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了中国人八千年的老朋友聊一聊中国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驯化野猪的国家之一。在四川发掘出的巫山县大溪乡新石器遗址(该遗址处在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期)中,就发现了大量墓葬堆积层里的陶器,包括三件陶猪头和一件家猪左下颔齿骨。这块骨头骨质已经灰经,但两颗臼齿的珐琅质保存完好,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家猪骨头遗存。发现的三件陶猪头造型生动,颈子短,嘴筒也短,与野猪头有着很大的差异,是经过驯化的家猪无疑。

(新石器时期的陶猪)

而在距今八千年前的河南新郑李岗文化遗址中,也同样发现了大量陶制猪型器。这些猪型器都有一个共同特点,猪的吻部都很短,具有现代肉猪的明显特征。而在河姆渡遗址中,还发现了最早的猪圈。这是一个直径一米的圆形猪圈,周围用木栏栅围着,里面还有小猪的遗骨。说明至少在八千年前,中国已实现了猪的人工喂养。

一、先秦时期的养猪情况

猪是古代重要的肉类来源之一,在古代选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猪的全身都是宝,肉可食用,皮可制衣,粪可入肥,所以猪是一个部落财富的重要象征,也是先民们祭祀祖先不可缺少的祭品。猪作为“三牲”之一,是大型祭祀祭品,是献给祖先的大礼,也是先民们随葬的最佳选择。只是由于当时没无文字,我们对这一时期养猪业的情况了解不多。

我们目前已知的夏朝历史资料中,关于养猪这方面的记载很少,只知道夏朝设立了一个叫“牧正”的官职,具体管理包括养猪在内的养殖业。其他情况还需要继续探索。

商朝出现了甲骨文,可以用文字的方式记录历史,所以我们在甲骨文中看到了“豕”字,而且也知道商代的“牧正”有一个职责是为奴隶主们提供包括猪肉在内的肉食,这说明至少在商代,猪就被人们大规模的饲养了。商纣王有条件搞“酒池肉林”,说明这一时期猪肉是充足的。

(商代玉猪龙)

商代祭祀比之前的先民们更隆重,频率也更高。奴隶主们祭祀祖先,一般要准备牛、羊、猪三牲,称为“太牢”;还有一些次一点等级的祭礼使用“少牢”,猪都是不可或缺的祭品。在甲骨文中就记载了一次祭祀:“丁巳卜,又燎于父丁百犬、已百豕,卯百牛”,这场祭祀杀了上百只猪、牛、狗,场面十分庞大,应该是极为重要的祭祀。

周朝的养猪业比商朝又前进了一大步,猪已不再是奴隶主贵族的专属品,平民也可以养殖。《诗经·大雅·公刘》中就有:“执豕于牢,酌之用匏,食之饮之”的诗句,说明普通家庭也开始养猪了。周代金文中出现了最早的“家”字,就是“豕居之圈”的意思,而根据许慎的解释,家是个会意字,上半部分是人住的房子,下半部分是猪的形象。猪在当时是一个家庭的主要财富,所以有房子,有猪,才是一个让人满意的、舒适的家,才是一个保证有吃有穿的避风港。

周代的猪圈被称为“豢”,它的意思是“以谷圈豕养也”。这种猪圈最开始是出于贵族之家,只有他们才有多余的谷子给猪吃,普通平民的猪还是以放养为主的。直到汉代,生产力发展了,老百姓才有了猪圈,称为“溷”(hùn)。《说文解字》对这个溷的解释是:“溷,厕也,从口,象豕(猪)在口中也,会意。这种猪圈建在厕所的底层,上面上厕所,下面是养猪的地方,人的粪便可以做为猪的饲料,既经济又环保。猪粪又是种庄稼很好的肥料,种植粮食“以溷中熟粪之善”,可见猪粪做肥料是老百姓的常用做法。

周朝还出现了最早的兽医。《周礼》上记载:“兽医,掌疗兽病,疗兽疡”,虽然我们目前对当时兽医如何为猪治病还不是很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当时的兽医已经具备一定程度的动物学知识,一般的猪病是可以治疗的,“非洲猪瘟”除外。

