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率大顺起义军攻占了北京城,随后发现崇祯皇帝朱由检上吊自缢在煤山,李自成便下令将他和自缢在皇宫中的周皇后的尸体一起送往昌平,就在陵园中的田贵妃墓下葬。田贵妃是崇祯帝的宠妃,死于崇祯十五年七月,陵园中的这座墓是朱由检专门为她修建的,谁知道现在自己和老婆一起用上了。依照惯例,明代帝王都是生前预选山陵并建造陵寝的,可是崇祯皇帝朱由检的登基正处在大明王朝分崩离析的前夕,他还没有来得及为自己修造陵墓,就和他的朝廷一起被义军的风暴埋葬了。
经办这件事的昌平州吏赵一桂曾将当时的开圹下葬的情形记录了下来,内容是这样的:田贵妃这座墓的地宫隧道长十三丈五尺,阔一丈,深三丈五尺。地宫分前后两层,各有石门。第一层石门内为享殿三间,陈设祭器,正中有石香案,两旁列五色绸缎制成的侍从宫人,生前所用器物衣物都储存在大红箱内,中间悬挂“万年灯”两盏。东间有石寝床一座,铺设有绒垫,上叠被、褥、龙枕等件。
第二层石门内,通长大殿九间,内有石床,高一尺五寸,阔一丈,田贵妃的棺椁就放在上面。根据赵一桂的记载,崇祯十七年四月初四申时,朱由检和周皇后的棺材运到,就停放在祭棚里,陈设猪、羊、金银纸扎等祭品,赵一桂同大家一起举哀祭奠。然后赵一桂领民夫进入地宫,遂将田贵妃的棺椁移在石床之右,再将周皇后的棺材安放在石床之左,最后将朱由检的棺材安放在石床正中。田贵妃葬于太平时期,棺椁俱全。赵一桂等人一看朱由检的棺没有椁,就把田贵妃的椁挪来用上。三棺之前,各设香案祭器,接着赵一桂就把“万年灯”点起,然后把两座石门关闭。
赵一桂的记载虽然不够详尽,但也能让我们大概了解当时的情况和其中的布局。如果说把朱由检下葬的陵寝和明朝其他皇帝的陵寝比较,不难看出,无论是规模和陪葬祭器都远远不能相比,不过,陵墓的大体布局还是基本相同的。考虑到明代后期,太监专权,建造皇陵是众所周知的肥缺,田贵妃的陵墓自然也难逃这些监造太监的层层盘剥,所以田贵妃的陵寝在皇陵中就更显简陋和寒酸了。
清顺治十六年(),清政府为笼络人心,安抚明朝的遗民,所以按照明皇陵的建制,为朱由检下葬的田贵妃墓加修了地面建筑:明楼、享殿和碑亭,从此命名为“思陵”。但是规模很狭小,无法于其他陵相比,现仅存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