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顺ldquo燕地rdquo两村

北京知名湿疹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589789.html

泰顺东溪乡东北部有普城、桥头两个村,两村紧密相连,大体上以溪桥为界,西南面为普城,东北面为桥头。两村很多地名风俗都有故事,都有独特的风情。

▲两村俯瞰图

一个“普城”的村名,隐含着李氏的浓郁情结;一块“公鸡”年糕印模的背后,是吴氏先人艰苦创业的故事及精神的传续;旧时的汤夫人求雨风俗,透着村民骨子里的虔诚与韧劲;还有那“半月沉江”的田垟与书声朗朗的桂林书院,共同构起了耕读历史……

村落迁居史与习俗来源

要讲这两个村,就绕不开当地人熟知的一个地名——积库。积库四面群山环抱,中间地势低平,犹如天然仓库,得名“厍(shè)库”。厍为村庄之意,厍库是“库中之村”的意思,或因谐音,清代时写成“畲库”。又因两溪交汇村中,水积府库,后来改名“积库”。积库于年设乡,由普城、桥头、吾坪、黄淡漈行政村组成,年撤乡并成东溪乡。

▲积库云雾(李元普/供图)

俯观积库境中盆地,又似一个巨大的燕窝,古称“燕地”,北面的猿岭根庵基(安基),是“金燕孵蛋”的风水格局,普城、桥头村就处于燕地之中。

▲俯瞰村落,形如燕窝(李元普/供图)

普城村多为李姓,据积库《李氏家谱》记载,村中李氏为大唐战神李靖后裔,明初,李思恭自景宁大均迁入泰顺,肇基于积库竹下(今普城村内)。李氏先人喜居松树之间,村落通往山外乡镇的岭头亭古道上几乎每隔百米左右就有一棵百年古松,曾经,这条古松风景线一直延伸到村头。想来李思恭当年是沿着这条古道寻觅至此,看中此地烟树晴岚、风光旖旎。

▲岭头亭古道边的古松

正如陶渊明好菊、周敦颐爱莲,好松是普城李姓的一个志趣,他们在家谱中收录了明代罗阳贡生李颜的《松轩记》,时时展卷诵读,体会松之高洁。普城李氏出了多位监生、秀才、太学生,如监生李正治与被誉为“曾青天”的曾镛有姻亲关系。

▲族谱记载积库李氏喜居松中

积库吴氏是唐谏议大夫吴畦的后裔,清康熙五十三年(),吴一琏与三哥吴一瑚、弟弟吴一环、吴一珠、吴一球由南僻迁到猿岭根(又作员岭根,在今桥头村内)。他们的父亲吴廷蕙是德高望重的乡饮大宾,为人豁达慷慨,济人危困。他先贫后富,通过辛勤农耕,家道渐兴,传下遗训:“子孙不可不使读书也!”当地吴氏一些习俗就源于他,比如用“饭鸡”作祭品。

▲《泰顺县志》记载吴廷蕙、吴一琏

饭鸡,顾名思义,就是用米饭捏成鸡的模样。原本除夕乡俗是用牲畜和麻糍(年糕)来祀神。吴廷蕙贫困之时家无余粮,有一年除夕到夜深之时才得到少许大米,他赶紧做成麻糍,而家中没有鸡鸭等牲畜,就把麻糍揉捏成公鸡模样,代作牲畜祭品。族人敬仰吴廷蕙之德,也采用“饭糍”“饭鸡”祭祀,并逐渐形成一种独特的习俗,饭鸡也由最初的手捏改进成印塑。

▲积库吴氏的“公鸡”年糕印模,制作“饭鸡”

泰顺其他地方的年糕印模一般都是圆形的,而此地吴氏有一种“公鸡”浮雕的年糕印模别具一格,将糕团放于模具中一压,一只可爱的公鸡就跃然而出。据吴廷蕙后裔、民国时期泰顺县议会议员、县拒毒会会长吴铗的记述,此俗延续一百多年,直到清末民初,村里的吴氏仍用“饭鸡”祭祀。这是不忘先祖创业之艰,催策族人自强自立、奋发努力,是以吴氏才人辈出。

▲《吴氏宗谱》记载吴廷蕙与饭鸡习俗

王姓在普城、桥头两村中也有不少人口,大约在明朝时期王氏先祖即已迁入泰顺,村里有王姓人家保留有祖传的明代道教文疏,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其历史久远。

