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清明节,2宜2忌的祭奠习俗要牢记

自古以来在每年的清明节,民间都有祭奠缅怀已故亲人的传统习俗,在清明节当天人们都会为已故的亲人扫墓,举行小型的祭拜仪式,表达自己对于祖先们的思念和尊敬。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晚唐时期杜牧

在祭拜扫墓的传统习俗当中,寓意着向祖先们祈福,希望能保佑子子孙孙,身体健康、平安长大。同时通过扫墓的方式扫除霉运,希望新的一年中能够有好的运气,家人们都能幸福健康、大吉大利!

清明节祭奠的“2宜2忌”,你知道吗?

一、宜吃寒食

其实“寒食”不单是指冰冷的食物,其实际的含义是熟食和冷食(桃酥、点心之类的),也就是清明节当天尽量不生火,这里还有个《晋文公为了纪念介子推》的典故。

二、宜踏青

春季万物复苏,又是生机勃勃的日子,人们在扫墓之后要带上家人一起寻春,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借此增加家人们之间的感情。

一、忌提前吃祭品

在祭拜仪式上,丰富多样的祭品时常让小孩子眼馋,在没有完成祭拜之前,所有的祭品都是不允许食用的!据民间相传,提前食用祭品会惹怒祖先,有“大不敬”的意思。因此为了让祖先们高兴,不但要准备丰盛的祭品,而且一定要等祖先们优先享用,祭拜之后家人们才能共同分食。

同时在摆放祭品时也有讲究,民间的习俗是“忌双”,除了蜡烛以外,所有的祭品都要是单数,烧香后再进行三叩九拜,如果没有香火也是不行的,这样祖先们就没法享用美食。

二、忌在墓地里拍照留念

众所周知,扫墓是一件庄严肃穆的事,年轻人不能身着色彩鲜艳的服饰,更不能在墓地拍照留念,尤其是喜欢发朋友圈的人,在如此庄重的场合下,切忌随意拍照!民间相传,拍照的声音或者闪光灯会惊扰到祖先们“用餐”,而且也容易拍到一些不好的东西,从而将霉运带回了家,因此在扫墓的时候一定不能拍照!

这些传统的清明节祭奠习俗,在年轻人眼中似乎有那么一些“封建迷信”的感觉,不过这也充分体现出人们对于祖先们的尊敬和思念,即便是如此的“疑惑”,但依旧愿意以各种方式去祭奠自己已故的亲人,同时也是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希望借此能够得到祖先们的祝福和庇佑!

“毛起吃”有话说

在清明节扫墓祭祖是自古流传下来的传统习俗,老百姓们通过这样的方式告诉子孙后代,要铭记祖先们的功德,以此学会感恩,识得礼数。虽然随着文明社会的不断发展,网络上也出现了很多祭奠祖先的方式,人们开始用更环保的祭奠方式缅怀亲人,一束鲜花、一声问候同样表达了对已故亲人的怀念!

不逐流、不清高,一群“半罐水”的吃货!真实客观评测,美食探店攻略。做有态度、有良心的媒体人,更多成都的地道美食推荐!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4890.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