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谁谁发财的天津初五,接财神和送穷不如剁

大年初五,也叫破五儿,要吃饺子剁小人,最重要的是迎接五路财神。

关于接财神这件事情,老天津卫的父老乡亲是非常认真的。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财神爷有好几十位,传说不计其数,起源极难考证,有的是道教赐封,有的是民间信仰。

比如正财神三位:比干、范蠡和李诡祖;武财神两位:关羽和赵公明。

大年初五接的财神就是五路财神,这个说法就比较多了,就看老一辈儿人传承下来是谁了。

有很多说法,把五路财神直接归为偏财神(掌管偏财运),正财神是文臣武将,偏财神一般都是绿林好汉、江湖侠士。

除了正财神、五路财神,还有九路(八方+一中)、十八路和准财神的分别。

当然神位之下,少不了“活财神”。这些人就是所谓的历史上各时期的富商巨贾乃至贪官……所以石崇、蔡京、严嵩这仨货居然也有人信。

这些迎财神之俗盛行于明清和民国时期,天津因为小商户繁盛,对财神就有一种特别执着的渴望。

旧俗春节期间大小店铺从大年初一起关门,而在正月初五开市。正月初四子夜,商人富户备好祭牲、糕果、香烛,焚香礼拜,为争利市,表示心诚,故提前一天迎接,名曰“抢路头”。正月初五凌晨,各家商店开市,敞开大门,打开窗户,金锣奏响,牲醴毕陈,以迎财神。主要祭品是羊头与鲤鱼,因供羊头有“吉祥”之意,鲤鱼是图“鱼”与“余”谐音,“鲤”与“利”谐音。

商家大户迎财神,小门小院最重要的是“送穷”。

即是将灶灰及清扫房屋的垃圾送出门外,再放炮驱邪。寓意是在新的一年里送出穷困,迎来富裕和幸福。

汉唐以来,民间就有了送穷习俗。穷为何人?从传说上看,有人说是颛顼、帝喾之子,有人说是帝尧之子,还有传说认为是姜子牙之妻。韩愈的《送穷文》认为是“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等五种穷鬼。“凡此五鬼,为吾五患”。

此外,妇女们在这天还要找出几件旧衣服来拆拆,谓之“拆小人”。据说,这样可以免霉运。

说到“小人”,最著名的是“剁小人”。

天津小孩从小对于春节的记忆,除了穿新衣、吃好的,还有大年初五时妈妈饱含慈爱递过来的菜刀:“来,剁剁小人,来年都顺利。”

今天天津人剁馅儿要剁得“当当”响,寓意剁除小人,包饺子叫“捏小人嘴”,使其无法在来年搬弄是非。天津人过年要照顾这么多人际关系,真是忙碌,那边管着灶王爷,这边管着众小人。

家家当当当,这上门拜年就不合适了——一进门刚坐下看人撒狠儿剁菜,主家和客人都不自在。

“剁小人”并不是一项全国性的活动,主要盛行于天津和周边的部分地区,其实生活中哪有那么多小人,天津的相声大家马三立也曾说过:咱家没小人,跟咱们认识的都是君子。——对这世界了解得越多,会觉得可以指责的人越少,人人都有自己的迫不得已。与其指责、愤怒、心生芥蒂,不如敞开心扉,包容理解,相互帮扶。

除了接财神和剁小人,初五还要破五。

“破五”在北方地区旧时也叫“泼污”,由于当时的百姓怕触犯神灵,平时不敢将脏东西及脏水乱扔、乱泼,因此过年时百姓会把积攒的脏东西或污水,在“破五”这天全部扔掉、泼掉。

天津的妈妈例儿如果细分析的话,会发现很多日常生活的仪式感,可能这也是民俗的可爱之处吧——纵使堪破万丈红尘,心中依旧努力找乐儿。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4878.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