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问俗第四期祭海的供品处理有什么讲

白癜风换肤计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020/5778381.html

祭海的供品处理有什么讲究

辛明路《史记·秦本纪》惠文君“四年,天子致文武胙”,祭神、祭祖用过的牛猪羊等,其肉叫胙肉,奖赏有功劳、有地位的人,受赐者深感荣幸。从前,皇家太庙、曲阜孔庙都有分配胙肉的制度。祭海仪式结束之后,如何处理祭品,这里面也大有学问,海边人最好是懂得一点。处理祭海的供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把祭品全部扔到海里,一种是分给参加祭海的人。为什么会出现这两种情况呢?这是在看所祭祀的对象是谁。如果祭祀的对象是凶神,就要把供品掀进海中,用意是喂饱了凶神恶煞,他们就不再不吃人了,出海的人也就安全了;如果祭祀的对象是吉神,吉神享用过的供品,带有吉神佑护的福因,要分给参祭人食用,使大家都能获得福佑。上古时期,人们意念中的海神为凶神,那时的祭海活动,向大海投放祭品。而唐宋之后,随着东海龙王和海神娘娘两位吉神的出现,祭海内容有了本质改变,祭祀海神娘娘和东海龙王这两位吉神,全猪、全羊、大供饽饽等祭品,都要分给参加祭祀的人,大家而食之,都能获得吉神的佑护福因,福因在身,出海打鱼就会很安全的。乳山渔俗中一年有三次大的祭祀活动,看似重复,其实各有侧重。除夕是普祭,祖宗、天地神、财神、龙王、海神娘娘等都要祭祀;正月十三是专祭,专门祭海,并由最初抽象地祭祀自然界的大海发展为祭祀海龙王和海神娘娘;谷雨重点是祭船祈丰,万物均有神明,求船神保佑出海平安、大获丰收。除夕祭海春节是中华民族祈福总动员,又正值北方渔闲时节,渔民当然要热闹一番。大年三十的早上,渔村家家户户除了做隔年饭、馇隔年菜以外,还要煮面条,长长的面条像带鱼。以前,乳山渔场多产带鱼,希望带鱼出得多,盼望海上能有好收成。吃完早饭后,男孩子要去给船贴“福”字。有的人家是贴五张,四个船柱子各一张,船头一张;有的是共贴三张,贴在船两帮和船前头。除夕夜间12点,男孩子要随父亲到海边祭祀海龙王、海神娘娘。旧时海边村村都有龙王庙和娘娘庙,到两庙去祭祀。两庙有的虽然很小、很简陋,但在渔民心中的地位却是崇高的。祭祀的方法,是摆面食、水果等,叫设供盘,再依次是上香、磕头、烧纸。没有龙王庙、娘娘庙的自然村,庙便在人们心中,朝着大海祭祀即可。乳山渔民是广神论群体,他们又信龙王、又信海神娘娘,都虔诚敬拜两神。20世纪60年代以后,除夕夜到海边祭祀的风俗消失了,给船贴“福”字的传统仍然在。正月十三祭海民间把“祭海”两字倒读为“海祭”,说正月十三管海祭,这天,渔民们要举行隆重的祭海仪式。与除夕夜各家分散祭祀不同,此日是合村、合乡的群众聚集而祭。从前管海祭,有的半夜起来到海边发纸,白天再举乡狂欢。渔民搞活动,突出的是一个闹字,闹醒沉睡了一冬的大海和大地。管海那天,如果能请来剧团、秧歌为最热闹。管海日的上午七八点钟,在海边摆放桌子,桌子放“三牲”(乳山“三牲”多是全猪、全羊、全鸡或者大鱼,为古代“大三牲”“小三牲”的重新组合)、大饽饽等祭品。由族长或德高望重者代表全村渔民给龙王敬香,再由他领着磕头。渔民们长辈在前,晚辈在后,依次跪下,虔诚叩首。20世纪60年代中期之后,祭祀仪式曾经停止;80年代,又逐渐恢复,多是单船自行祭拜;进入21世纪,聚众而祭的仪式也开始恢复。搞文明祭祀仪式的村庄,还把燃放鞭炮、“三牲”祭品等改为锣鼓喧海、秧歌狂欢,既节俭环保,又不失民俗风情。乳山口码头祭海(高淑新摄影)谷雨节祭船谷雨这天是祭船出海的日子。俗语骑着谷雨打杂鱼,谷雨前后,洄游到乳山渔场的鱼虾基本到齐了。在非机械化捕捞的时代,谷雨前后,猫冬结束,开始出海。约定俗成,谷雨成为祭船的吉日。祭船神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新船下坞要祭;一种是不论新船还是旧船,年内头一次出海都要祭。祭船时,船主把全猪(或大猪头)、大供(饽饽)摆在船头上,烧香纸、放鞭炮,船长带领船员面向供案磕头,求平安、求丰收。祭祀之后,把猪切成大块肉,架锅煮熟,渔民大块吃肉、大碗喝酒,预示丰衣足食,能发大财。这时陌生人赶上了,如果客客气气的,不立即参加狂吃豪饮,这对渔民是很不礼貌的。20世纪50年代之前,还有“风兆年成”一说,说正月二十五是龙风日,这一天是龙王发布全年天气总预报的时候,渔民很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778.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