春秋战国时期,猪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孔夫子教学生不收学费,只收“束修”,“束修”便是十条绑在一起的干肉。孔子自己说过:“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悔焉。”意思是只要人家能送我十条肉干儿做见面礼,我不会拒绝收他做学生。可见老先生也是爱吃肉的吃货。而《论语》上也记载了“阳货欲见孔子,子不见,归孔子豚”,说明阳货求见孔子不是空手而去的,大家都知道老夫子爱吃肉,所以阳货是提着猪肉去的。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衣钵,也是养猪的提倡者。他说“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老者足以无失肉矣“,提倡每家养五只母鸡,两头母猪,家里老人孩子就都有肉吃了。

二、封建社会前期

从秦汉时起,中国进入了封建集权社会。秦朝政府设置了管理牲畜的“禀牲丞”一职,管理包括养猪业在内的畜牧业。根据当时档案记载,秦始皇时,全国生猪存栏数当在八百万头左右,这是个很大的数字了,要知道当时秦朝人口不过两千万,平均两个半人就有一只猪。

(秦汉时的猪圈)

秦汉时期,许多著名人物都养过猪。比如汉代丞相公孙弘在发迹前就“牧豕海上”,四十岁时才被举荐,最终成为一代宰相。而吴佑、尹勤、孙期等人年轻时都有过养猪的记载,说明在平民中,家里养猪是普遍现象。

西汉成帝时期,诞生了中国第一部完整的农业和畜牧业著作《汜胜之书》。该书对肉猪的养殖介绍得比较详细,包括猪圈样式、如何积肥、如何为猪去势阉割等等。书中说猪粪特别是焐熟的猪粪是很好的肥料,在种庄稼时,“以溷中熟粪之亦善”,这表明在汉代农民就知道肥料对庄稼生长的重要性,也懂得将猪粪发窑后使用了。

汉代开始出现规模比较大的养猪场,有公办的,也有私营的。《史记》中说:“故曰陆地牧马二百蹄,,牛蹄角千,千足羊,泽中千足彘,水居千石鱼陂,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这证明西汉时期出现过规模很大的养猪场,那些养猪专业户养了上千头猪,生活很滋润,都快赶上朝廷封的“千户候”了。

(上厕下圈的猪溷)

成书于魏晋时期的《齐民要术》是一本农业科学巨著,上面对养猪的办法介绍得更加详细。书中指出,养猪要“圈不厌小,处不厌秽,亦需小厂以避风雪,春夏中生,随时放牧,放而不饲;所有糟糠,则畜待穷冬春初”。

这段话总结了养猪的经验,猪圈可以小点,脏点都没关系,但一定要能挡风雪,不让猪冻着。春夏有猪草的时候可以放养,冬天要以圈养为主,多喂饲料,保证猪在冬天长膘。这些应该说是当时养猪经验的总结,非常有科学依据,同时又站在养殖户的角度,为他们考虑如何节省开支,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魏晋时期是猪从放养转为圈养的转变时期,因为此时出现的小农经济决定了按户养殖更加符合农民的传统和习惯,也更容易带动农民的积极性。同时猪生长迅速,适合单户养殖,肉价相对羊肉较低,也是农民相对能吃得起的肉类。所以市场需求也比较大。同时猪肉脂肪含量高,补充老百姓油水不足,又是祭祀祖先的非常好的选择,所以养猪成为平民百姓之家的首选。

(隋唐猪圈模型)

隋唐时期是古代封建社会发展的一个高峰,由于之前人口大量南迁,江南地区发展也很迅速,农业生产也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而水稻在江南地区的大面种植和农业科技的发展,也为这一时期农作物的产量增长提供了保障。在粮食产量丰收的大环境下,养猪业得到了蓬勃发展。