“浦城厝”与村名来源

两村有十二座石桥连通两岸,取桥头村名顺理成章,而普城村处于清溪翠林间,无街市之繁华,却以“城”为名,着实稀奇。据说这与清代李启煜建造的一座“浦城厝”有关。从竹下李氏祖屋遗址往西行一二十米,再左转登上一道石阶,迎面看到一座悬山顶的木石门楼,两边是块石砌成的围墙。

▲李启煜故居老照片

走进大门,天井中间有一条鹅卵石甬道直通房屋正厅,正屋五间,左右横楼各二间,太师壁上以前悬挂着一块“年高德劭”的匾额,红光奕奕,是光绪年间钦授福鼎县正堂丁公题赠。

▲“年高德劭”匾额

屋子远朝九峦尖,据说站在屋后的大背山上可以看到奇美壮观的九峦尖,它像一座卧佛,又似一组笔架山。这座三合院便是李启煜故居。

▲九峦尖

李启煜(-),字葆孚,号镇南,他以职员候选典史,在福建浦城、福鼎等地任职。他是建造李氏宗祠的首倡者。道光年间,他在浦城候选典史,心系故里,想及宗祠还未完工,经常写信给叔伯兄弟交托此事。信中言辞恳切,感人至深,那个时候族人一收到来信就会说:“浦城又来信了!”大家互相传阅,互相商量建祠事宜。

▲《李氏宗谱》记载李启煜关心建祠事务

“浦城”成了李启煜的一个标签,他回到积库后建造一座房屋,因想念昔日任职过的地方,就把房屋取名为“浦城”。他为李氏先人立的一块“中宪大夫”的匾额,其复原品如今悬挂在李氏宗祠里。

▲李启煜立的“中宪大夫”匾额(复原)

李启煜去世后,其子李邦贰见位于八石囝的老宗祠有些破旧,就承继先父之志,于光绪十三年()捐资倡建,带领族人把宗祠移建于竹下洋。他只恐建祠半途而废,不惜家财,不辞辛劳,兢兢业业地把宗祠建好,今李氏宗祠后面的正殿就是当年李邦贰等人所建。之后,李邦贰又创建宫宇,倡修家谱。

▲普城李氏宗祠

李启煜父子前赴后继,为宗族做了许多公益事务,在族中威望较高,而“浦城厝”造型优美,又居于村落的绝佳位置。村民就以房屋来取村名,后来因谐音讹写成“普城”。房屋之名带有李启煜爱民念旧之情,而“普城”这个村名也同样蕴含着村民的几分感激之情。

▲李启煜故居内景

旗杆底大院

在李启煜故居的左下方有一座古雅宽敞的民居,门前立着两副功名旗杆石,分别为贡元吴文彦、附贡生吴攀所立。原来的旗杆已经毁坏,今人新树立两根木杆安装了路灯。昔日的旗杆上的彩旗飘扬着家族的荣光,而今的旗杆路灯在照耀路人行走的同时,也激励着吴氏学子奋发学习。

▲大院前吴文彦、吴攀的旗杆石

旗杆石后面是一座青石门楼,门内一米处横着一面墙,无路可进。其实,旗杆底原来是复式双门楼的构造,这个青石门楼是外门楼,今人在拓宽道路时,把门楼往内移了一米多。原来的门楼左侧原有一道照壁围到大院木质正门楼的前方。以前,人们步入外门楼后,再左行从正门楼进入庭院,其建筑格局暗合“正厅歪门,藏风聚气”的原理。

▲旗杆底外门楼原貌示意图

大院甬道两边用鹅卵石铺成精致吉祥的图案,走进厅堂,见横梁上搭着四五个燕子窝,这些灵敏的燕子能感知到福旺之地,在此筑巢安家。以前厅堂板壁上挂满了字画、锦帐,文雅喜庆。房屋的格窗极有特色,外方内圆,四角拼花,中间为铜钱花纹,寓意富贵吉祥。

▲大院地铺与格窗

房屋为吴文彦的两个儿子所建,约有一二百年的历史。吴文彦(—),字秀甫,号容斋,他乐于助人,周贫济老,修桥造路,生平多义举,晚年构造书塾,造就后进。至今旗杆底还藏有吴文彦的工笔画像,画中的他穿着官服正襟危坐,旁有书童侍立。

▲吴文彦画像

旗杆底是大户人家,长幼有序,谨守传统礼节,这从他们拜年习俗就可看出。据屋中老人回忆,以前房屋中堂悬挂吴文彦的画像,上厝的堂兄过来拜年,因辈分较高,不向旗杆底的堂弟们行礼,就在吴文彦的画像前点香致敬,以示向大家拜过年了。而旗杆底的人去上厝拜年,则直接向堂兄行礼。

