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全国现存最早的戏台,没有之一。
这是一座神庙里的戏台,没有它,就不能体现古人对神灵的膜拜。一座年前的戏台,竟自带有扩音器,它是怎么做到的呢?走进国保二郎庙,寻觅从金国传来的声音
地上文物看山西,山西文物看国保,
位于高平的二郎庙,是靠什么杀手锏成为国宝呢?就是它,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戏台,也是中国现存唯一一座金代的戏台。排除疑虑,先验明正身。在台阶右下方束腰石板上刻有铭文:时大定23年,岁次葵卯秋十有三日,石匠赵显,赵志刊。翻译过来就是公元年,距今已经年。那段宋金对峙的特殊时候,这里是属于金国管辖。
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
在多年前,十里八乡的民众,就是在这里观看上党梆子戏的。这座我国仅存的金代戏台,台面近乎于正方形,宽5m,深也是5米,总是感觉嫌小。除了时间领先之外,还有哪些特别之处吗?在我看来,至少有三点:
第一,在多年前的戏台,已经出现了扩大声音效果的设计。台阶的高度大于1m,抬高了演员的位置,减少了声音在向观众席传播过程中的损耗。戏台平面为方形三面,用后墙进行包围,可以聚拢演员声音,并使声音向台口方向进行反射。观众不仅能完整听到演员的直达声,还能接收到反射声。
第二,它开创了不用梁架,直接由斗棋支撑屋面的建筑形式,请您先抬头观看
第三个一反常态的地方,请您退后5m,再向上看,看戏台的屋脊,您看到三角形的靓丽的山花了吗?山花一般是在屋脊的侧面,但在这里做了正立面的处理。这要起什么作用呢?他可能暗含着视线聚焦,提醒你。它才是二郎庙的镇庙之宝。
戏台可是电影院的前身,戏台发源于什么时候?宋朝,是我国独有的剧场建筑样式。最早的戏台就是个亭子,可以四面观看,到了金代元代的时候,有的堵上了,后墙从四面关变成了三面观。再到明代,从三面观变成了一面观,变成了3~5间的大台面,可以容纳更多演员的化妆化妆,同时鼓乐分开有了前后场的区别。
这张明万历九年距今已多年的石供桌,摆好祭品,燃上香火,向着神灵的方向行大礼,然后再观赏酬神大戏。那请问这里面祭拜的二郎神究竟是哪位呢?为什么没有大郎神呢?我们今天说的二郎腿跟二郎神有关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