在隋唐盛世,吃猪肉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上至官员,下至百姓,都爱大快朵颐这种味道鲜美又有营养的肉食。据《唐六典》记载,朝廷给予官员的俸禄就包含猪肉,数量随品级而定,亲王每月有“羊二十口,猪肉六十斤,鱼三十头”。当时的老百姓中也流传着一首民谣:“鸡猪鱼蒜,逢着便吃;生老病死,时至则行”,说明老百姓对吃猪肉的热爱。

唐代人口比较多的大户,一般家中养着数头甚至数十头猪。《法苑珠林》记载,有一个姓卫的大户,“家中数十豚,每客来,杀之食尽”。这个卫先生应该是个很好客的主人,家里来客人都要杀猪款待,不吃完不让走,这份热情着实难得。

专门杀猪的屠户,也在唐代得到了发展。据《唐会要》记载,单是长安一地,就有屠夫七百余人。卢杞在虢州当刺史时,就遇到过家里养一大群猪而致富的人,由于此人家中全是黑猪,肉质也好,他的猪被人称为“乌金”,此人也被人戏称有“宰相之才”。

(唐代南方猪圈)

受到唐朝的影响,许多少数民族地区也开始养猪。《旧唐书》就记载了当时海南岛的老百姓家里“无马无驴,有鸡、犬、豚”,而室韦也就是今天东北地区的人。

“畜宜豚、犬,皮用以韦,男子女人通以为服”,并说这一地区“有巨豚食之,韦其皮为服若席”,说明当时东北地区养的猪个头大,猪肉拿来吃,皮拿来做袍子的风俗。

三、封建社会中后期

宋代人对猪肉的喜爱,一点不比唐朝人差。虽然《水浒》中好汉们都是“打二斤牛肉”,其实古代牛是不准随便杀随便吃的。因为牛是农业的好帮手,是种田的主力军,所以是受保护的。老百姓要想打个牙祭,还是以猪肉为主。

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都城每天消耗的肉猪至少得上万头。开封每天的肉猪,凌晨时分从南门入城,浩浩荡荡不下万头,赶猪的特别有经验,“止数人驱逐无有乱行者”,真的好本事。一天吃掉这么多只猪,可见当时人们对猪肉的喜爱程度有多高。

(东坡肉)

说起宋代的猪和猪肉,不能不提苏东坡先生和他那著名的“东坡肉”。据说这道菜是苏东坡被贬到黄州时,当地厨师烧肉的水平太差了,东坡先生作为一个吃货,必须得捍卫猪肉的尊严,所以发明了这道名菜。苏东坡认为他的这道菜“火侯足时他自美”,一定要注意火候,只要烹饪得法,苏先生便“吃得自家君莫管”,吃个痛快。

无朝养猪业有多发达,可以通过一个小故事来说明。马可波罗来中国时,被中国市场上随处可见的猪肉吓呆了。也许是西方人不太吃猪肉的缘故,马可波罗从没有见过市场上会有如此多的猪肉,他大发感慨:“在这个地方,看不到绵羊,但有许多公牛母牛和山羊,猪的数目则特别特别多”。这只是马可波罗在浙江衢州这个小城市菜市场上发出的感叹,要是他去了元朝的政治经济中心大都,肯定会被大都菜市场上的猪肉数量吓得说不出话来。

由于明朝皇帝姓朱,与“猪”同音,明代一度禁止养猪。但是这种荒唐做法只在正德这个荒唐皇帝时发生过,其他时期养猪业还是有所发展的,毕竟历史在进步。

明清时期养猪的特点是实施了初步的科学养殖,讲究“七宜八忌”,对猪的品种改良也有了初步的探索,出现了很多优质肉猪品种。猪饲料的选配也更加科学,所以家家养猪,特别是过年时,民间产生了“杀年猪”的年俗。

清朝东北地区是产粮区,东北地区的群众又有养猪传统,所以家家都养数头猪。根据《辽左见闻》记载:“辽左畜豕,动以数十计,贫者也不有十之内”,“民间善养猪者,少者四五只,多者数十只”。西北产玉米的陕西也是家家养猪数头,他们将玉米、桔杆与酒糟混合当做饲料,养的猪又可卖钱,劲头很足。很多地方都流传“要想富,养母猪”的说法,所以清朝是古代养猪史上的最高峰。