▲旗杆底正屋

▲旗杆底旧时婚庆用的果盘等物

现在人们所看到的旗杆底只有正屋九间,其实鼎盛时期的旗杆底的规模远远超过现在。当年,正屋与两侧横楼有十七间,前方木质门楼两侧还各有两间房子,房屋四周筑起宽阔高大的围墙,是一座宽敞华丽的四合院。正门楼原有四扇小门,逢年过节或者办喜事寿宴之时,中间两扇小门关着,搭建一个小戏台,请来木偶戏班子唱戏,宾客坐于厅堂大院里观看演出。在泰顺很多村落里,戏台一般建在祠堂或者公用场地,而旗杆底以前却有私家戏台,足见其经济实力不一般。

▲以前节庆期间搭小戏台

半月沉江与节孝牌坊

从旗杆底大门出来,往左行数十米,再右转直行到一条小溪,看到两座小石板桥分别刻着“月山桥”“洋心桥”。桥名都源于附近的上山月和下山月地形,边上的一座山呈半月形,名曰“月山”,以前山下是一大片田垟,也是半月形。

▲月山桥、洋心桥

在当地流传着“半月沉江”的传说。传说月山左右两条溪流原本是弧形,合抱成“腰带水”,从高处往下看,月山与两溪之间的田垟就如一个巨大的“半月”,月山倒映在水田里,又是一个美丽的“水中月”。更有一种离奇的传说:两溪晨开暮合,一代代人在此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远望月山

有一年,江西阴阳先生来到村里,见是个“半月沉江”的绝佳宝地,心中使坏,他说,把“半月”改成“全月”会催旺文运。村民信以为真,就改造水道,两条溪流变成三角汇流,犹如一个犁头尖,“半月沉江”的风水被破坏。现在有些村民在挖地基时能挖出鹅卵石、黄沙,据说是改造溪流留下的痕迹。

▲双溪在此交汇

月山下洋心有一座肃穆的节孝牌坊,四根青石方柱上各端坐着一只活灵活现的石狮子,旁边雕着精美的螭龙,顶端刻着两个显眼的“圣旨”字迹。牌坊主人是吴家驹的妻子董氏,董氏贤淑贞静,面对丈夫临终前的疑虑没有剪发明志,而是默默地用一生诠释“贞洁”二字。她细心侍奉公婆,勉励儿子吴澄读书成才。在她五十、六十大寿时,泰顺文人张瑸、包国绪为她写寿序。

▲节孝牌坊

董氏去世后,已是太学生的吴澄感念母恩,为母请旌。泰顺知县管燮元、温州知府裕禄、浙江学政吴钟骏、浙江巡抚常大淳、闽浙总督季芝昌等官员逐级审核,将董氏的贞洁事迹奏报朝廷。清同治庚午年(),同治皇帝下旨赐帑为董氏建造牌坊。牌坊上刻着一副对联:“石阙阐幽光,巍峨挺拔;纶言旌苦节,激厉褒嘉。”上联讲石碑因潜隐董氏的节孝之辉而变得巍峨,下联讲朝廷诏书旌扬她的节义和操守。

▲闽浙总督季芝昌等为董氏请旌

古松下的乡俗记忆

节孝坊北面不远处是洋头潭,一条青溪自西向东流入村中。在没有宫景桥的年代,村民从溪中碇步走到对岸。岸边悬崖峭立,亭阁依崖而建,崖下有古泉碑石,边上还有一处奇异的三叠岩。据说,古时官员行至三叠岩,文官下轿,武官下马。

▲洋头潭老照片(李元普/供图)

▲三叠岩

崖上有一棵四百多年的马尾松,枝干向四面撑起一把巨伞,郁郁葱葱,掩映着潭水、汤夫人宫、文昌阁、杨府爷宫。这是村民夏日乘凉的胜地,也是民俗活动中心。

▲形如巨伞的古松

拾级登上汤夫人宫,见门的内侧匾额依稀可见“雨旸时若”四个楷书大字,为普城人李景白所题。李肇成,字景白,据《李氏家谱》记载,李景白民国时任少校参议官,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起义投诚,曾在浙江省委工作。年从杭州辞职回乡,在积库小学任教。村中老人忆起李景白都说他相貌堂堂,写得一手好字,赞其才华,叹其际遇。

