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地方仍然坚持传统的葬礼方式,而传统葬礼上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就是“摔盆儿”,又或者你从周围长辈口中知道了“摔盆儿”这个词,这种仪式其实是对死者的祝愿,希望在另一个世界也能有平安无忧的生活。
1.葬礼上“摔盆儿”由来
摔盆儿在葬礼上是一种仪式行为,传说它可以让死者的灵魂安息。这种传统源自古代,一般来说,摔盆儿是指在葬礼上,当葬礼仪式结束时,家属们把纸盆放在棺材前摔碎,以示表达哀悼的情感。
此外,摔盆儿还象征着死者的家人对他的哀悼和缅怀。在一些宗教仪式中,家属们把盆放在棺材前,朝它们跪下,摔碎盆,以表达对死者的哀悼。摔盆儿表达的不仅仅是对死者的悼念,还代表了家属对死者的思念。
2.摔盆的起源及传承
“摔盆儿”的起源其实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祭祀文化。古人把摔盆儿作为祭祀的一种传统表达方式,以示对已故亲人的悼念和思念之情。
古代的摔盆儿仪式往往是由男人来主持,他们把一个大陶盆放在地上,然后把祭品放进去,摔碎盆子,以此表达他们对已故亲人的悼念。
此外,在一些传统的中国葬礼上,还有一种被称为“盆典”的仪式,这也是“摔盆儿”传承的一种形式。
在盆典仪式中,家属会给已故亲人准备一个大陶盆,在葬礼上把陶盆放在地上,然后家属们会把一些祭品放入陶盆中,摔碎陶盆,以此来表达他们对已故亲人的思念和悼念之
表达对逝者的悼念。
3摔盆的讲究
民间传说中的“摔盆”,虽然存在疑问,但却充分体现了它的含义。
摔盆的人也是是继承死者遗产的人。通常情况下,家里的长子或孙子会把盆摔出去。如果没有,次子将会执行这个仪式,这也是古代父权制度的体现。
在传统习俗中,孝顺是至关重要的。孝道指的是,在父母和长辈在世时,要全心全意地孝顺后辈,以及在长辈去世后,要安居乐业。只有履行义务和责任,才能被视为真正的孝顺。
当家里有人去世时,摔盆的人应该用左手扔盆。如果是女性就用右手。这也是一种源自古代“男左女右”的传统观念。
在摔盆的时候,需要用力,越碎越好,岁岁平安,越破碎,死者在地下使用的土盆就越完整,也是对于逝去亲人的祝愿。
在葬礼上,摔盆儿既是一种礼仪,也是一种情感的宣泄,希望我们能够尊重这种传统文化,维护好我们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