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和轶事
(一)历史一瞥
六百多年前的一天,一个叫陈文德的湖州人,走在诸暨通往浦江的路上。他步履矫健,神情悠然,简朴的衣着下透出英俊气概。他的随从身背布囊,腋夹雨伞,紧随其后。他们此行的目的是到一个叫檀溪的地方会友,那里有他同族。
快要到乔竹岭了,此处是浦江与诸暨的交界地带。他抬头看了看高耸的山岭,吸一口清爽的空气,正要往右奔向乔竹岭时,他的目光又朝东南方向的谷口瞥了一眼。
正是这一眼,让这位远道而来的客人,与这山谷里的小村庄结下了不解之缘。数年以后,明洪武十五年(公元年),陈文德决定迁徙到这里居住。
他就是上和陈氏的始祖——龙二公。这一年他33岁。
(二)话说乌程
出湖州乌程东门外八九里,有个小村子叫蜀山。两条长长的河流在此处汇合,一条叫东苕溪,另一条叫西苕溪。苕溪之水洁净如玉,周边水系航运发达,蜀山离太湖才十多里,属于江南富庶的鱼米之乡。
陈文德就出生在这里。
宗谱记载,陈文德自幼读书,孝敬长辈,善结朋友。“志高尚而淡名利”,其性格“一生倜傥不羁”。尤其喜好游历,“凡名山胜境,兴之所至,裹粮而游”。
陈文德的祖父陈禄忠,是元朝至正乙酉年(公元年)进士。他父亲陈寿一“积善超越前修”。陈寿一有五个儿子,陈文德排行第二,属龙字辈,人称蜀山“龙二公”。
宋朝天圣(公元年)年间,浦江檀溪陈氏先祖陈硕,由乌程赘居檀溪方氏。浦江的仙华山小有名气,山下又有蜀山同族,因此龙二公曾多次拜访。途径上和。
(三)宗功祖德
追溯乌程陈氏,确系名门望族。乌程始祖陈贤为崇宁乙酉年进士,官至大宋刑部侍郎,相当于现在最高法院副院长,其曾祖父是宋朝宰相陈过庭。
依谱上溯,与其血脉相承的先祖,还有唐朝名相陈希烈、南北朝武皇帝陈霸先、颍川太丘长陈寔等,直达陈姓始祖胡公满。
“陈氏本虞舜之裔,胡公之后,奉舜,赐姓于陈。实公,肇基颍川。希烈公发端于河南长平乡竹田里。”以上是《浦阳上河陈氏宗谱》的记载。红线一条,顺藤摸瓜,从胡公满到舜,最后可溯到黄帝。
就像一棵大树枝干上的叶,今日有我,是因为古代有“他”。这个他,就是与我有血脉传承的祖宗,若没有他,或他遭意外,就没有我。陈姓是我国第五大姓,人口七千多万。陈氏后人如此之多,但真正与我们同宗一脉相承的,只有一支。
(四)孝溪之源
上和,地处诸暨、浦江、富阳、桐庐四县交界的一个的小山村。这里是壶源江发源地之一。
“孝溪混混三十里,溯厥源流自上和”。这条发源于上和的支流叫孝溪,沿途的人都管叫它“坑”。小溪流经龙门山、合三龙、方口至马剑、孝溪口,与浦江、桐庐下来的壶源江汇合,然后折入富阳,浩浩荡荡,经富春江、钱塘江,直奔大海。
由于历代隶属浦江,上和在归入诸暨、开通现南午岭公路之前,出入行路不便。若遇红白喜事,买菜要“赶草塔市”,手执火把,天不亮出发,其一是翻平顶岭经青山至草塔;其二经宝坞岭走黄村岭出上朱;若去县城办事就是翻乔竹岭经中余至浦江。尽是羊肠小道。但若出远门,上京赶考之类,当沿孝溪走水路最为便捷。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条黄金水道也是上和后人北上辽东的发财之路。
