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水女神

点击下方检索框,搜索更多精彩内容以下为正文汉水女神

古人认为,是山都有精神,是水都有灵性。就江河而言,长江有巫山神女,黄河有洛河女神,湘江有湘水女神,汉水也有汉水神女,或汉水女神。山水神灵的出现,可以说是原始先民自然崇拜的产物。汉水女神是中国最早、影响最为深远的江河女神。有人认为,《诗经·汉广》中的“汉有游女,不可求思”的“游女”即为汉水女神;《毛诗正义》则认为,“汉有游女”之“游女”并非女神,而是被“文王之道”所化的“贤女”。在刘向的《列仙传》里面,汉水女神是两位飘忽不定、行踪隐秘,即温柔、宽容,又机智、理性、刚柔相济的神女;在东晋王嘉的《拾遗记》中,汉水女神是美丽而多情的女子延娟、延娱,与周昭王南征有关。据《拾遗记》载:周昭王二十四年,“时东瓯(今浙江温州一带)献二女,一名延娟,一名延娱”。“此二人辩口丽辞,巧善歌笑,步尘上无迹,行日中无影”。后二女与周昭王南巡,因当地人憎恨周昭王南征,故所献船只为胶水粘合,遇水解体,“二女与王乘舟,夹拥王身,同溺于水”,死后二女化为神女。溺水时间被考订为公元前年,距今已有近三千年。延娟、延娱之所以成为神女,是因为二女无辜而死,深得荆楚人民的同情。“故江汉之人,到今思之,立祀于江湄。数十年间,人于江汉之上,犹见王与二女乘舟戏于水际。至暮春上巳之日,禊集祠间”。《拾遗记》中所记述的有关二位女子的神奇传说,应该是汉水女神故事的正宗底本。

据相关文献记载,汉水神女的故事产生在春秋战国以前。汉水神女飘忽不定,行踪隐秘,主要活动在汉水上游的汉中,中游的襄阳,下游的沔阳、天门也留下了她们活动的踪迹。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二十七《沔水》中有明确记载:“汉水又东迳万石城下。城在高原上,原高十余丈,四面临平,形若覆瓮,水南遏水为阻,西北并带汉水,其城宿是流杂聚居,故世谓之流杂城。汉水又东迳汉庙堆下,昔汉女所游。侧水为钓台,后人立庙于台上。世人睹其颓基崇广,因谓之汉庙堆。传呼乖实,又名之为汉武堆,非也。”这里明确记述汉水神女曾在汉庙堆旁出现。在褒水汇入汉江处的汉水北岸,褒水东畔,有一相对高度只有20多米突兀挺立的小山,这就是孤山。孤山山顶平坦,原建有寺庙,名叫金山寺。有学者考证,孤山就是《水经注》中所说的“立庙于台上”的汉庙堆。汉庙堆上所立之庙当是汉代以后为纪念、祭祀汉水女神而建。然而,依据《水经注》所述,《南郑续修县志》考证:“与《华阳国志》所云:‘龙岗北临汉水,南带濂津’相吻合,则龙岗当为万石城也。”如果郦道元踏勘过这一段汉水,或所述无误,那么,按照《水经注》的叙事顺序,“汉庙堆”当在龙岗以下,即今汉中市区汉水南岸龙岗寺到圣水寺一带,而非在龙岗以上的褒水入汉江口的孤山。不过,即是从孤山到圣水寺,距离也仅有10公里左右。如此说来,汉水女神曾在今汉中市区周边现过身,巡游过汉上的青山丽水。

汉江是古人祭祀的名川大水之一。汉代,祭祀汉水的场所就在汉中;因汉中是汉家发祥地,故汉代祭祀汉水的祭品特别增加玉璧二枚。也有学者认为,汉庙堆当为汉神庙,即祭祀汉水的神庙。古往今来,汉水、汉水女神在人们的心目中都有着崇高的地位,都应是被祭祀的对象。尽管神话传说不等于历史和现实,但在汉水女神身上,寄寓着三千年来无数人的善良期冀和美好理想。汉水女神已深深地刻印在了民族成员的灵魂深处,流淌在了民族文化的血脉之中,得到了文人雅士和平民百姓的共同爱戴。时过境迁,山水依旧;徜徉在汉中市区附近的汉水岸边,追寻汉水女神的倩影,由不得人遐思无限、浮想联翩。

作者:刘清河来源:《汉水汉水》

上期回顾:廉泉让水

下期预告:波映名城

点击可查看汉中在路上视频号直播间,汉中24小时城市风景不间断直播!

往期精选

要火!段奕宏新片在汉中开拍!

瞒不住了!汉中江边网红打卡地,人少赶紧去~

汉中这家驾校可以"0"元学车!

业务合作:

旅游

投稿邮箱:auld.langsyne

.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652.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