伙伴们知道恩施有哪些名吃吗?洋芋饭、苞谷饭、油香、豆皮儿、榨广椒、合渣……不错,这些都是咱们的特色小吃!小编都快淌涎口水啦!我们将分期为大家介绍这些特色美食,也欢迎伙伴们踊跃投稿,展示家乡的美食哦!本期要给大家介绍的是——先读一首诗——社肉如林社酒浓,乡邻罗拜祝年丰。太平气象吾能说,尽在冬冬社鼓中。——陆游·春社这是大诗人陆游描绘宋代农村社日,吃肉喝酒、庆祝丰年场面的诗歌,热闹非凡吧?春社,是中国的传统民俗节日,也是最古老的节日之一,在甲骨文中就有相关记载,距今已有两千年多年的历史啦!在商和西周时期,春社是男女幽会的狂欢节日,后来则主要用于祭祀土地神。春社的时间是立春之后的第五个戊日,民间为了便于记忆,一般固定在农历二月初二,也有定在二月初八或二月十二日过社的。过社,是恩施土家人非常看重的祭祀节日。每年二月初就开始筹备过社以祭祀土地神和逝去的亲人了,一直持续到二月中旬。这段时间,亲朋好友会提前邀约,一起到谁家去吃社饭。若有亡故的亲人,往往会到坟前去上香、焚烧纸钱,摆设祭品,说些怀念或祝福的话语。新近亡故的人,满三年还会举行圆坟礼:亲人们请一堂“花锣鼓”,吹吹打打来到墓地,在坟上添几撮箕土,插上纸或布做成的“旗锣鼓伞”,然后摆上供品,焚香烧纸,磕头祭拜。有讲排场的人家,还会请些民间艺人在坟前打连响、舞草龙、玩狮子以表达缅怀与哀思。吃社饭,是恩施人过社必吃的一道特色美食,已有数百年的历史,现已成为恩施饮食文化的一张名片。过去,只在举行祭祀礼的那天吃一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社饭已不再是祭祀时的专用食品了,只要想吃,什么时候都可以做,一般是地里青蒿或野葱刚长成时,采回家做的社饭最为可口。做社饭原料有糯米、腊肉或腊肠、青蒿、野葱、豆腐干或者其它野菜(如地米菜)等。做法非常讲究,精选糯米,用热水浸泡一段时间;采摘鲜嫩野菜,清洗干净,揉搓以除去苦味,然后切成碎末;再把腊肉、豆干等切成小丁。所有原料准备就绪后,混合在一起,加上食盐、味精等搅拌均匀放进木甑内,用柴火蒸熟就做成了。若原料配比合适,蒸的时间刚好,色香味俱全,就是最好吃的美食了。做得最好的家庭主妇,人人都会夸奖赞美!捧上一碗浓香软糯的社饭,你品尝到的不仅是它的美味,更是一份浓浓的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