(五)风水宝地
龙二公衣袂飘飘,潇洒走来。他看中上和的山水以后,几经协商,卜宅卜居。定居以后,接来夫人和四个孩子,置办家产。并一直与何氏邻居融洽相处。不料数百年间,从他四个儿子开始,陈姓人丁兴旺,族群愈来愈大,而上和的其它姓氏却男丁匮乏,走向自然衰亡。
“上和好佬”,“耕读传家”。经历二十余代以后,如今的上和子孙已达一千多人,除一户毛姓,完全为清一色陈姓。外迁陈氏有十六枝之多。
龙二公58岁离世,“三迁其穴”,最终被归葬于“鲤鱼跳龙门”的一方宝地。此地坐西南而向东北,左青龙蜿蜒,右白虎驯俯,前有案山、后有靠山,明堂八十步开外有龙门,高近百丈,其势宏伟。左右墓手两泓清泉从“鱼眼”涓涓入池,终年不涸。应“如鱼得水”吉象。观笔架山峰,文星高照;眺五洩飞瀑,斗岩叠嶂,闻龙门瀑布声声,望山村烟雨朦朦,实为附近少有之上等福地。
从此,上和发了。发,子多也,古代农耕社会最高之求。何姓的无奈被淹和陈氏的兴起,验证了什么叫“发”。
龙二公极其子孙重视风水,以至在堪舆方面留下“卜宅卜居”、“水口三桥”、“五马同槽”、“日日做官”等诸多传说,山上有“倒骑龙”、“眠牛形”、“上水央鱼”、“倒地木星”等地名。
(六)族之翘楚
龙本立而荣华富贵金玉盛文忠德义敬祖顺宗升和正道永茂安康…以上是上和陈氏的辈份行序。与之对应的名地为:兴胜志起新仕廷宗克文应光裕荣明联芳继世良洪有善仁寿可致…
龙二子孙,人才辈出。
第六代华九公,“产置千金”,小有成就;第九代月塘公,官至江西南昌府进贤县县尹,人称“做官太公”。之后上和考中秀才(贡生、廪生、庠生)和举人者不胜枚举。
其中出类拔萃者,可谓“族之翘楚”。
(七)发财太公
第十三世尔旦公,从小生活维艰,二十多岁后以做茶叶糕饼生意起家。一次他漂洋过海“商于辽东”,从此十三年杳无音讯。据说其时东北正患瘟疫,茶叶、茴香等治病药物奇缺,他用坚船运送货物,乡人争相购买。期间路遇狂风大浪,船不能进。危急时刻尔旦公见船头立一红脸长老,劈风斩浪,为其保驾护航,竟是关帝福佑。尔旦“学陶朱公奇货可居”,发了大财,“朝廷封匾额之荣”,功成名就“遂获巨资以归”。
还乡之时,尔旦公一身平民打扮,把所赚银元全都装进坛子,为安全起见,坛上敷颜粉乔装,经水路平安运抵上和。传说船至孝溪口码头,上岸时不慎遗落两坛,被当地一位乡民捡到,送还上和。开坛一看,那位淳朴的乡民惊得目瞪口呆。
(八)武举人
第十五世明钿公人称“六太公”。臂力过人,粗通武术。乾隆庚寅年,他陪乃兄赴省城应考武举人。项目之一为提举三百斤重之石鼓,称为“献印”,应者云集。见乃兄“献印”失败,明钿说,俺来试试。只见他屏息将石鼓提起,顿感吃力,匆促间正好叠放于另一石鼓之上。正遗憾之时,只听锣声一响,考官示意通过。原来考官一转身,误以为他要叠抱两个石鼓,连夸力大,遂录取之,候选漕副府。
(九)天天做官
小房门台,某年请先生看风水,因招待不周,先生问太婆:愿意子孙天天做官还是年年做官?