四、养猪业在农业中的地位

中国是个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国,养殖业历来都是农业的补充。这与我们先民们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

中华民族起源地是黄河流域,而这一流域的土地以黄土为主,非常适合种植小麦、粟米等农作物,而且产量也比较高。所以在先民们生活方式上,变成以种植业为主,养殖和狩猎属于从属地位。

在不断的种植中,中国先民们的种植经验越来越丰富,技术也越来越高,人们对土地的依赖也越来越强。特别是战国时期秦国的崛起,是在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的基础上的,是一种重农抑商,以农为本的政策,因为重视农业生产,可以养活更多的人,人多了,国力就强大了,就能得到更多的土地,得来的土地又种粮食,就这样循环往复。秦国就靠商鞅改革后的这种政策,消灭了其他国家,夺取了天下。

(古代种植业)

自从汉朝开始,儒家学说成为统治中国的一种政治理念。儒家是要求老百姓安土重迁的,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要求人们克守本份,不要流动,方便统治者的管理。而在一个地方世代居住,就必然要开发土地,种植粮食。所以整个封建社会,都是以种植业为主,养殖业为辅的。

虽然养殖业,包括养猪在古代整个经济生活中属于次要地位,但是做为农业生产的一种补充,我们还是不能忽视它的作用的。

五、古代养猪的技术水平

要想养好猪,就得喂好食。特别是当猪被圈养后,不能再在野外寻食,所以饲料的好坏,对猪的大小和生产速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古代猪的饲料)

中国可以作为猪饲料的植物很多,包括各种陆生的、水生的植物,或者人们不爱吃的农副产品,炼油的油渣,发窑过的酒糟,都可以做为猪的食物。甚至人的排泄物,都可以拿来喂猪。

总体来说,古代喂猪的饲料还是以下几类:瓜类的块茎或者叶子,比如地瓜叶、红薯、芋头等等;稻、玉米的外壳,包括米糠、玉米杆子等等;豆类及其制品,比如豆叶,豆饼,豆腐渣等等。

正如现在有非洲猪瘟,养殖业最怕的就是养的动物得病,所以要求有与养殖业发展相匹配的兽医。我国的兽医出现得很早,最早有据可考的兽医是秦穆公时的孙阳。此人善治各种大型牲畜,特别是马、牛、猪等家畜。他有八十一根银针,治好了无数军马和牲畜,深得秦穆公的喜爱。

(古代兽医著作)

隋唐时期是中国兽医规模爆发的时期,据《旧唐书》记载,唐朝太仆寺常年有兽医四百余人,兽医博士四人,还有很多学生。这时中国第一本兽医学专著《司牧安骥集》也已问世,出现了李石等有影响的兽医,形成了兽医学的“李派”,后来又被明朝被喻本元、喻本亨兄弟发扬光大,对今天的兽医学还有一定影响。

六、结论

直到今天,养猪仍是中国农民的一个重要副业和收入来源。我国是世界肉猪生产的第一大国,无论是生猪养殖规模还是猪肉消费量均居世界第一。近年来,我国养猪业在技术水平、规模化程度、动物福利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一定提高和进步,但仍面临许多挑战,如:养殖成本攀升、环保压力加大、疫病防控形势严峻等。这些因素虽然制约着我国生猪产业的发展,但国家通过改善生猪产业结构、提升猪肉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等以“反馈调节”的方式,促进我国生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我国养猪生产技术水平明显提高。《全国畜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稳定猪鸡,发展牛羊草食畜”的原则,未来生猪的生产方式将越来越现代化、智能化,规模也将逐渐向中小型规模发展。国务院制订的《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年)》中明确提出,“加快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生态环保型农业”,我国生猪产业正在积极的应对挑战,获得更加稳健的发展。

参考文献:《史记》、《齐民要术》、《天工开物》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4383.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