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祭月,三大件吃了2000年

南宁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9269963.html

细数一下老祖宗给咱留下的节日,清一色的和吃有关系,为什么会这样呢?中国人礼数多,而仓廪实而知礼节,或许就是这个理儿。作为与春节、端午并列为中国传统三大节日的中秋节尤其为突出,月饼、水果、美酒这三大件足足吃了多年。

首先,中秋节的来历。

中秋节来自祭月,最初是帝王为了教化民众而举行的活动,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这表明祭月从先秦就存在了。如果从秦始皇登基那年开始,也足足年了。随着社会的发展,祭月这种形式逐渐传到民间,老百姓加以改良,从严肃的祭祀活动,演变为轻松的娱乐美食项目了。

但是,最初帝王祭月可不是农历的八月十五,是在每年的秋分这一天,虽然这一天在农历八月里面,但日子每年不一样,不一定都是满月,一旦赶上半个月亮挂天空,则祭月显得煞风景。所以,到了后来,人们就把祭月节由秋分调至八月十五。

在文献资料中,第一次提出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是宋太宗,是的,就是那个提出开卷有益,爱读书的皇帝。宋朝人不含蓄,那时候的中秋节,人们载歌载舞,通宵达旦,热闹非凡。

其次,祭月三大件:月饼、水果和酒。

中秋节就是丰收节,一年中最富足的时候。中秋祭月当然要摆放最好的贡品,月饼、水果和酒三大件必不可少。

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逐渐演绎为团圆的象征。在老北京的习俗中,长辈要给小辈送月饼,儿子、女婿给父母、岳父母送月饼,月饼要由家中主妇切成均等的小块,家里几个人,就切几份,即使有在外没回家的,也不能落下。

水果就更讲究了,要精挑细选,完整、新鲜、不能有虫眼,一般为:苹果(寓意平安)、香蕉(寓意金银)、葡萄(寓意人丁兴旺)、桔子(寓意聚财)、西瓜(寓意转运)、桃子(寓意长寿)等。摆放的时候,一般不会选用谐音不好听的梨、长在地下面的花生等。

酒不可或缺。多年前写下的《周礼》中,明确记载了祭祀用的五齐三酒共八种酒。其中五齐指泛齐、醴齐、盎齐、缇齐、沈齐五种没过滤的酒;三酒指事酒、昔酒、清酒三种过滤去糟的酒。那时候的酒很金贵,不是一般人能喝到的,而如今,祭月、拜月的没有了,赏月饮酒却成了中秋月圆时的一大雅兴。

其三,老北京的酒文化。

明朝永乐年间,明成祖下令迁都北京,从此不仅诞生了宏伟的紫禁城,更成就年京味美食传奇,高贵的满汉全席、精致的宫廷点心,异彩纷呈的市井佳肴,再配上一壶老酒,那味道就足了。

老北京的酒馆大都铺面很小,一进门就是柜台,讲究点的有弧度,不讲究的就是个条桌,桌上放着青花大瓷盘,盘里有简单应景小凉菜,柜台两侧一长溜的大酒缸,酒友来了,选上几个菜,以酒缸盖子为圆桌,天南海北开聊,喝起来。更有酒瘾大的,每天来一两,也不要菜肴,干喝,听聊,风景独好。

老北京人善酿、嗜酒,有事没事都爱喝两口儿,最喜欢的就是烧刀子,这酒最为纯正、没异味、浓度高,劲儿冲却不伤人。今天的二锅头,就是烧刀子的一种。大户人家,吃涮羊肉喝二锅头,是老北京人涮羊肉的固定搭配。

一杯二锅头,半部北京史,形象说明了它与北京文化的渊源,之所以是半部北京史,源于二锅头的诞生时间:二锅头,三百年,源自牛栏山里面。《顺义县志》中记载为最著的牛栏山之酒就是牛栏山二锅头酒,迄今飘香余年。

牛栏山白酒浓香型陈酿白酒42度ml*12瓶整箱装(白牛二/牛白瓶)京东月销量0好评率99%京东配送旗舰店¥购买已下架

明清两代,北京城作为全国的中心,南北文化兼容并蓄,二锅头也名扬四海,当时周边地区的二锅头各具风采,南路产于采育镇、礼贤镇,北路产于顺义,东路产于燕郊,西路产于黑龙潭,其中尤以牛栏山为佳。今天,定格在民间的二锅头,张扬着京城的性格,律动着京味儿文化。把酒临风二锅头,就是人生最美事时。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5261.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