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个北方的朋友咨询为什么祭祀祖先(家谱轴子)的贡品不能用鸡?
说“每年在年三十那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选好供老祖宗的位置,然后将家谱轴子取出、展开,在墙上挂正、抚平,在家谱轴子下紧靠墙摆放一张方桌,桌面铺上黄纸,用来摆放供品,贡品一般为五样:鱼、肉、豆腐、葱、粉条,但家族老人还额外交代祭祀祖先的贡品一定不能用鸡,不管公母!”
祭祀祖先祭品该用什么不该用什么,其实每一个地方都不一样,但是每个地方的祭品也不是随便搞几样“凑数”,首先跟本地有无出产相关,再取其谐音,所以一般贡品都有美好的寓意。
比如上文提到的五种贡品。鱼、肉代表着富贵有余;豆腐取“福”音,寓意着福气;葱就是取“聪”音了,希望子孙聪明伶俐;粉条取其细长,象征长寿、子孙绵远不绝。
那为什么老人特别交代祭祀祖先不能用“鸡”呐?其实也是因为“谐音”,认为“鸡”,谐音是“饥”,有“饥荒、饥饿”之意,所以祭祀的时候被排除掉。
那么,鸡真不能用于祭祀祖先吗?其实也不然,我们知道以前祭祀的时候还有“三牲”之说,三牲:猪、牛、羊;但是平民百姓祭祀祖先可没有这个实力但是又有这个需求,所以又有了减配版的“小三牲”,分别是:鸡、鱼、猪。小三牲祭祀祖先基本上家家户户只要不是灾荒年都可以负担的起。
所以,在北方的农村还广泛的流传一个民俗就是:春节祭祀祖先一个必备的祭品就是整只的公鸡,为了保持公鸡的外形完整,一般只在鸡腹开一个小口取出内脏,然后用热水褪去鸡毛。采用公鸡祭祖的原因是取“大鸡”的谐音“大吉”,过年图个大吉大利!
同样是一只鸡,同样又是在北方,在不同地方就有不同的寓意,甚至完全相反,一个认为是“饥”一个被认为是“吉”。
所以有很多人咨询修家谱、建祠堂、修祖坟的规矩,除了会解答一些广泛被接受的区域性不是很明显的知识外,同时还会建议去咨询本地的老人,或者本地有经验的相关人士,在民俗面前任何人都不能托大。
另外,民俗没有对与错,只有是否能解释的通及被本地居民广泛所认可。
来源:汉文化传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