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一定要回老家,看看那些逝去的祖先h

北京看酒渣鼻的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117/8598835.html

清明一定要回老家,看看那些逝去的祖先(外一篇)

王清铭清明一定要回老家,看看那些逝去的祖先

清明节一定要回老家的,去看看那些逝去的祖先。已经化为泥土的祖先是没有记忆的,该记得他们的是我们。

我曾经饶有兴趣地去查找祖先的身世,却没有找到答案。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的诗歌我耳熟能详,但似乎跟我毫无一点瓜葛。王谢是名门望族,我家不是,祖上也没有出过让我们显摆的高官,我们也不能去吹嘘自己是什么人的后人。我们村半数以上的人姓郭,前几年郭姓村人集资建了祠堂,供奉的是唐朝汾阳王郭子仪。

我只能明确一点,我的祖先是从山西太原迁徙过来的,我们住的房屋如果有条件的话,要在门楣上刻几个字:太原流芳。

清明节时我们要去祭扫的坟墓,如果置办得起墓碑,碑的最上一行一般要写上这样的字样:太原寿域。

家族的迁徙史或许是中国历史的缩影。从黄河畔的山西漂泊到福建的木兰溪,这中间有多少曲折辗转的历程,不是我所能知道的。这就如我们每年都要祭扫的“大墓”,老祖母在世的时候也说不清他们是我们的第几代祖先。

但墓是要扫的,杂草丛生的坟墓一定要去整理一回,让那些早没有记忆的祖先知道,他们的后人还在,他们生活在后人的记忆中。今天我突然想到辛弃疾的词“赢得生前身后名”。

身后名,也就是死后后人的评价吧,我的祖先生前不是名人,死后我们连他们的名字都不懂,但是我们还是要按习俗去祭扫他们的坟墓。或许,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血脉传承吧。

村里有信基督教的,他们认为自己都是上帝的孩子,清明节是不用扫墓的,而我们不,我们是祖先的后人。扫墓,是家族血脉的一种祭礼和确认。

清明时节雨纷纷,今年(作者注:本文写作时间是年)的清明节下着雨,唐朝的雨或者宋代的雨,甚至更远年代的雨。清明节就是去看看我们的祖先。我们祭扫的几个坟墓中,我认识的只有活了91岁的老祖母,今年是她去世十年祭。死者长已矣,祖母留给我的记忆也随岁月的流逝而淡忘,何况那些我不认识的祖先呢?

他们托体同山阿,但并没有逝去,每年的清明节总有后人去看望他们的。

清明节就是看望祖先的日子,也是没有记忆的祖先们被探亲的日子。中国文化就是奇怪,祖先们有时为后人而活着,而作为后人的我们,有一些时间为祖先而活,比如这清明节,再比如我们的努力拼搏有一部分动力就来自“光宗耀祖”。

年已中年,我的心中就有一种观念盘踞不去:清明节一定要回去的,即使再忙。没有其他的借口,这是一种很复杂的感情。

祖先的坟墓跟老家有一段距离,我从县城直奔云顶山去了。在上山的路上,碰见村里人,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妇人。问候之后,她问我父母今天是否也来扫墓。我说,应该会来吧。到达墓地与亲友汇合时,在众多的人影中找父亲的身影,没找到。父亲78岁了,去年扫墓时,已经体力不支。堂弟说,如果没下雨,伯父——也就是我的父亲——一定会来的。

我的父辈,除了73岁的二叔,其他人都来不了。主力军就是我的兄弟和堂兄弟们,当然还有很多的后辈。在祖先的墓场,那些后辈当扫墓是踏青或野餐,说说笑笑,快乐无比。

给胡子拉碴的坟墓修整的大多是我们这些年已或年届中年的人。割去杂草,摆上祭品,点燃纸钱,然后放炮。纸银是要烧透的,今年清明节,我做得最多的事儿就是将墓前那堆火拨得更旺。

我从来不迷信,只是觉得一定要做点事,在祖先的墓前。

在祖父母坟墓的旁边有一个坟墓是不用祭拜的,那是父亲六七年前节衣缩食建造的,花了近两万元。我们都还健在。其实在乡下,这样的坟墓有个特定的名称叫“禄丘”。禄丘上墓碑是有的,上面还有名字,在那上面,有我的名字叫“义明”,那是祖先早已定好的名字。

