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清景明,心神澄净;
清明不老,故鄉永在!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在二十四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
除了冬至,就只有清明了。
每年我们都会过清明节,都会为死去的人扫墓,扫墓的时候,通过种种的祭祀仪式,我们就会与祖宗有一种链接,祖宗也就活在我们的生命中,对我们形成一种根本的护佑与加持。
为什么扫墓
孝亲祭祖是风水之源现在我们去祭祖,是不是真能想起祖先的好处?思祖先之恩,这个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找风水要找源头,风水不好,招不着财,或者有灾难,去庙里拜拜求求,请大师指点指点,这是辅助性的办法,不能在根本上改变我们的命运。在这里要告诉大家,孝亲祭祖才是风水之源。想想我们的生命从哪儿来的?从父母那里来的。那父母祖先是什么?就是我们的根!我们浇水的时候,要连根一起浇,根深蒂固,枝叶自然茂盛,家族兴旺。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可不是开玩笑的。人的福报来自于哪儿?来自于孝顺父母,一次生前的孝敬,胜过身后百次扫墓;清明烧万堆纸钱,不如在世端一碗饭菜。秦东魁老师:
《如何祭祖才能旺家》
所谓“香火”,是指用于祭祀祖先或神明的香和烛火。后来引申为祭祀祖先的人,意思就是给祖先上香的子孙、后裔或血脉上的继承人。华夏民族原是父系社会,生个儿子叫有了香火,没有儿子叫断了香火,表象上是重男轻女,实质上是在父系社会,女子出嫁后,唯有男子才能传承家业。而之所以要祭祀祖宗,是为了不忘本。华夏文明不崇拜万能的造物主,而是崇拜传承这个文明的列祖列宗、先贤先哲。我们感念祖宗的恩德,通过上香的方式表达对他们的崇拜,传承我们的文明,也用这样的方式教育子孙,不忘家国乃至华夏文明的根本;这样一种文化传统的具体表现,就是华夏文明中的姓氏、家谱、寻根等,都是为了让中国人不要忘了民族的传承。上香祭祀是最通俗的纪念方式。所谓断了香火,担心的不是生男生女,而是担心后人忘记列祖列宗。香火,是祖祖辈辈用来唤醒家国认同的一种文化仪式,正是通过一家家的香火传递,传承了华夏文明,才如同点点繁星一样,造就了华夏文明灿烂无比的精神世界。正因为如此,我们如今还知道谁是孔子、欧阳修、范仲淹等等的后代;正因为如此,哪怕先贤先哲没有自己的后代,华夏文明也能够在精神上延续了他们的香火,我们传颂他们的精彩人生,让他们在精神国度见证华夏文明的起起落落。所谓“道由心学,心假香传”,我们正是借助香火来传递民族的文化、承接祖宗的血脉。因此,中国人不只给祖先上香,也会给有功德的神明和先贤先哲上香,我们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他们的崇敬,表达自己对他们的感恩,表达自己对他们的认同。正因为敬天法祖,正因为感恩先贤,我们才要上香;正因为要传递正确的价值观,正因为要以具象化的方式传承文明,我们才要上香。上的是香,而表达的是我们的心意与精神,所以上香不是迷信,而是中国人的信仰表达方式,华夏文明就是在这一代代香火当中得到传递。我们给华夏先祖、神仙、先贤、先烈、好人、善人、民族英雄上香,然而没有文化的人却喜欢嘲笑上香愚昧,殊不知,上香恰恰就是文明延续的具体现象。上香祭拜,就是中国人对善良、忠义的表彰,他们或者朴素或者土气,却绝不低俗,也不愚昧,因为这就是中国人给予先贤先哲、祖先神明最直接的赞同,也是对华夏民族的精神财富所作出的最好弘扬。祭祖的方式不仅限于扫墓、烧纸等;往往一场超亡度孤的法事,会让历代宗亲得以摄召,得以听经闻法,往生极乐。这也就我们经常听到的阴超阳泰、度亡之功。清明念佛扫墓新方法
