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闰清明不上坟,上坟祸事将临门202

清明时节思先人,

祭扫墓地化哀思。

家家户户敬香烛,

祈愿逝者早安息。

寒风中,红烛点,

忆往昔,叹人生。

轻轻啜饮冷清茶,

低声唁哀伤泪零。

故人已逝咨无语,

离愁万古长青树。

愿他安息于天国,

凭吊祭扫心无数。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气在冬至后第天,春分后第15日,一般为公历4月5日前后。它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同时也是一个自然节气点,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中国传统的清明时节扫墓习俗开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不过扫墓习俗在唐朝时被朝廷归于五礼,并定于清明前一天的寒食节进行,宋元时期,清明节逐渐取代了寒食节的地位,并融合了上巳节的荡秋千、踏青等习俗活动,形成了一个以祭祖扫墓为中心的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传统礼俗主题,沿袭至今,包含了扫墓时庄严肃穆缅怀先祖的情感与踏青郊游的欢乐氛围,此外还有荡秋千、蹴鞠、放风筝、植树、拔河等众多户外游乐活动,以及吃子推燕、醴酪、青团等食俗。清明节主要流行于中国绝大部分地区,除此之外,越南、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也有流行。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申报的清明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年,江苏省姜堰市清明节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年,山西省介休市清明节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年,江苏省兴化市清明节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今年由于“清明逢闰二月”的原因,再结合一些老人的传统说法,让年这个清明节披上了一些不一样的“讲究”和“说法”。

吉时选择很重要,“卯时之后,午时之前”

清明节上坟祭祖有“赶早不赶晚”的传统习俗,所以上坟的时间最好在“卯时之后,午时之前”。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在清明节当天回老家上坟祭拜,但是按照民间流传下来的风俗传统,以及今年逢闰二月的原因,清明节当天不适合上坟扫墓,要提前3~5天。

天为阳,男为阳,地为阴,女为阴,而在清明之时,少阳入辰土,正是后人祭拜祖先的最佳时机。

年清明在“望日”,故闰月无中气,望日阴气强,男不拜月,男不拜坟,故今年清明不宜上坟,要提前三天左右。

古代把一天24小时分为12个时辰,一个时辰2个小时,分别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而卯时指的是早上5点~7点,午时指的是中午的11点~1点。所以说上坟祭拜的最佳时间是在早上5:00~13:00之间,而这段时间也是“阳气”逐渐上升“阴气”逐渐下降的最佳时间。

祭品选择有讲究

按照道家阴阳学来讲,“单数为阳,双数为阴”,上坟带3个菜、5个菜也是阴阳平衡的具体表现。

另外,如果祭品中包括水果,不能带梨,“梨”通“离”,带去之后,意味着分离;不能带香蕉,“焦”有“招”的意思,古人认为这是死去的人招活着的人的寓意。而带苹果、橘子这些水果就有平安吉祥的寓意。

注意穿着,颜色以黑白等素色为主

上坟时尽量穿黑或者白色的衣服,红色和鲜艳的颜色不适合上坟哀悼这种场合。

“二月清明枕粮睡,三月清明新坟堆”

这句农谚意思是,如果清明节的时间在农历的二月份,那么就预示着粮食会大丰收。“枕粮睡”是一种夸张的说法,说的就是粮食当枕头,说明粮食非常多;反之,粮食会欠收,在古代粮食的产量比较低,一旦遇到欠收的年份就容易引发饥荒,饥民遍地,饿殍遍野的现象就难以避免。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日,它不仅代表着对逝去亲人的缅怀和尊重,更传承着中国人民传统美德和文化智慧

生命虽然短暂,但让我们更加珍惜和感恩身边的人和事,用自己的生命去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让我们一起在这个时节里,能够珍惜当下,感恩生命,怀着感恩和敬畏之心,缅怀先辈,感受生命的真谛,表达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并为美好的未来祈愿。

愿我们在清明时节,追思先祖的同时,也能够反思自己的生命,珍视生命,爱护他人,创造美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7471.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