太婆一想,说天天做官好。结果当然是答错了(ˇ?ˇ)。
原来在风水里,做戏的演员戴着官帽才是天天做官。果然,这个传说成就了小房子孙的演艺天才。
(十)九厅十三堂
“上和大地方,九厅十三堂,两边教书房,中央旧祠堂……”
凡上和人都知道这首童谣。童谣与故乡的阡陌小路交织在一起,五百多年岁月更替与沧桑,留下了太多的历史积淀。尔旦公“富甲乡邻”以后,其子国瑛公及八个孙子为族人兴建了至少四个厅堂,以及两所公学堂即“南屏山馆”和“长吟轩”。还在自家祠堂及青龙庙供奉关帝像以感恩德。
经过数代前辈建功立业,苦心经营,上和遂初成规模。整个村落顺山傍水,形成长蛇阵布局。十多个双重结构的四合院台门,错落有致,青石板路贯穿全村。每个台门既互为整体又相对独立,青龙白虎两首各为两排民居,前有屏风墙,后有宗祠堂,院中公用场所即所谓厅堂,成为典型的明清江南建筑格局。祠堂雕梁画栋,美轮美奂。厅的地面、池塘和台阶均用极工整的青石板构筑,还有木构回廊。开凿于兰溪的千斤石料,均由人工抬运而来,其难度可想而知。可惜多数厅堂的木结构回廊被太平天国长毛焚毁,岁月凋零,于今只剩下残垣柱基可供后人凭吊。
(十一)回望蜀山
年为修宗谱事,上和曾派人赴湖州蜀山故里寻亲,发现蜀山依旧,本族后裔无踪可寻。而据宗谱记载,龙字辈兄弟七人,二位兄长无下落,另五人于洪武初年至永乐初年间悉数外迁。世居鱼米之乡的家族,在明初同一时期举家外迁,原因何在?
话说明初叔侄争位的“靖难之役”,永乐皇帝朱棣夺取了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皇位。之后永乐帝为了正名对建文帝一派大开杀戒,动辄株连九族。其中有一位河南陈姓太后遭剿,在京的娘家族人得此消息,飞马报来,全村一夜之间逃亡无遗。此陈太后与湖州蜀山陈氏是否近亲,虽无可考,但先人因战乱及改朝换代避祸迁徙是主要原因。
(十二)上和节日——拜太公
农历正月初十,是龙二公的诞生日。上和以这天作为每年的节日,举行祭祖仪式。除战乱及文革动乱有所间断,历数百年而不衰。
祭祖由八个房派轮流主持,依次为:光裕堂,里厅;树德堂,下新屋;小务本堂,新田顶;崇厚堂,上新屋;百福堂,小房;怀德堂,前新屋;务本堂,新厅;修德堂,老屋。八年一轮,称为“值年房”。
初十这天,全村男女老幼,皆着新装,喜气洋洋。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堂前书历代流传下来的楹联:地当五马同槽卜宅卜居莫忘宗功祖德,时届三阳开泰献觞献爵共庆人寿年丰。
拜太公仪式沿袭老祖宗的一些不成文的礼仪规制,但随着时代的变迁,有所调整,渐趋规范。
太公画像一般在初九日下午挂出,堂正中央悬挂始祖龙二公夫妇画像,左方悬挂五代图画像,右方悬挂当官太公月塘公夫妇画像。夜晚值年房忙于准备祭桌祭品,往往三更左右以锣声为号,召集各户摆放贡品,本房人丁聚集行礼。至五更前,场地事宜一应准备妥当,迎接来客。
供奉的祭品有所讲究。长长的八仙桌一字排满,首奉必为沾红丝棉子的三牲福礼,两边上香烛。每桌摆满十六盘祭品,称为“盘头”,一般有干果糕点、粉面捏品、龙凤鸟鱼、十二生肖、人物宝塔、鲜花美酒、金钱元宝、福禄如意、吉祥字形等等。虽琳琅满目,但绝不重复。为此族人须精心设计,各显神通,展示各家手艺,以期创意获得赞许。
从凌晨开始,堂内灯火通明,厅外鞭炮齐鸣。音乐阵阵,香烛袅袅。到处人头攒动,行人络绎不绝。各路祭祀队伍分房分派陆续到来。
祭拜仪式由族中长辈两人指引,按先后次序对祖先画像行跪拜礼。一唱一和,三叩三拜。祈求龙祖保佑,年岁太平,家庭和睦,子女有为,福寿安康。整个场景庄严隆重。