▲李景白题写“雨旸时若”(字迹模糊)

李景白所题的“雨旸时若”,是赞颂汤夫人护佑一方风调雨顺。泗溪《汤氏宗谱》中载有一首《题汤夫人诗》:

敕木山头结草庐,养亲不惮路崎岖

行藏阴护青云拥,出没阳看紫陌趋

显运高宗营建木,灵施邦国泽膏腴

仙娘伟迹无殊马,千古芳名振太虚

▲题汤夫人诗

传说,汤夫人在景宁敕木山得道,宋高宗时期建造临安皇都,广征天下木材,汤夫人显灵运送大量木材到临安,每根木头上都有“敕木”二字,宋高宗下旨敕封她为“灵应神女惠泽夫人”。诗句“仙娘伟迹无殊马”是说汤夫人可以比肩马仙姑,泰顺大多数乡村都建有“马仙宫”,“汤夫人宫”则极少,汤夫人信仰是积库境内特有的民俗文化。

▲民间信仰中汤夫人塑像

以前,盛夏久旱时,村民会举行求雨仪式。全村人斋戒数日,选出吉日良辰和两名忠厚老成之人。两人沐浴后,第一个晚上在汤夫人宫安歇,凌晨一点时,他们带着九节竹筒、香炉和干粮,从岭头亭古道出发,途经三魁上武洋、戬州曲尺潭、大安罗汉、上洪、司前等地,直到景宁敕木山,来回约四天。

▲岭头亭古道

为了显示虔诚之心,求雨的过程是艰苦的。两人顶着毒辣的烈日全程步行,一路上不能打伞,不能到农家吃饭住宿。有时候,两人饥渴难耐,向农家求口水喝,也要站于屋檐外,由主人递出一碗水。到达敕木山脚,两人要沐浴上山,祭拜许愿。当看到蚂蚁等虫子在祭桌上“写”出“虫字”,认为是汤夫人显灵示意。两人在香炉上的点起一柱香,用九节竹筒在崖石间接满山泉,名为“九龙泉”。

▲依山崖而建的汤夫人宫、文昌阁

之后,两人带着香炉和九节竹筒沿原路步行回泰顺,香炉象征汤夫人的金身,要保持香火不熄。而村里的人算定他们的回程日期,早就做好迎接准备。这一天,隔壁乡村的信众会来到普城、桥头参加迎接仪式,他们举着各境的彩旗,如普城和桥头村的彩旗绣有“积库境”的字样。

▲积库境及咸丰年间留下来的求雨彩旗

大家抬着轿子,敲锣打鼓从汤夫人宫出发,沿路村庄百姓也会自发加入迎接队伍中。一般情况,走至大安洪岭头时,会遇到景宁回来的人,他们把香炉和九节竹筒放于轿子当中,再抬回村里的汤夫人宫。或许是汤夫人显灵,又或是巧合,求雨队伍很多次从岭头亭古道走下来时,天边的乌云就携着大雨追随而来。走至汤夫人宫时,大雨恰好落在溪边的古松上。

▲求雨队伍从溪边小路回来

人们在宫中做完法事后,邻村的人拿着各自的彩旗回乡,祈愿汤夫人保佑四境风调雨顺。秋收后,村民会请人做一场功德法事,并请戏班子唱戏,意为恭送汤夫人回宫。尽管,这种习俗是民间迷信活动,但求雨过程中村民所显现出的虔诚与韧劲令人感动,他们风餐露宿,以一路的汗水求取漫天的甘霖,以自己古老淳朴的方式表达对太平丰收的渴望。

▲吴奎题写的“奎壁腾辉”匾额

文昌阁位于汤夫人宫右侧,供奉文昌帝君,始建于清嘉庆二十三年,门上“奎壁腾辉”的匾额,是清代黄淡漈贡生吴奎亲笔题写。文昌阁经过改造,但门楼、围墙、木柱等部分建筑还保留原样。据老一辈人说,以前文昌阁设有精巧机关,当许愿人的脚踏入门槛时,文昌帝君的塑像会站起来,许愿人跪下时,神像手中的毛笔会做出写字的样子,意为点中考生。这对于即将赴考的学生来说是一种精神上的慰藉和鼓舞。

▲洋头潭风光(李元普/供图)

