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时候,香港电影凭借其繁多的种类,丰富的题材备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创造了当时不可取代的电影市场,甚至一度迎来了它的“巅峰时刻”。在人们耳熟能详的一些香港电影代表的影星中,除了成龙大哥、周星驰等,当然少不了林正英的身影。
在这一时间段,香港“鬼片类”电影凭借着其另辟蹊径的方式——将香港鬼片赋予娱乐化、搞笑化的特点,“鬼片”的恐怖程度大大得到了降低,也更加符合大众的口味。林正英出演的众多经典作品如《僵尸先生》,给了人们耳目一新的感受,使得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人们心中出演“鬼片”的经典人物形象。不过在鬼片的拍摄过程中,为了在拍摄此类题材影片时有所避讳,能够心里安定,演员林正英有他自己的三条规矩。
开机地点要选“好地点”
好的开机地点的选择是林正英的第一条规矩。在哪里拍摄此类题材的影片是个至关重要的选择,在即将选定的拍摄地点上,有没有发生过什么不好的事情,有没有什么不好的传闻,这些都需要剧组工作人员在开拍前早早查明,甚至要早早开始调查,收集资料,不能模棱两可糊弄过去,随便选择一个地点。
同时如同许多剧组在开拍前所举行的开机大典一样,在鬼片题材类的影片开机现场,开机大典不仅要好好进行,而且它的过程具体要求更为严格,不仅需要全体工作人员在开机前一起上香,还需要准备一些传统的祭品进行上供,以求拍摄顺利,人员安全。
开机时间要定“好日子”
林正英的第二条规矩是开机时间一定要仔细斟酌,选“好日子”。相比“好地点”而言,“好日子”似乎更为重要一些。不管是从中国古代传统习俗的延续上来看,还是从人们心中对重要活动、事件日期选定的重视程度上来看,一个恰到好处的时机是鬼片类题材电影开机的重大选择之一,这与开拍过程是否顺利似乎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不过究竟什么是“好日子”呢?这也需要剧组人员根据一系列具体要求进行细致的调查来确定,切忌不加思考随便敲定日期。“选好日子”这种习惯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十分常见,通常在一些对我们来说比较重要的活动的时间选择上,我们常常慎之又慎。这些是否一定能起作用我们不敢肯定,但是可以说这既是我们表达重视态度的方式,也是我们对平安顺利的向往。
大声喊“卡”
这是演员林正英在鬼片拍摄过程中的第三点规矩,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他要求现场导演或者是工作人员在一条戏拍完的时候要大声的喊“卡”字,以告知演员结束这一条的拍摄。众所周知,一部影片的拍摄,是由一条条许多场景的影片片段组合而成的,拍摄不过关的一条影片片段可能需要演员反复的拍摄,有的时候当演员真正入戏时,甚至会主动要求导演精益求精,多拍摄几条。
从某种角度来看这是件好事,能够给大众带来更加高质量的影片,同时能带来更好的观影效果;但是从另一角度上来看,这对演员自身甚至是现场工作人员来说,可能并不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主动入戏的演员与被动入戏的演员如何出戏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如果长时间沉浸在戏剧中,往往不利于人们正常的生活,甚至对身心健康都可能造成一定的危害,何况是鬼片类的电影题材呢。对于许多普通人来说,仅仅是观看了一遍,就有着尤为深刻的恐惧印象,又何况是真正入戏的那些演员们呢。一旦长时间沉浸在戏中,无法回归到正常的现实生活,这其中的危害,轻则对演员造成不可磨灭的身心健康的影响,重则可能使人出现精神紊乱。
这就需要现场的工作人员在一条影片片段拍摄完毕后,用明显、直接、响亮的方式,告知演员这条影片的结束点,同时这也是将演员带出影片的拍摄过程,使其走向现实生活的重要媒介。“卡”这个字是导演以及现场工作人员们最常见的唤醒演员,告知其这一条影片拍摄结束的标志,越大声的提示,何尝不是对演员越直接的带出方式呢?
从某种角度上来看,大声的“卡”字似乎成了剧情剧本以及现实世界的桥梁,演员是穿梭者,导演以及现场的工作人员是告知者,正是这样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卡”,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的精益求精,演员以及工作人员们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的在现实与虚拟世界当中穿梭,才最终将一部部优秀又经典的影片带到了大众们的视野当中,同时给予了我们视觉以及精神上的双重艺术享受。
结语
一部电影,怎样才能够顺利的拍摄,同时最终完美的呈现在大众的面前,被广泛的认可呢?除了需要演员,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有尊重现实生活的态度。我们常常说,影视作品常常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从这一角度上来看,只有真正尊重生活的演艺工作者才能真正带来脍炙人口的经典艺术作品。
虽然演员林正英先生如今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留下的这三条规矩,正是尊重的态度,美好的品格的高度展现,也因此,这三条规矩至今依然在演艺界流传着、被遵守着,成为了演艺人员们,对拍摄过程顺利、拍摄出高质量影片的美好向往与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