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赴日旅游的红红火火,特别是迎来夏(暑)天(假)这一超级旺季之一,有一个国民性节日是在做攻略的时候绝不能忽视的,那就是盂兰盆节,日文里一般写作お盆。每年8月15日前后,就是日本举国上下过盂兰盆节的日子,很多出门在外工作的日本人都在选择利用这个假期返乡团聚祭祖或是出门旅游。盂兰盆节不是国定祝日(节假日),但日本人对这个传统节日非常重视,各公司都会给员工放上1周-2周的假期,被称为“盆休”,也是除了元旦新年和五月黄金周之外最长的假期。如果选择8月初到8月中旬这段时间去日本旅游,可以加入当地人欢庆的行列,穿着浴衣,摇着团扇,“轻罗小扇扑流萤”,最是夏日风情。此时前往日本旅游,你可以看一场壮观的送火仪式,或是放一盏河灯祈福,如果能加入跳盆舞的大军一起载歌载舞,充分感受当地的人情和风俗,会是非常难得的体验。如果你对这个节日的名字感到好奇,那就对了。盂兰盆节,其实正来自于中国,源自南北朝时期的佛教仪式,将孝敬、祭祀先祖的风俗与道教佛教的教义传说的结合,民间有上坟烧纸祭拜祖先及因地而异的多种习俗,更有盂兰盛会、放河灯等大型活动,据说在日本飞鸟时代(相当于我国的隋唐时代)传入当时的大和国。盂兰盆节还有一个我们更加熟悉的名字——中元节,和除夕、清明、重阳并称祭祖节日的“四大金刚”。在那天,家家户户都会放河灯、烧纸锭来过节,比如前阵子上映的《绣春刀二·修罗战场》,故事开头就出现京城中元节,街上不少人在烧纸祭奠先祖的场景。说远了扯回来,日本的盆休假日很有意思,东西两边放假遵循的历法不同,东京及周边地区选在阳历7月15日前后过节,其余关西等日本大部分地区以阳历8月15日为中心过节。另外冲绳、奄美大岛地区依然延续古代习俗以农历7月15日为盂兰盆节,所以也称“旧盆”。盂兰盆节传统的流程繁多,日本人将这一习俗保留得不错。一般在8月7日这天,家中会在布置好佛龛或是精灵棚,并准备好祭品,这天被称为“七夕”(たなばた),也写作棚幡。这个“七夕”,和牛郎织女故事的“七夕祭”完全是两回事。在13日之前先去扫墓,这天被称为“釜蓋朔日”,13日当天迎接先人鬼魂,一般在院子里用麻杆先烧个火迎接先祖的灵魂回家,这被称为“迎火”(迎え火)。15日当天是活人、故人这些“亲人们”团聚的日子,16日会再燃起火焰送相聚过的先人们离去,被称为“送火”(送り火)。另外各地还有放河灯、跳盆舞(盆踊)等各种节庆活动。1.送火仪式#京都五山送火#比起“迎火”,“送火”更为有名,其中知名度最高、规模最大的当属每年8月16日京都的大文字五山送火,是夏季去京都不可错过的一道风景。当天晚上,夜幕低垂,在环绕京都盆地的群山半山腰上,用篝火燃烧出巨大的文字,在黑夜中熠熠生辉,从远处就能清晰分辨出这些熊熊燃烧的字和形状。“大”字非常巨大也最为显眼,第一划(横)长80米、第二划(撇)长米、第三划(捺)长米。在规定的地点设置火堆,堆起松木柴禾或松叶,在晚上8点一齐点火。从大文字山上的“大”字开始,以西山和东山上的“妙”字和“法”字、船山上的船形篝火、左大文字山上的“大”字(尺寸比较小)以及、曼荼罗山上的鸟居形篝火这样的顺序缓缓点亮,每个篝火前后大约持续30分钟的时间,火光照亮京都的夜空。传说在这天晚上,能喝下杯中倒映着大文字火光的酒或水,就可以免生疾病。在燃烧用的木头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及病名放入火堆里焚烧可祛病消灾,甚至还有将未燃尽的木炭带回家服用可以治愈宿疾的逸闻。点火时间大文字:20:00-20:30松之崎妙法:20:05-20:40船形万灯笼:20:10-20:45左大文字:20:15-20:45鸟居形松明:20:20-20:50最佳观赏地点“大文字”贺茂川(鸭川)河堤;“妙”北山通;“法”高野川河堤;“左大文字”西大路通;“船形”北大通);“鸟居形”松尾桥、广泽池。从船冈山公园的山顶上可以清晰地看到除“鸟居形”以外的所有各山篝火文字。Photo佐野宇久井/CCBY#岚山灯笼流放#京都在盂兰盆节期间,紧接五山送火仪式后的另一活动,是将接回家的灵魂送回极乐净土的例行仪式,实际上放河灯也是“送火”的一种形式之一。当天,附近寺庙的僧侣们聚集一堂举行法事,人们会在灯笼上写上祖先和家人的名字,约盏灯笼从岚山渡月桥东面的桥头开始放流,河面上星星点点的灯火非常美丽。费用:参观免费,灯笼1盏日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