桂林书院书香传续

从文昌阁出来,沿溪东行,左侧有一座造型古朴的王姓故居。屋后的山岭就是传说中有“金燕孵蛋”之称的庵基(安基)。

▲王氏古民居,后面山岭为庵基

走到积库桥时,往左上方行几十米,再右转走入一条鹅卵石铺成的小路,见路的左侧有座房屋构造精巧奇特,中部明间稍低,只有一层,两侧楼房稍高,为二层建筑。房屋与宗祠处于同一中轴线,如此构造,也许是为了兼顾后面吴氏宗祠的朝向与光线。此屋称为“书斋”,是旧时村中学子的读书场所。

▲书斋

书斋背后的吴氏宗祠也曾是学堂,村中很多人小时候都在宗祠里读过书。宗祠壁上残留的科举捷报,以及门前的功名旗杆石,无不显示着吴氏昔日的荣耀。

▲吴氏宗祠前的旗杆石

说到办学读书,就不得不提吴一琏与桂林书院。吴一琏(—),字商玉,号贵器,少年之时,父亲吴廷蕙就遣他外出求学,他聪颖好学,年方弱冠就进入县学,在岁、科两试中成绩优异,补为增广生,是兄弟七人中率先走向读书科举之路的人。他热心公益事业,曾倡捐社仓,他深感山乡闭塞,族人求学不便,想到吴氏先人创中村书院、侯林书院,心中萌生一个愿望,就是在村里建造一座书院。

▲吴氏宗祠中“经魁牌匾、科举捷报”

清雍正元年(),吴一琏带头捐资,鸠工庀材,在员岭根卜地造屋,雕饰厅堂,在堂上悬挂着“桂林书院”的匾额。书院“正竖五廇,共列十间”,书堂、墙垣、甬道等设施一应俱全。书院告成之时,华美气派,村里村外的学子都欣然自喜。那个年代,小山村里能有这样一处读书求学之所,实属不易。

▲《桂林书院誌》记载吴一琏造书院

吴一琏发挥所长,亲自在书院中教授经书文艺,诲人不倦,远近慕名前来求学的人不可胜数,一时间桥头村成为人文荟萃之地。他以育人为乐,不计较修金多少,碰到家境困难、无力支付束修的学子,仍然收入门下。清乾隆年间,姚枝薇任泰顺训导,说吴一琏的容貌才气就如名字一样温润如玉,他发现“科岁两试获隽秀者,多出其门(吴一琏)。”就单单吴一琏的子孙中就有多人学业有成,如儿子吴惟山、孙子吴文彬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县学,孙子吴文泮、吴文瀚都是太学生。当时,泰顺文人一提起吴一琏就啧啧赞叹,书院也因此闻名泰顺。

▲姚枝薇说县中很多优秀学子出自一琏门下

探寻桥头村的书香之气,还可以去洋尾吴氏大院看看。从吴氏宗祠门前小路往南行,仰头看到是一棵数百年的江南油杉参天而立,民间土话称油杉为“松萝树”,此地就是“积库八景”之一的“松萝隐月”。

▲“松萝隐月”的景点

《李氏家谱》载有一首《松萝隐月》:

松梢百尺挂清幽,隐隐浮光翠欲流。

一段妖娆谁得似,依稀西子半含羞。

这里是绝佳的观景台,古时村中建筑稀少,站在此处,白天俯观“半月沉江”,夜晚仰望“松萝隐月”。与这棵油杉数百年来风雨相依的,是下方的一棵苦楮树,枝干苍老遒劲,卧如虬龙,树下还有口“苦楮湾水井”。

▲苦楮树下的古井

从苦楮湾过去不远,就到了洋尾吴氏大院。房屋四围石墙高筑,步入门楼有庭院深深的感觉,房屋柱梁构件精雕细刻,美轮美奂,每扇格窗上都雕有奇花异兽的吉祥图案。这座大院在清代时期出了廪贡生吴靖、吴开旭等文人,书香绵绵传续。

洋尾吴氏大院内景

从普城竹下走到洋头潭,又由洋头潭行至洋尾的月牙潭,脚步在“库中”画了一个圈,也进行了一次从上游到下游的村史之旅,此地真是山水之库,民俗之库。那立在古道村头的苍松是乡愁最忠实最久远的守望者,那留在村民记忆深处的乡俗,总是回味不尽的美酒。那重办修缮中的桂林书院,是穿越数百年的书声在回荡!

▲书香积库

====全文结束,别忘记转发分享哦!====

本期撰稿:陈能雄

“泰顺年”征稿启事

为传播泰顺故事,助力旅游发展,县委宣传部开设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66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