清明时节如何祭祖
清明祭祖主要分为坟地祭祀,遥祭祖先。无论是哪一种祭祀方式,切记要怀着一颗恭敬感恩的心。最好能带着孩子去,一则踏青赏春,二则可从小培植孝道。
1、清明如何遥祭祖先
什么是遥祭,如果人在外地工作生活,没有时间去祖先墓地,又想表达一下对祖先的祭祀,就朝着老家方向,在十字路口、河边或是方便祭祀的地方画一个圈,在圈里烧纸。
▌遥祭物品
遥祭需要准备的物品:黄纸、香、蜡烛、水果(五种)、糕点。如果个别城市管理严格,仅准备冥文黄纸即可。如果十字路口是水泥路,可以选择带一次性纸杯放一些土当做简易香炉用来插香。
▌遥祭流程
第一步:摆放供品及焚香,具体如下:首先摆好准备好的五种水果,然后开始焚香。焚三根香,第一根香礼请当方城隍、希望他们做证明,护持你的祖先前来受供。第二根香礼请本方土地,希望他们做证明,护持你的祖先前来受供。第三根香礼请祖先,前来享祭领钱。
第二步:画圈烧纸用路边的树枝或者木棍画一个圈,留口。将纸钱分为两部分,大部分放在圈内,是焚送给自己的历代宗亲或各系族亲;取一小部分,放在圈外,是烧给有缘众生的,这样可以培植自身的善缘。
这时候,先点燃圈内的纸钱,再点圈外的。烧的过程中,要庄严肃穆,嘴中或者心中默念自己是给某某某那些祖先烧纸,并说明自身因路途问题不能回去祭祖,希望他们得到钱财之后,在那边能够好好安置一切,承诺以后会经常送钱上坟;最后再默念祷告祖先在天之灵能够保佑家人后代一切平安顺遂、事事顺心等等。(在墓地上坟祭祀时,此过程同样适用,简单有效)
2、清明墓地祭祀
在这里,首先要郑重的提醒大家,千万不要让别人代哭代祭,这样是不可取的!
清明祭祀,我们要注意的就是:第一、服装,不要穿大红大绿。你要记着这是去祭祖,不是参加什么社交活动;第二、在墓地里面不要吼叫,一定要严肃。
▌如何烧香
第一根香:礼请历代祖先前来享祭。为什么呢?你是来祭他的,摆上水果、摆上糕点就要点香,“礼请历代祖先前来享祭。”请你上面的曾祖父曾曾祖父,所有祖先,礼请他们一块来。
第二根香:礼请墓主前来享祭。
第三根香:礼请当方城隍、土地前来享祭。
烧完纸、烧完香、供完水果、磕完头以后,把供的水果糕点分一部分,洒在纸灰上,剩下的可以带回家。
▌供香的礼仪供完香以后一定要跪着,不跪不足以报恩。因为我们的来处就是祖先。
▌烧纸的注意事项烧纸时,要非常恭敬地开始烧纸,心里想着祖宗所有的恩德。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把坟地周边的杂草,一些污秽的东西清理干净,就等于给祖先打扫卫生。烧纸千万不要着急拿棍挑,要一张一张烧,烧一张纸,念一句太乙救苦天尊,再点一下头,就代表磕头,这样恭敬心就全有了,效果是最好的。这叫续火添香。
▌供奉水果的注意事项祭祀要供奉五种水果,我们古人讲的,人需要的是五福,我们经常讲五福临门,所以供五种水果。切记备糕点,水果代表阴,糕点代表阳。我们祭祖,一定还是要讲究阴阳。
▌点蜡烛的作用给祖先点蜡烛,实际是给我们自己点的,蜡烛为灯,也为阳,点蜡烛后,子孙前途是一片光明。
需要注意的是:去世三年之前是白色的蜡烛,去世三年之后是红色的蜡烛。
很多信众,因地方风俗、客观条件等问题,可简化上述流程。但祭祖最重要的两点要把握:第一要有大恭敬心,虔心祷告;第二要记得烧纸,奉送冥文金纸供于祖上。
