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早餐常吃的包子和馒头,可是经历过无尽的历史沧桑演变而来的!那么,它们在古代军队和民间伙食中的地位又如何?
包子的起源来自于诸葛亮南征?
其实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民间就已经有了一种古老的"面饼",也就是用小麦粉发酵后制作而成的一种食物。当时军队出征时,他们的口粮一般就是栗米、饼子之类的硬货,保质期长又容易携带。
墩饼而包子最早出现在军队中的记录则是在诸葛亮南征时期,据宋代高承编撰的一部史书《事物纪原》中记载:“诸葛亮南征,取面画人头祭之”。而这里所说的“人头”并不是真的人头,而是最早的包子雏形。
诸葛亮当年“七擒七纵”成功收服孟获以后,率军来到泸水旁时,这时降臣孟获对诸葛亮说道:“这几年我们一直打仗,很多士兵都死在泸水一带,所以为了避免这些冤魂出来作怪,我们渡水时要进行祭供才能保平安。”
诸葛亮一听也觉得有道理,毕竟多年的征战也有很多蜀军将士战死。现在自己和将士们已经得胜回朝,而那些战死的蜀军将士却只能抛尸他乡,成为异乡孤魂。一想到这里,诸葛亮便决定好好祭奠一下。
于是,诸葛亮便问孟获都需要准备什么祭品?但孟获的话却让诸葛亮惊出一身冷汗!孟获说:“要用七七四十九颗人头祭供,这样才能保平安无事,而且来年肯定大丰收。”
诸葛亮心里一沉:你这不是瞎扯吗?既然是因为害怕冤魂作祟才祭供,那么如果再杀49个人取49颗人头的话,岂不是又平白无故增加了49个冤魂?
但诸葛亮在孟获面前并没有发作,毕竟人家刚刚归降,多少还得给对方一点面子。于是,诸葛亮便把牛羊肉斩成肉酱后拌成肉馅,随后在外面包上一层面粉,做成人头模样来替代真的人头。
诸葛亮把这种假人头称作“蛮首”,把它们放在泸水边上祭祀以后,最终大军全体顺利渡过了河。而这种祭品“蛮首”祭祀完之后,给了一些饥肠辘辘的蜀军将士们食用,大家吃过之后发觉这种祭品十分美味。
人们从中得到启示:此后便用同样的方法来制作食品。由于它是用面粉做的,后来“蛮首”在民间便被叫成了“馒首”。由于“首”和“头”同义,再后来人们就直接把“馒首”叫作“馒头”了。
不过当时的馒头和现在我们熟知的馒头可不一样,那时的馒头不仅个头大,而且里面都有肉馅。说白了,古人的这种馒头其实就是我们现在的“包子”。所以,很多人都认为诸葛亮是包子的发明者。
不过这种说法其实也不是十分准确的,毕竟早在东汉时期,民间就已经有了馒头的雏形(蒸饼)的记载,民间也有很多用它进行祭祀的记录。
不过,关于那时馒头到底是用什么方法制作的,史书上从来没有详细的记载。所以,也几乎没有人知道东汉时期的馒头到底长什么样。
而那个时候军队使用的干粮,和现在的馒头包子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士兵们携带的面食之类的食物,一般都是用死面做成的。
这种干粮的硬度很高,口味也极差!甚至我们可以无情地调侃它:士兵们如果拿这种干粮当兵器使用,完全可以直接砸死人。
包子和馒头,蒸饼历史上很长时间不做具体划分
唐朝年间,带馅的馒头已经逐渐成为有钱人家的主食了,当时人们又喜欢叫它“蒸饼”或者“笼饼”。注释:《格致镜原》“今切麪蒸而食者,曰蒸饼,又曰笼饼,即今馒头。”所谓蒸饼,就是用面粉蒸出来的长条状馒头(包子)。
有一点必须注意:中国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馒头、包子是不做具体划分的,馒头和蒸饼也没有任何区别,不管里边有没有馅。
当时唐军的伙食待遇还是不错的,但要把这种馒头(包子)在军营中进行普及,其实难度很大:
因为带馅的馒头不好存放,也不好携带,而且保质期很短。因此,当时军队也只有在安营扎寨时,或者犒赏三军时,士兵们才能享受到包子这种美食。
不仅士兵们喜欢吃,而且唐朝的大臣们也都爱吃包子。曾经有一位御史,由于嫌弃市场上买的蒸饼中葱太多,肉太少,所以他在家里吃饭时,都会嘱咐自家厨师一定要多加肉,少放葱,从而得了一个“少葱御史”的雅号。
不过,虽然在唐朝吃包子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但是官员也要看什么时候吃,在哪里吃都是有讲究的,甚至很多人还为此丢了官。
据史料记载:
武则天在位时,不合规矩地吃包子是要倒霉的!内史四品官张衡在退朝之后在路边买了一个刚刚做好的包子(也叫蒸饼,后改称炊饼,但和现在的烧饼又不同),结果就是因为张衡一边走一边吃,导致自他被弹劾下台,后来还遭流放。
当然了,并不是说唐朝官员在路上吃包子才会被弹劾,而是:在唐朝,官员在路上吃任何东西都是被明令禁止的。直到安史之乱以后,这一不近人情的规矩才解除,官员们这才可以放心大胆地边走边啃包子了。
到了宋代,民间都是用稻麦以及发酵面食,包子在普通百姓的餐桌上也逐步得到了普及。宋朝百姓喜欢把这种包子当成点心,不像唐朝那样:只有上层人士才能餐餐享用。而且不仅中原人士爱吃,当时的辽国和契丹等贵族也将其视为美食。
当然了,这个时候的包子更像是我们所熟知的包子。我们熟知的烧饼和馒头,可以说:千百年来,中国的面食文化一直在发展,做法和叫法都在不断变化。
到了南宋,《梦粱录》中的“酒肆”记载:酒店内专卖灌浆馒头、薄皮春茧包儿、虾肉包儿等,这里称呼的“包儿”,其实就是我们今天所吃的包子了。
直到清代,馒头和包子终于有了明确的区分(这里感动一下,不然写着也累)。
据《清稗类钞》中记载:馒头,一曰馒首,屑面发酵,蒸熟隆起成圆形者,无馅,食时必以肴佐之;南方之所谓馒头者,亦屑面发酵蒸熟,隆起成圆形,然实为包子,包子者,宋已有之。
上面这段文字的大致意思就是:蒸熟后外观隆起呈圆形,里面无馅的需要用佐料配合吃的是馒头;而蒸熟后外观隆起呈圆形,里面有馅的是包子,宋朝就已经有这种包子了(唐朝带馅的包子不是圆的)。
而如今最著名的“狗不理”包子就是来源于清朝:当时天津附近武清县杨村有一个人叫“狗子”,后来他做的包子在当地小有名气。
由于店里的生意太好,狗子经常忙得没有时间搭理人!因此人们都说:“狗子卖包子不理人”,天长日久,人们喊惯了他的绰号“狗不理”,顺带着就把他做的包子称作“狗不理”了。
结语
虽然包子在我国民间一直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它一直都不能算作是一种真正的军粮。因为要想成为军粮的食品,必然要符合三个因素:容易保存、容易保存、有一定营养价值。
特别是古代那些经常需要外出作战的部队,他们所带的军粮必然都是干粮居多。所以在中国古代军队中,把无馅的馒头偶尔当作军粮倒是可以理解,包子还是算了吧!毕竟它里面的肉馅保质期实在太短了。
图源网络,侵删!
“历史驿站,心的港湾”《历史杂谈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