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有两大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丧葬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它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宗法观念和伦理道德。
《中庸》记载:“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人们认为人是有灵魂存在的,人死后会通往另外一个世界,依然有感知需求,因此古人讲究厚葬,同时上坟时带祭品就是希望逝者在另外的世界过得安逸、舒服,这虽然迷信,但是包含着生者和逝者的血脉亲情。在古代社会,人们无法对生老病死做出合理的解释,认为人是有转世轮回的,于是想象出了人死灵魂不灭的观念,因此按照我国传统习俗,人去世死后要为其制作牌位,作为逝者灵魂离开肉体以后的安魂之所。
我国丧葬文化的核心就是“孝”,何为“孝”?孝包含很多方面,孝由“老”字的上半部分和一个“子”组成,寓意着子女搀扶上面的老人,因此父母生前孝敬父母、给予物质生活方面的需求是“孝”;其次,除了在物质生活方面尽孝道外,平常多关爱父母,在精神上给予满足也是尽孝,这也是我们平常最容易忽视的一方面;再次,老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古人非常重视香火的传承,因此娶妻生子也是孝;最后,父母过世后我们还要追孝,使其得以善终,像披麻戴孝、拄孝棍、圆坟、上坟等都是孝道的表现形式。
受传统社会尊卑等级的影响,丧葬也有严厉的等级制度,一般来说官爵越高,墓地越大,坟头越高。像天子死叫崩,诸侯死叫薨,大夫死叫卒,庶人死叫死,此外像帝王的坟墓叫“陵”,如规模宏达的秦始皇陵。
根据《礼记》的记载:“古者墓而不坟”,说的就是古人死后一开始只埋葬在平地里,不用土堆起来作坟茔,也就是先有墓,再有坟。但是时间久了,坟墓的位置就找不到了,于是后人把逝者埋入土壤后要起土堆来做标志,这就是“坟堆”,坟堆的出现便于后人祭拜;但是如果时间再变长,那么后代同样不知道逝者的生前信息,于是有了墓碑的出现。
最早的墓碑用木头制成,后改成石碑,墓碑上一般都会刻上逝者的生前信息,以方便后人祭奠,墓碑上的刻字非常有讲究,如“故”表示“死亡”,这是对死亡的一种尊称;墓碑上我们经常能看到“考”或者“妣”,“考”表示男性,“妣”表示女性;如果逝者生前德高望重或者是达官贵人,那么碑文上还会加上“显”字,如“故显考”就可以表示有威望的男性长辈,同样如果是德高望重的女性那么可以用“故慈妣”。如果是夫妻合葬墓,那么必须要遵从“男左女右”的原则,即坟墓的左边是男性,坟墓的右边是女性。
在农村立墓碑很有讲究,并不是任何人都要立碑,有句老话叫“墓碑三不立,立后家人弃”,说的就是有3种人去世后是不能立碑的,如果一味地立碑那么家人就会遭人唾弃、嫌弃,那么说的是哪三不立?
一、年龄小于18岁的人死后不能立碑
人到18岁才算成年,如果小于18岁就死亡那么可以说是非常短命的人。60岁是天干纪年的一个轮回(第5个本命年),人到60岁俗称“花甲”,是五行数命的回归之年,因此严格来说只有活到60岁以上才算长寿。
如果连18岁都没有活到,就意味着没有子嗣,那么按照我们老祖宗的说法,这样的人没法为后辈祈福,当人们去上坟祈福时就会显得比较尴尬。此外,人在如果在18岁之前就死亡,相当于是“白发人送黑发人”,是一种不孝的表现,按照老话来说是没有资格立碑的。
二、后继无人者不能立碑
在农村有句老话叫“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说的就是没有后代传承香火是最大的不孝,这里的后代一般都是指“男丁”,如果断了香火,那么家族的血脉就无法延续,那么父志和祖业就无人继承,更是没有人承担祭祀先祖的责任,因此“没有后代”被古人看来是大不孝。
娶妻生子在千百年来是非常合乎常理的事情,儿孙满堂是何等的喜悦,试想谁不想要自己在晚年能够享受天伦之乐,能够安享晚年,而不是孤独和寂寞。后继无人者没有子嗣,即便立碑也没有人来给他上坟,可以说非常凄惨,没有任何立碑的意义。
三、非正常死亡的人不能立碑
像生病、自杀、凶杀、意外死亡等非正常死亡的人也不能立碑。丧葬是红白喜事中的白喜事,俗称“喜丧”,但这可是有前提的,只有死者是德高望重、福寿双全者才能称“喜丧”,这也叫“有始有终”,如果是非正常死亡的(天灾人祸之类的),这种丧葬无疑是悲伤的。
在给逝者立碑时一般都要把逝者的生平信息给写在墓碑上,如果写那无疑是在宣扬不光彩的事情,这只能给后人增添压力。同时对于非正常死亡的人,这样的坟墓也不方便后人祈福,同样没有立碑的意义。
总结,在农村立碑可有讲究,并不是什么人都看可以立碑,老人说“墓碑三不立,立后家人弃”,说的就是未成年的人不能立碑、后继无人者不能立碑、非正常死亡的人不能立碑。但是我认为这并没有什么科学根据,对于传统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你认为老话有道理吗?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