在这里,我用的是“字”。那是我未来的去向,多年以后,那是我陪伴父母与兄嫂一起居住的地方。

我就想,清明节,其实我是在看望未来的自己。

或许多年以后,我一定要回老家的,与那些相识不相识的祖先一起等待后人的探望。或许那时,我所居住的地方已经或者永远胡子拉碴了……

写于年

我们所谓的故乡,其实只是父亲的故乡

直到今年(作者注:本文写作时间是2-21年)清明节,我才想到,所谓的故乡,其实只是父亲的故乡。

时代的潮水将以前稳定的乡村冲得分崩离析,村里的人数越来越多,但生活在村里的人越来越少。

做生意的、出外打工的,还有我们这些因为读书工作而离开的人,都会在清明节这一天回家看望那些长眠在故乡的祖先们。再远,再忙,都要回来。村里很多人常年漂泊在外,也有很多人早已定居在城市,但这一天,一定要回来。

古人常把故乡称为“故山”“祖山”“家山”等,另有深意。山是故乡的一部分,山上有另一个家,祖先们的家,在山上,祖先们团聚了,如在尘世一样生活着。他们生活过的老屋换了一茬又一茬,但祖先们还是住在每家的神主牌里,氤氲在过节时祷告的烟雾中。

清明下不下雨,都没什么。后辈们来到祖山,只是来拔拔草,扫扫土,仿佛是给他们清理一下拉碴的胡须,连缀一下衣服上的补丁。然后摆一些祭品,由一个人(一般是辈分比较的女人)代表家族,一一向祖先汇报近来生活情况,唠嗑些家常话,再双手合十,请祖先保佑等。

▲(我的老家——盖尾镇新窑村)

家山在云顶山,戴云山脉的余脉,属于前连村。我们祭扫的坟茔有四座,高祖、曾祖和祖父的,还有一座规模比较大,我们都说不清它是哪一代祖先的。我在扫墓时很认真看了墓碑,年代不同,从清朝到民国再到共和,但碑上都镌刻着一个共同的地名——太原。我们也不清楚,哪一代祖先在哪一个朝代,从山西太原一直漂泊到福建。我不用“一路漂泊”这词,祖先们辗转漂泊,一定迁徙过很多地方。祖先们正式以这种特殊的方式提醒我们记住自己的由来,记住那个我们从未去过的、遥远的故乡——太原。

祖先的墓碑上都另有一个地名“溪尾”。溪尾是前连村的一个自然村,靠近木兰溪,那是祖先生活的故乡。我站在云顶山上,远眺祖先们的故乡,木兰溪就像一段曲折的枯肠。我自己也不明白为何有这样的联想,但想到了,我就把它记下来吧。

溪尾,是祖父少年时生活的地方,对我来说只是一个地名而已。这里应该有过他生活过的老屋,但早已湮没在岁月的风尘中,我从未见过。

曾祖父的坟茔里只住着他一个人。堂弟说,他曾听父亲说过,祖父少年时,父亲就去世了,后来母亲改嫁,留下姐弟三个人,当时分别只有7岁、5岁和3岁。他们的“三婶”在新窑村,收养了他们,于是他们就在新窑村扎根了。

祖父当了一辈子的陶器师傅,没有背景、无依无靠的祖父两个兄弟如何在新窑扎下根,也不详。我小时候听祖母说过,她和祖父怎么拼,积攒了几个银元,先后在两处买了旧的小屋。其中的一处,父亲年轻时翻建了,就是我居住过的老屋。

祖父在新窑村起早贪黑,拿捏了十几年的泥土,到三十岁时,最终拿捏出自己的家。祖母比他小十岁,她的父母只给她一个姓,她叫横头厝,是她老家房子的名字。

我的父亲就在新窑村出生,溪尾对他来说,就是父亲的故乡;后来,我在新窑村出生长大,我文章多次写到的故乡指的就是新窑村,一个以陶窑命名的村庄。

祖母生了三个儿子和三个女儿,两个女儿送人了,养不起;又从别人家抱养了两个女儿,养不起也得养,留着当童养媳的。当然,后来新社会了,童养媳都嫁人了。

贫穷是代际传递的,我父亲是大儿子,十一二岁时就开始帮祖父母养家。父亲读了三四年的书,会看《三国演义》等书,有一段时间,他把我放在家里的小说类的书籍都拿去看了,只能说,到老了,他还一直没有忘怀他的读书梦。

