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坟不过社是什么意思

《施南府志》载:“新葬之坟,则在社前祭之,本家男妇及内戚皆往。”

“新坟不过社”指的是给新坟,也就是先年或当年新亡故的人,有些地区指新亡三年内亡故的人,扫墓要在春社前。

春社日是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年立春是2月4日,立春这天就是戊子日,第二个戊日是2月14日戊戌日,第三个戊日是2月24日戊申日,第四个戊日是3月6日戊午日,第五个戊日是3月16日戊辰日。

据说去世未久的人刚到阴曹地府举目无亲,孤独无依,势单力薄。阳世亲人捎去的祭品总会被别的野鬼抢夺。而社前是冥界的法定的接收日,此时给新亡的人所捎去的祭品才能悉数收取。

春社祈谷,祈求社神赐福、五谷丰登。秋社报神,在丰收之后,报告社神丰收喜讯,答谢社神。“社”,古指土地神,《白虎通义·社稷》记载:“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土地广博不可一一敬也,故封土立社。”郑玄作注:“后土,社也。”以后为便于祭祀土地神。二月“春社日”是春季祭祀社公“土地神”和五谷神的节日,又称中和节,据《广记》记载:“村舍作中和酒,祭勾芒种,以祈年谷”。寄托了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祈求。

春社日习俗有哪些?

1、社戏:又称社火,为南宋遗风。在许多地区的民间,在春社时会根据村落大小、地位高低而凑钱演社戏。

2、社祭:作为春社的最初目的,社祭也是许多地方春社时的习俗。老百姓们会或凑金具酒醴,或蒸米作糕、或作米粢等来祭祀土地神。

3、巫祝:在清朝的各地地方志中,同样也有许多地方社日有延巫祝以祭社的习俗。巫祝时,很多地方多以敲锣打鼓来迎神。

4、聚饮:祭祀仪式结束后,男女老少坐在一起聚饮也是许多地方的习俗。据云饮社酒可治耳聋、有利于子孙成长等说法。

5、其他习俗:在许多地方,还有一些特别的风俗,如放风筝之俗,修新坟之俗,走社的习俗,即走亲串友或扛抬社神游走。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3291.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