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井神船神孟公和孟姥床神

南宁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292604.html

在我国的古代历史之中,许多代表人物都被人格化,成为极具传说的神话人物,今天就为大家分享其中的民俗文化:井神、船神、床神。

01井神

灶与井,一火一水,都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五祀中本不可少。对于古代的很多平民来说,井神远远比行神重要。所以有的学者认为,五祀中本应是井神,古文字井、行易混,便在一些记载中成了行神。

但汉人著书,涉及到行神时,总要把他与井神拉扯到一起,比如说冬天祀行神,就又说冬属水,所以行或作井,硬把行神与井神说成是一类。

井神在《白泽图》中说是一个“吹箫女子”,井与水相关,而水属阴,说他是女子不难理解。但为什么要吹箫”呢?莫非是因为井有回声,嗡嗡的如洞箫之声么?

人对井有些敬畏,一是因为井水为炊饮所必需,要入口的东西总不能亵渎,再有就是人要不小心掉进去就会丧命,所以又有井鬼、井精之说。但近世最为世人所信奉的是井泉童子。

井泉童子为掌井泉之神。清人顾禄《清嘉录》记每年年终有“封井”之俗:把井泉童子的神祃放到竹筛之内,祀以糕果茶酒,再把这竹筛放到井口上,这就叫“封井”。

直到新年的正月初三或初五,再把神祃焚烧;算是送井神。新年第一次汲水时,如果以手指蘸井水拭目,据说可以让眼睛不昏花。

袁枚《子不语》中有个故事,说一小儿顽皮,往井中撒尿,当夜就得了病,自呼为井泉童子所控告,府城隍打了他二十板。井泉童子更光彩的名字叫做“金井神童”。

清俞樾《右台仙馆笔记》记杭州紫阳山山脚有一林氏妇人,晨起汲井,觉重不可举,视之,则井中有一亦体小儿攀绠欲上。妇人大惊奔还,便病倒了,她常作呓语道:“我是金井神童,正在洗澡,你为什么窥我!”

这个金井童子有些不讲道理,你洗澡时不避入,怎么能反咬别入一口?而且洗澡也要看时候,清晨正是汲水的时候,你为什么要凑这热闹呢。

02船神(孟公、孟姥)

船神,早在六朝时即有了名字,那时中原动荡,为异族占领,士大夫渡江后成了南人,南方的鬼神也就沾了些文化气息,变得有名有姓了。

船神是一对老夫妻,人称孟公、孟姥。南方每逢年终除夕之夜,以及将开船远行之时,都要杀鸡以占卜吉凶,卜时就要用肉来祭祀船神孟公、孟姥。所以孟老夫妻就是船人的保护神。

其实也不仅是船夫,那些经常出门的行商更是崇仰船神,他们赚钱容易,理应出手大方,祭祀时就不只是一只小鸡,而是杀牛了。刘义庆《幽明录》有一则故事,说秣陵人赵伯伦曾往襄阳,杀了头猪为祭品,可是到了上供时,却只上了一只猪腿。

于是当天晚上,赵伯伦就梦见来了一翁一媪,头发都已苍白,身着布衣,手持桡楫,面带怒容。第二天早发船,那船只往浅沙礁石之处走,船夫也无法控制。赵伯伦知道这是那二老捣乱了,只好重新摆了一桌盛宴,那船才老老实实地走路。

有人考证说:玄冥为水官,死后为水神,冥、孟声音相似,所以冥改为孟,就成了孟公。此说很合常理,因为冥府中开茶馆的孟婆其实也是从冥婆音转变而来的。

又有一说,云船神名“冯耳”,每上船时三呼其名,可保一路平安。明人方以智说,“耳”读音如“以”,冯耳就是冯夷,也就是河神。因为每上船时祷告河神,一来二去,便把他当作了船神。看来船神都与水神有关系。

03床神(床公、床婆)

人每天都要睡觉,一生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都要与床厮守,所以理应要有床神。《清嘉录》云:每逢年终,都要在寢室供上茶酒糕果,以祀床神,一方面是报答一年来辛辛苦苦地驮着主人,一方面是祈求明年让主人每天都睡安稳觉,少做噩梦,更别让狐魇子骚扰。

床神的名字也简单,就叫床公、床婆。据说床母爱喝酒,床公爱喝茶,祭祀时要茶酒俱备,称之“男茶女酒。而杭州风俗,祭床神是在正月十六,要供煎饼。也许杭州的床神是山东人吧。

除了过年之外,床神还有一个受犒劳的机会,那就是主人家生孩子。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说:近世北京人家生子三日,名曰“洗三必招收生婆至家,然后供设送子娘娘及床公床母神像,祭以烧饼等食品。

淮南寿春一带也有此俗,只是此地床神不吃烧饼,要吃鸭蛋,而且须把蛋壳染作红色。并且祭床公床母时,要产妇亲自焚香祷告。这样,床神也就和送子娘娘接了班,一个送子,一个保孩子平安。

好了,《民俗文化:井神、船神、床神》今天就为大家分享到此,若有不同意见欢迎补充!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2106.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