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误解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含义

改革开放以来,反映国人在境外修养欠佳的文章与报道屡屡见于网络及报端。不少人叹息:作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国民怎么会有这样的表现?真是丢脸丢到家了。大凡发出如此感慨的人基本都没有弄清“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含义。其实,这儿的“文明”也好,“礼仪”也罢,它们的含义和我们日常理解的文明礼貌、修养礼节一毛钱关系也没有。

读了初中的人都知道历史书上的一个说法:当人类进入奴隶制社会后,人类的文明时代就开始了。大家都知道,奴隶制度的愚昧与落后,总之是很不文明,但为什么说是文明社会的开始呢?原来这儿的“文明”一词是一个学术用语,直白地解释,它是指人类有了相对稳定的生活形态和社会规范,世界进入了有序状态,哪怕这个规范和秩序很不文明,它是相对于原始社会的无序而言的。作为学术术语的“文明”还有另一种意思,比方说“中华文明”、“玛雅文明”,这儿的文明和文化的意思是基本一样的,指的是某一个社会所有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总和,也可以说成“中华文化”和“玛雅文化”。说“中华文明”和“玛雅文明”不同,意思是说古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玛雅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不同。所以“文明古国”的准确意思是指进入奴隶制社会时代非常古老的国家,和是否文明礼貌无关,和国民的个修养好不好也无关。

关于“礼仪之邦”,意思是讲究礼仪的国家。这个礼仪和我们今天所讲的礼仪具体内容也不是不同的。

首先谈礼。古代中国“礼”的内容是什么呢?了解孔子思想的人就知道了,孔子毕生的一项主要工作就是游说当时的各国国君,劝说他们恢复礼制。在更古老的时候,就说周代吧,“天下”分成不同级别的“国”,每个“国”在修建城墙的时候,其周长是根据级别定的,级别高的,城市围墙的周长可以五公里,小的可以三公里、两公里不等,超过了你这个级别的围墙长度,那就是“逾礼”。个人家庭也不例外,你家屋檐的高度、大门的高度和宽度要根据你的身份定,当官的和普通百姓不样,不同的官阶也不一样。当官的可以穿长袍,普通百姓只能穿短衫,电视剧里不管是谁,衣服都是宽袍大袖,那都是扯蛋。逢年过节,祭拜祖宗神仙,用多少祭品也是和身份相关的,不能乱来。所有这些,都是“礼”的内容。一个“礼”,核心意思是指社会等级制度。到孔子时候,这些规矩已经执行不到位了,孔子看不惯,认为社会已经到了“礼崩乐坏”的地步。所以孔子讲“礼”,就是要恢复严格的等级制度。

再来看仪。这个字好理解,就是仪式。几个月前我到一个朋友家玩,朋友家有个佛堂,让我到观音菩萨像前磕头礼拜。我很虔诚地跪在蒲团上,双手前按,认认真真的磕了三个头。朋友告诉我我的动作不对,应该掌心向上,十指指尖相对,平按在薄团上,于是我又到佛堂,虔诚地重新磕了三个头。这个姿势,就是“仪”所规范的,“仪”的意思,就要这样理解才准确。有人要说:“我明白了,就是要有仪式感。”差不多就对了。现在很多人在讲要有仪式感,常常会举例子,说西方的基督徒吃饭前要感谢上帝,其实这是不对的,那不是仪式,是一种内心的情感表达。这种表达因为自然而显得神圣,为了追求仪式感作的某些规定只显得做作和可笑。慈禧太后时代,西方列国派了来华使者,每次都会为了使者见慈禧太后要不要下跪争执不下,今天看来,慈禧的执着不仅荒唐,而且真的很可笑。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是唯一一个延续至今中间没有断层的国家,其他几个文明古国都已经湮没在历史的烟尘之中,这一点足以令国人自豪。但自豪之余,我们还应该明白,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今天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已经与世界无缝对接,人类的命运也结合成了一个无法分割的共同体,对待传统文化,必须用今天共同的价值观念加以分析,对于那些不符合时代特色的内容,我们要做到学术的归学术,现实的归现实,不需要一味地推崇与复古。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8431.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