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的地主家,能天天吃上肉吗

先说结论:做梦!

在当时的中国,普遍的地主都是中小地主,即只拥有三、四十亩土地以下的地主。

地主(中间)和乞丐

以当时的义乌为例。

在解放前,义乌共有户,耕地亩。其中

地主占户数2.1%,占耕地12.2%

地主兼工商户占户数0.31%,占耕地0.5%

也就说在解放前义乌的地主户数共有户,占耕地亩

平均拥有耕地36.7亩。

三十多亩土地在如今看来非常多了,一亩水田稻谷产量上千斤不是难事,总共收4万斤粮食也很正常。

但这是在当今农机、农药、肥料、良种的多种科学技术的配合下的结果。

那解放前一亩稻田的产量大概是多少呢?多斤!

连现在的一半都不到。

那当时的人生活如何呢?

根据年的统计,当时每人均粮食消耗量是斤,而今天是公斤(包括喂养牲畜、工业消耗)!

作为社会财富的集中的阶层,地主的生活相对会好一些,但好不到哪儿去。

以河北保定调查报告为例:

地主阶层年饮食费用元,其中粮食占85%、肉占5.4%,而调味品居然占8.1%,比肉类消费多很多。这只能说明,即使是地主阶层的肉类摄入量也依然很少。

并且地主家庭的粮食中,粗粮的比例也非常高,会占到70%以上,餐桌上白面、精米也并不常见。

何为粗粮?即高粱、玉米、小米、荞麦、山药、白薯等粮食。

在调查中的最大的地主为东顾庄的杨姓地主,拥有多亩土地,是附近11个村最大的地主。但平时也仅仅是老母亲能够保证有白面,而其余家人的饮食则几乎终年都以粗粮为主。

唯独在麦收时候,全家人才能与长工一起吃上几顿白面,就已经是一年中难得的好日子了。

至于吃肉?

往往只有重大节日,如清明、端午、月半、中秋、春节,或婚丧嫁娶时才能见到几片薄薄的肉片。

出生“富裕”家庭的冯玉祥将军的回忆中有相应的内容:

吃饭的时候,没见过谁家特意做一碟炒菜,荤菜自然更不用提了。大葱、萝卜、咸菜,是他们经常的菜蔬。有些人家竟连咸菜也舍不得吃。只临时泡点咸水吃。麦熟的时候,才有一两家吃麦子面的,平素吃的都是高粱、棒子、小米面等杂粮。村里遇有喜庆丧祭的事,平常的交情是随一百三十钱的礼(合现在三个半大铜元);交情厚的,随二百五十钱的礼(合现在六个半大铜元)。待客的席面,有名的是“白菜豆腐泡席”,八大碗一起端——白菜、粉皮、粉条、豆芽、豆腐泡等。饭是掺有很多细纱子的大米蒸的,吃时一不小心,就会把牙齿震掉。我们在这里住了十余年,只吃过一次荤席,然而那所谓荤席者,也不过每碗里盖了两三片飞薄的猪肉而已。

所以在《白鹿原》中,黑娃外出当长工,地主黄老五(电视剧改成了田小娥她爹田秀才)嫌他粥没吃干净,就拿起黑娃的碗教他,要怎么才能把碗舔得干干净净。

小说中的黄老五,电视剧里的田秀才

同样的,肉这种不易储存的食物,对于绝大多数地主来说依然是昂贵的。

许多地主家庭一个月或许才会买回半斤猪肉(牛羊肉更为稀少),细细切成薄片,和菜一起炖煮,让菜有些肉味。

为什么不炒呢?很简单,炒菜需要更多油,油在那个时代也是很贵的。

地主家庭的餐桌上出现大块肉食的时候,通常都是重大节日祭祖后的祭品。

但即使是这样的肉,也是不能轻易下筷的,通常都只是摆在餐桌上“看”的菜。“看菜”顾名思义,就是只能看不能吃,用来充门面的菜。

有些菜大家心照不宣,只看不吃

直到估计快要变味了,才会如上面那样,切成薄片,和其它素菜、杂粮一起煨煮,慢慢吃掉。

不过在过去靠江河湖海的地方,鱼虾倒是比较多,地主、富农家庭隔三差五吃些鱼虾倒是没问题,只是依然没什么油花就是了。

所以,认为以前的地主就能天天大鱼大肉的朋友,其实可以回去问问健在的老人,他们的经历或许会告诉你一个和电视剧里不一样的世界。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8331.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