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北京一家老字号高档餐馆,红火的生意,却是“过午不候”,到底是有苦难言还是太傲慢?位于西四南大街路东的砂锅居,创建于清乾隆年间,到今天已经快年了,连店的地址基本都没有变。我家从爷爷辈才落户北京,算不上老北京人,我作为新北京人,竟然之前一直没吃过,据说它家的生意是“过午不候”,像我这种从小就一口肥肉不沾的人,能吃得惯它家的菜吗?
砂锅居在早年并不是什么大馆子,手艺更像是个二荤铺,就是猪肉、猪下水的菜做得最好,虽然现在也都填上了各式的大菜,但是要说风味特色,还得说是传统的砂锅白肉和经典的内脏小炒,知道砂锅白肉系列为什么经久不衰的好吃吗,秘密就在于他们家的肉都是没有肉皮的!简单说一下吧,砂锅居当年的发迹源于周边的诸多王府,几乎老有一些祭祀的活动,祭品就是白肉和饽饽。如果是早晚都举行祭祀的话,每日用的猪肉太多,王爷、福晋们是吃不完的,后来就出现了低价卖到市面上的事情,砂锅居当年就是有了这样廉价的进货渠道,买卖也就日渐红火起来了。由于萨满祭祀中有个程序叫做“撩衣”,也就是在煮白肉之前,要去猪皮,砂锅居当年的肉的来源都是祭祀用的祭肉,所以他们家的肉也都是没有肉皮的,即便是现在,店家为了保持原汁原味,依然还是没有肉皮的。个人推荐特色菜。砂锅白肉、爆三样、干炸丸子、杏仁豆腐、烤馒头、青韭炒珍菌。砂锅白肉(95元)(小料4元)。来这里吃饭,砂锅白肉是必打卡的,也可以点精品的,稍微有点区别。首先切肉片的刀工那是相当的了得,可肉片却炖得软而不烂,入口肥而不腻,再来上一口汤,好家伙,那叫一个美。补充一句,像我这样从小就一口肥肉不沾的主儿,来这儿了,也不免落俗,哈哈哈,大吃特吃起来,对于我来讲,稍微有点腻,这没事啊,店家精心准备了腐乳蘸料,里面兑了点辣椒油,嘿,吃起来恍惚间有点像涮羊肉了。
乳瓜白玉菇。这道菜单从色泽上看就非常的赏心悦目,口感非常的清清爽爽,如果吃其他的荤菜有点腻口的话,这菜是绝配哦,唯一遗憾的就是量有点小了。
爆三样(68元)。猪肝、大肠、猪肉加上点木耳蒜片点缀,外面再勾上一点点薄芡儿,尤其是猪肝炒得非常的嫩,大肠也很软糯,口感咸甜,是道下饭菜。
烤馒头(3元)。这个的份量可以和砂锅白肉一般齐了。刚端上来的时候热乎乎的,外皮脆脆的,可内芯很宣和儿,口感微微的甜,就算是干吃也觉得好吃呢!
青韭炒珍菌。炒得非常的入味,韭菜很提鲜,虽然有点辣,不过最后第一个“光盘”是它。
干炸丸子(58元)。虽然配了蘸料,但是白嘴吃也相当的不错,没有猪肉的那种腥味。
杏仁豆腐(10元)。我曾经在护国寺小吃喝过一碗,口感相当的差,也可能是琼脂放得太多了。这砂锅居做得怎么样呢,说实话,口感也不太好,碎碎的,回口儿还有点苦。不知道吃过的您,是不是也和我有同感?
芝士焗南瓜(22元)。哈哈哈,这道甜品居然出现在了老字号里,我也是笑了,不过什么都要赶时髦嘛,用勺挑起上面的芝士,拉丝超长,下面是糯糯的南瓜泥,完美组合。饭后来一道这样的甜品“溜溜缝儿”,得,又撑一个肚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