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是二十四节气里的最后一个小兄弟,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在北方,冬至意味着真正的寒冷即将到来,所以,这一天,北方人民选择吃热量高的食物来驱寒,比如羊肉。羊肉作为北方人民御寒的主要食物,不仅滋补养生,更是在寒冷的冬天为人们提供了充足的热量。而在南方,冬至则是要吃汤圆、糍粑。两种都是用糯米做的食物,同样有御寒滋补的作用,适合在冬天食用。更有团圆、圆满之意。在南方,冬至除了吃汤圆以外,还有一项习俗就是祭祖扫墓,这一点和北方是大不相同的。其实冬至扫墓的历史从周代就开始了,延续了数千年了。在南方,冬至这天,大家都会带上孩子,携带祭品去扫墓,不仅是对祖先的一种缅怀,也是增进家人感情的润滑剂。不管在南方也好,北方也罢。冬至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无论什么时候都彰显着它独特的魅力。不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文化与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