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文字整理:张洵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以新历来说,是在每年的4月4日到6日之间。
每当到了清明节,就宣告寒冬已经过去,但是,这切不可大意啊,因为闽南有句俗语叫:,说的是清明、谷雨,虽是晚春,可天气有时仍然很冷,要注意穿衣,以免着凉生病。
而且还说,告诉我们清明前后如果刮北风,预示百日即数月后会出现台风和雨。
清明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关系最为密切,一般到了这个时候,广大农村都忙着春耕春种,,清明不插秧而拖到谷雨才插秧,这样,收获的作物还不够喂老鼠呢。
同时,清明节天气晴好,或者谷雨这一节气阴雨绵绵,都预示着夏收将获得好收成。。
清明节是民间传统的追本溯源的节日,其主要活动是扫墓祭祖和祭奠已故先贤。闽南、台湾及金门等地有俗语说,远赴外地的人一般都要赶回家过节、扫墓。
清明节前后十天,是民间扫墓祭祖的日子,扫墓起源于秦代,《厦门志》记载:“清明,各祭其先。前后十日。墓祭挂纸帛于墓上。妇人亦出郊展墓踏青,采新麦簪之。”旧时,扫墓一般全家老小全部出动,除了带供品、香烛、墓纸等,还带有锄头、畚箕,称“行山”或“踏青”。
到墓地以后,先检查墓地有否倒塌,破损,然后锄净坟地周围杂草,清理墓埕、墓碑,培土植树,俗称“培墓”或“巡墓”,并用蛋清调和的朱砂将墓碑上的字描红,再将供品放置在墓碑前的石板上,同时将部分祭品一并供奉墓边的土地公公,然后焚香点烛祭拜。再将压墓纸放置在墓地上,为防止被风吹走,以小石压住,称为“挂纸”或“压纸”,以此作为扫墓的标志。
闽南民俗,清明除了祭扫踏青外,还有植树造林等活动。而踏青郊游活动也很丰富,有放风筝、拔河、扑蝶、斗鸡等。
厦门民间有俗语说,意思是清明节一家人在扫墓后要聚在一起包薄饼吃。如今,闽南多数地方还保留这样的风俗习惯。
参考书籍:《闽南年节习俗》作者:林兆明、《闽南民俗》作者:涂堤、杨浩存
朗读者
蔡慧,主持人、《闽南话水平测试大纲》副主编
征集
★《夜读》栏目每周定期推出“闽南夜话”、“诗歌之夜”、“英文朗读”等,用多元化的节目,满足听众们多样化的需求。
★如果您有适合栏目朗读的文章,中英文皆可,欢迎推荐或投稿给我们。
★如果有适合夜读栏目的好声音,也欢迎自荐或推荐,让好声音为平淡的生活添彩。
★可以发送音频作品或原创文学作品至电子邮箱,请在邮件标题处注明“夜读+朗读者姓名”或“夜读+作者姓名”,并附上自己的个人资料和联系方式。
厦门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音频制作:张洵许梦洁图片:视觉中国及网络
编辑:罗小州值班主任:蔡萍萍
厦门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