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马上就要到清明节了,又是一年祭奠逝去亲人的日子了。清明假期,很多人都会回乡祭拜扫墓,不过由于今年遭遇新冠疫情,国家对于清明扫墓有了新规定,大家一定要了解清楚,做文明祭扫人。
一、清明祭扫是我国的传统文化
清明不仅是国人缅怀逝去亲人的节日,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自然节气点,自然与人文两个传统文化在清明时节有了交集。从古代开始,一直传承至今。到了现代,国家正式明文规定,清明节成为法定节假日。
清明节与端午节、中秋节、春节并称为中国传统四大节日,历史悠久,影响深远。清明节又被称作踏青节、祭祖节等等,自古代传承下来,有很多的风俗习惯。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清明节在各个地区的习俗会有细节上的不同。尽管习俗内容上有差异,但都是表现慎终追远、礼敬先祖这样的情感诉求,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孝道的一种体现,离不开扫墓祭祖、春游踏青这两项内容。
扫墓祭祖庄严肃穆,野外踏青又轻松惬意,这两种感觉交织在一起,让人们享受沉甸甸的美好春光。
清明时节,上坟祭扫之时一定要注重礼节,以示对先人的尊重。首先就要仪容整洁干净,其次就是不要穿着艳丽,大红大紫或是款式夸张的衣服绝对不要穿。
再次,带去的贡品最好环保。不要像以前那样烧纸钱、纸扎的别墅轿车一类的焚烧类祭品,改用鲜花水果去祭拜。心意真诚最重要,不要攀比讲排场,花大钱去搞祭扫。
二、疫情下的年,清明祭扫有什么对应措施
众所周知,新冠疫情在我国又有了卷土重来之势。国家重视,政府领导有方,新冠疫情控制得卓有成效。但是随着清明小长假的到来,人们又会有大规模流动的情况,这对疫情防控提出挑战。
针对疫情反复的这个情况,国家提出暂停去现场祭扫。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各地区针对疫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措施。清明节祭扫活动在这种特殊情况下,会有什么不同的规定呢?
我们可以好好了解一下年国家关于清明节上坟祭扫的相关规定。
1、不同地区,上坟祭扫规定不同
新冠疫情在不同地区传播情况不同,没有必要一刀切的说不允许上坟祭拜。毕竟这个节日承载着对逝去的亲人的怀念,人之常情。
低风险地区的人们,可以上坟祭扫,但得注意不要扎堆一起去。如果出现大规模人员聚集,会有病毒传染的风险。千万不要忘记新冠病毒还没有彻底打败,它们有很大可能继续传播。
中、高风险地区的人们,不倡导去上坟祭扫的。因为这无疑为病毒的传染提供传播途径。这类地区的人们,可以选择新的方式进行祭扫,寄托哀思。比如网络祭扫、在家缅怀等等。这样做就是减少人员流动,避免人员聚集。
2、年清明节具体规定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人口密度差距非常大,所以新冠疫情爆发的情况也不同。以天津市为例,年关于清明节的祭扫行为做出这样的规定。
就是从3月14日起,天津市暂时停止殡葬服务机构的现场祭扫服务、暂时停止祭扫服务接待。全面禁止焚烧类祭扫活动,不允许在公共场所燃烧冥币、纸人等祭祀相关用品。
3、返乡祭扫人员必须遵守规定
疫情期间非必要不要到处走,并不提倡返乡祭扫。各个地区都在严格执行进出管理。农村里也有就有相关规定:提倡村民实行远程祭扫,没必要就不要回去了。
一旦决定要返乡,必须提前向村干部报备,回来时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出示行程码、健康码,上述一切正常的话,还得自我健康监测满14天。如此看来,从外地返乡祭扫实在太花费时间了,没有必要就别回去了。
总结:
由于新冠病毒危害巨大,国家花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防控,作为社会上生活的一分子,应该积极从我做起,自觉响应国家号召,遵守当地的规定,做到对自己对社会负责。清明节里永远不变的就是对逝去亲人的缅怀,我们可以把这份情谊改为在家追思、网上祭祀,以文明环保的方式支持抗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