台,平台上站立着一个青铜人。

3号“祭祀坑”神坛跟上述8号“祭祀坑”神坛完全不一样,上面有人头像、龙、说不出名字的“四不像”动物形象。

还有好几件前所未见的玉器,其中一件还未完全出土的葱绿色“玉板”很有特色,看起来它镶嵌在一块镂空的青铜网格之中。商周时期称青铜为“吉金”,黎海超开玩笑说:“这是首次发现‘金镶玉’,但需要进一步发掘确认最终形态。”

▲这是9月2日在四川德阳广汉市三星堆遗址7号“祭祀坑”拍摄的“玉板”。新华社记者王曦摄

“就是奇奇怪怪,从没见过这么‘离谱’的东西。这些文物的工艺、形态、内容都很复杂,包含的历史信息很丰富,‘刷新’了既往认识,给研究带来了很大挑战。”负责发掘3号“祭祀坑”的上海大学讲师徐斐宏说。

━━━━━

惊艳亮相见证交流

▲这是9月2日在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考古研究所拍摄的三星堆遗址3号“祭祀坑”出土的金面具。新华社记者王曦摄

最受公众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477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