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被高度低估的电影,原始美与残忍的完美

首先,这是一部电影,并非是纪录片,所以别把它当成了历史。

其次,这是梅尔·吉普森经典作品之一,位列《勇敢的心》与《耶稣受难》之后。

它也同样血腥无比,虽然故事很简单,只是讲述了一个玛雅青年被另外一个不落俘虏后想尽办法回家的故事。

但是,这部电影所表现出来的原始社会,似乎与我们想象中的朴实历史截然不同。

在那样的历史之中,原来生命并不会得到尊重,人命如牲畜,同样都是用来当作祭品。

很多观众说,看多这部电影之后,整个历史观都发生了动摇。

这部电影的中文译名为《启示》,前面已经说了,它属于梅尔·吉普森的导演作品,一部将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描绘得令人不寒而栗的电影。

很多观众可能并不理解什么叫“皮开肉绽”,看了这部电影,可能就会不断得到强化理解。

甚至,你还能看到黑豹将土著人直接撕碎脸庞。

这样一部并不恢弘的巨制,给无数人造成了震惊感,却并没有收获高分,目前仅停留在8.5分。

问题的主要原因可能出在故事上,因为在残忍的历史画面里,故事线实在显得有些平淡。

可为何我们依然说《启示》这部电影被严重低估了呢?

首先,它的写实风格就能征服很多人。毕竟这样的电影居然没多少电脑特效,实在令人称奇。

其次,在严格控制特效占比的情况下,吉普森将我们觉得有些通俗的故事讲得惊心动魄。

虽然前面说电影的故事显得有些单薄,可相对于绝大多数电影来说,这部电影的故事线实际已经算得上位居翘楚了。

只是在让《启示》这部电影封神上,故事成了薄弱环节而已。

而后,导演用画面讲述故事的方式也很令观众入迷。

《启示》让很多怀着玛雅文化情节的观众失望,却给了更多观众类似热带丛林冒险的观影体验。

在电影播放的绝大部分时间里,观众并没有办法猜测到故事的走向,无法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也无法获知结果将会如何。

这会让现代观众的挑剔心理得到极大满足,从而观影体验十分出色。

对于生命的消逝,导演梅尔·吉普森有着自己的表现方式,一种近乎宗教般神圣的无奈与心灵冲击。

以至于他在连续三部电影之中,在杀戮这个词的表现上,极易让观众体会到上述感觉。

而在《启示》之中,更能看到类似的象征意义举动不断出现……比如一次又一次的生剖心脏。

如何才能在生命毫无价值的原始丛林里,让自己能凌驾于如此价值观之上,在电影隐晦的表达里,我们可以略微发现端倪。

部落与部落的冲突,文化与文化的冲突,都无法凌驾,作为裁判者往往代表着神灵。

原始的社会之中,神灵处于更高的世界,或者可以称为更高的文化世界。

所谓神灵的判决,不过是杀戮者假借高等文明的形象来满足自己内心私欲的表现。

这样就不难理解,当瓦尔看到祭祀用的人与牲口在金字塔上被逐一剖开的时候,内心所感受到无力,那是高等文明在向低等文明示威与炫耀。

并且,借了神灵之口。

这样的线索贯穿了整个影片,甚至在电影高潮的画面之后,我们可以看到让人震撼的景观。

而这样的景象,又意味着不可一世的玛雅文明也将同样面临自己该施加给低等文明的遭遇。

宽阔的海岸线上出现了西班牙的战舰,如同域外神物一般,让丛林里的人观之而浑身颤抖,这样的观感,不弱于外星飞船降临地球的科幻大片。

所以,好的影片当真是一个路子啊。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3759.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