我母亲姓傅,她老家的赖店傅氏曾是莆仙很有名的进士世家,祖上出过二十五位进士。母亲是文盲,她根本不知道她的姓曾经很显赫,她从小被送养了,也是因养不起;后来第二次被送养,是养她的那家养不起;她被送养到新窑的一户姓许人家,后来嫁给同村的我父亲。

母亲的故乡在哪里?她最初的娘家赖店龙兴,还是送养的那个村庄(我听说过,没记住),还是最终收养她的新窑村?母亲八十三岁,在新窑村生活七十多年,这里应该就是她的故乡,何况她的孩子都把新窑当作了故乡。

与祖父一样,父亲也当了一辈子的陶器师傅,一直到七十八岁那年,人老干不动活了。父亲拿捏了近六十年的陶土,制陶技术在村里是一流的,但他也没有拿捏出生活的理想形状。

我小时候在父亲的工房里学了几天做陶器的功夫,大概是我手拙,根本就拿捏不出像模像样的陶坯。挨了父亲的叱骂,受了别人的奚落。没办法,只能念书,后来上了大学。再后来,我拿捏文字的陶土,捏了几十年,依旧没拿捏出像样的作品。

我在父亲的故乡生活近二十年,我全部的童年和几乎所有的乡村记忆都与新窑村有关。我写过很多文章,写得最好的文章都与故乡有关。

故乡很小,小得只有几分地、几间老屋和数孔陶窑;故乡很大,大得我几十万字的散文都盛不下。

我不是一个合格的陶匠,也不是合格的农人,家里的地很少,我不会吆喝牛犁地,连插秧这种最简单的农活都干不好。但这些不影响我把这里当作自己的故乡。我的脐带在这里,童年在这里,最初的喜怒哀乐也在这里,重要的是我年迈的父母还生活在这里。

所谓老家,就是老了的家,是老了的父母的家。这是我在一篇文章里写过的一句话。女作家毕淑敏也说: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有老家,就有故乡,我们的人生还有来处。

读书工作,户口有了三次变化,读大学,当了四年的漳州人;工作后,户籍迁到枫亭;后来去县城工作,枫亭户籍还保留了十多年;再后来,在市区买房,户籍也迁到了市区。我在县城工作近十八年,但从来没有县城户口,所以我只能算县城的一个漂泊者,但,我们这一代人,谁的人生不是在漂泊中呢?

我是哪里人?这个问题真的有点不好回答。我最想回答的是,我是新窑人。一个乡村,可以比一个镇大,甚至比县大,只因为那是我的故乡。当然我不会那么回答,知道新窑村的人很少,我也不想多费口舌去解释。

▲(新窑村为数甚少的陶工游心华摄影)

居住地不断变化,身份证号码是不会变的。号码上最前面的六个数字顽强地保持我们最初的出生地,这好比以前背井离乡的人总要在行李上装一把乡土,身份证为我们保留着故乡。

故乡是凝固在记忆中的乡土,但故乡永远是变化流动的。对祖父来说,他的故乡是曾祖父的老家——溪尾;对父亲来说,他的故乡就是一用就已八十六年的老家——新窑;对我来说,故乡是我用了近二十年而后一直牵挂的老家——新窑。

时代变化实在大,当年红火一时的陶窑早已衰落,那些很会拿捏陶土的人多数出外经商,有不少人成了民营加油站的老板。他们在城里买了房,后代也生活在城里,故乡越来越变为一种概念。

我的小女儿在城里出生长大,去我老家的次数屈指可数。对她们来说,故乡就是城里的车水马龙,而对我念念不忘的那个鸡鸣狗吠的故乡,她们以后顶多说一句:啊!那是我父亲的故乡。

故乡真小,小得已经盛不下故乡这两个字了。对后辈来说,父辈的故乡是再也回不去的归途。

(新窑村的陶器厂游心华摄影)

后记:这两篇旧作,分别写于年和年,文中写到的父亲于今年3月去世,每想起他,心内总有些怆然。由于疫情防控,今年无法扫墓,只能跟山上的先人说一声:明年清明节,我们再来探望你们……

作者简介:

王清铭,笔名应鸣。福建省仙游县作家协会副主席,仙游县政协委员。已出版个人散文集《半瓶阳光与一扇心窗》《乡路引我回家》等四部,散文作品入选《大学语文》、香港语文课本、马来西亚华文课本和中小学语文教材,十篇散文被编为全国各地市中考现代文阅读题。在《星星》《诗潮》《绿风》《扬子江诗刊》《诗歌月刊》等发表诗歌若干。

制作:路漫责编:西郭编审:余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75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