张绪贤作品-时空
最后说一下祭祀禁忌:
不要在祭祀前,沾荤腥和饮酒;不要在放祭品时,跨过贡品;
“上单不上双,寒食不挂青”这句俗语说的是上坟要选择单数日子,世间万物均是阴阳交融。古语有:上为阳,下为阴;单数为阳,双数为阴。坟地本是阴气重的地方,所以在清明节选择在单日上坟祭祖的话,能够压制阴,以免上坟的人沾染霉运或者不干净的东西。不仅上坟要选择单数日子,祭品最好也选择单数,但最好不要带一样祭品,那显得也太小气了。
那么“寒食不挂青”又是啥意思呢?“挂青”就是在坟头挂上一串白纸,也就是后人给墓主人的钱,也预示着后继有人、子孙贤顺。因为寒食节是纪念介子推的,寒食节这天挂青先人收不到,都被介子推收走了。但是今年寒食节跟清明节是同一天,都是4月4号,所以上坟时就要多挂青了,也就是多烧纸、多挂纸钱,毕竟还得给介子推准备一份。
祭祀结束后,必须要郑重地在墓碑前向逝者磕头行礼。然而,你知道吗?这有着悠久传统的跪拜礼,并不是随便磕几个头那么简单,其中包含着许多有意思的讲究呢?
跪拜礼俗称“磕头”,古人称之为“叩首”。自古以来,人们都认为磕头是最重的大礼,以致于民间有“男儿膝下有黄金”,“跪天、跪地、跪父母”的说法儿。
清明上坟祭祖,追思先人自然是要行磕头这种大礼的,毕竟死者为大,先人为尊。那么,上坟时要磕几个头?怎么磕?若是磕错了又会怎样呢?听老人讲磕头的规矩,有“神三鬼四人一个“之说。意思是祭拜菩萨、佛祖、神仙、道君、天地时,应该磕三个头,祭祀祖先时磕四个头,而给长辈拜年磕一个就行了。
不能把祭品带回家,很多人认为把祭品放在墓地是一种浪费,不如在祭拜之后把他们拿回家,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古时候有一种习俗是吃“挂青饭”,就是可以在祭拜之后在坟前把祭品分食了,这个都是得到老祖宗应允的,但拿回家确实是不可以的,拿回家的话,老祖宗会认为你们这是在敷衍,没有孝心,所以你们那些祈福都不会作数,还有可能会被老祖宗穿小鞋,所以一定不能因为“节省”而把祭品带回家。
另外:据说,在清明节这一天,最好不要“买鞋”“鞋”与“邪”是谐音,清明节图个吉利,要“辟邪”。而且,清明节这天,最好也不要过生日,因为是祭祖时间,不妨提前或者推迟一天再过。“十里不同天,百里不同俗”。世上也没有什么唯一的标准,也谈不上对错,我认为只要心怀感恩,虔诚缅怀就够了。张绪贤作品-载福
怀缅先人,珍惜眼前人祭祖的意义在于教人返本报始,知恩图报,《论语》中:“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中国人真的很重视祭祖。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中元节,这四个节日肯定要隆重祭拜一番。还有就是冬至、大寒、寒衣节、下元节……中国人好像一年天都在祭祖。中国人的祖先到底有什么法力,让子孙们如此惦记?不是祖先有法力,而是他们的爱在我们心中,《麦兜我和我的妈妈》里有句话我记在心里很多年。麦兜的妈妈去世前跟他说,“我没有离去,只是换了个地方,活在爱我的人心里。”现在每当自己的姓名被喊到时,心里总会充满力量,因为这个名字带着祖先的祝福;有了姓名,我们才成为了自己;又会感到有种使命在召唤自己,因为不想让祖先的期盼落空。只要我们有心做到,我们家风的传承,我们中华文化的延续,就永远充满了希望,这才是祭祀以及孝道传承的意义所在。歡迎關注公眾號
藝術為生活添彩
禅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