祭拜礼毕,由族中长辈敬备祭品,敲罗打鼓,带领祭祀队伍浩浩荡荡来到塘顶岗龙二公墓地祭拜。
下午未时,还要举行值年房交接仪式,由来年下一个值年房派族长带领小辈,迎取太公画像。两位长辈沐浴更衣,相对而立,双手跪接。下一值年房派一路燃放鞭炮,虔诚接回本房供奉,准备更出色的一次“拜太公”仪式。
晚上,锣鼓铿锵,或许还有社戏开演。
年复一年,上和人就这样守护着自己的精神图腾,子孙在祭祖中完成血脉传承。
(十三)带姓的土名
地名是一种遗产,或许隐藏着某些远古的信息。当年龙二公第一眼眺望上和的地方,位于乔竺岭去浦江的路口,土名“王家店”。
环顾上和,除了有“倒骑龙”、“眠牛形”、“上水央鱼”、“倒地木星”等带风水含义的地名,还能发现很多带姓地名,如:杨家坞、孙家坞、黄家坞(洪家坞)、后朱坞、楼坞、王湾、上邵(上桥)等等。
至今,“楼坞”随处可见青砖灰瓦;“杨家坞”依稀可寻断垣残壁;“黄家坞”高高的山坳里竟有年代久远的荒田。六十年代学大寨开田时,还挖到过很大的石质马槽,其精美程度非大户人家莫属,甚至可能为驻军所用。
种种迹象表明,在明代以前的哪朝哪代,这里或许还上演过更多的“尚河故事”。
(十四)尚河,上河
上和何时开始居人,似乎已无从考证,但最早这里叫“尚河”。在陈氏先祖迁来之前,本有何姓人居住,名叫上何。后来姓陈的人多了,姓何的人少了,就去掉何字改为上河,合“吾族居孝源之上游”之意。
清光绪四年(公元年),筱堂公改上河为上和,至今。
上和的村名经历了从“尚河”到“上何”,又到“上河”,最后为“上和”的过程。
“尚河”,一个极富诗意的名字!上河,一条梦里的小河!孝溪,上和的母亲河在日夜流淌,她的子孙生生不息!
(以上内容转自上和陈氏的博客)
厅堂正中悬挂先祖五代太公太婆真容遗像数帧。这些真容图高丈余,宽近五尺。图中人像为线描彩绘,面态笑容可掬,和蔼慈祥,均著清朝服饰,可见乃是清代之遗物。拜厅内摆置二十四张八仙桌,中间真容像前祭桌上摆古色古香,作工精细的三祀祭器。点香插烛,满堂光明。祭盘中盛猪头、活鱼、大鹅及菜肴瓜果。其余各桌摆置各种盘头,有水果干果,粮饼糕点,而更多的是各种粉塑面塑食品。这些塑捏品尽现山村女子的灵巧手艺。有龙有凤,有鸟有鱼,有猪羊狗马十二生肖,有宝塔,元宝,金钱等如意造型,还有福禄寿喜等吉祥字形,真是琳琅满目,数不胜数,让人目不暇接。
轮到值年的房头长者做在堂两侧。
村中祭祖有规有矩。这些供品皆由村中每个房族轮流承办,承办房称值年房。他们必须做好一切准备工作,祭厅的打扫布置,供品制作,物品的购买,仪式主持等等。
初十上午,拜祭开始,司仪者插上香烛,然后请村人依照辈份大小上厅叩拜,每人三叩三拜,口中念念有辞,老者冀望村中太平,年岁丰稔,无病无灾;中年人则企求家庭和睦安康,子女读书学艺成功,出息有为;将要外出做工经商求学的希望一路平安,吉利发财;而小伙子姑娘则望先祖护佑,能找到一位美貌妻子,如意郎君……每个人都在祖先面前诉说着对幸福安康的向往和愿望。
傍晚,本年值年房将供品撤除,将祖先真容取下,连同珍贵的三祀祭器,一并放入一只特制的箱笼中藏好。郑重地交于下一年的值年房收藏,来年再祭。这样一年一度的拜太公仪式才算结束。
祭拜结束之后,厅前广场上又是鞭炮齐鸣,人声鼎沸。邻村的竹马队、舞龙队在广场上尽情表现助兴。此时值年者就将供品中的水果、糖果、糕点之类一一分赠给小孩妇女,并祝愿众人托太公之福,四季大吉大利,此则称为之散福。
(以上内容均转自陈可英博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