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咱教育人最纯净的心灵家园
小年情怀
腊八粥的香甜还回味在唇齿间,又日日盼望祭灶节的到来。小时候对祭灶节的盼望更多的是源于那沾满白芝麻的祭灶糖和村里人过年的浓浓年味儿。
腊八节一过,村里洋溢着的年味儿越来越浓,家家户户欢欢喜喜迎接腊月二十三的祭灶节。这一天出门在外的人要赶回来和家人团圆、祭灶,一起祈求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01
灶神
东汉刘熙在《释名》中解释:灶。造也,创食物也。而掌管造食物的神即为灶神,灶神又称灶王爷,灶君,灶君司命,灶神星君。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也是玉帝派遣到人间考察善恶的神官,因而倍受人们的崇拜。
《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一书中也有记载:灶神作为中国民间普遍信仰的神祇,各个民族都有供奉。祭灶的风俗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足见其历史悠久。灶神是汉族民间最富代表性,最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流行神。他的职业就是执掌灶火,管理饮食,后来扩展为考察人间善恶,以降福祸。
灶神考察人间善恶的说法,《论语?八佾第三》中也有提及,公孙贾问:“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孔子向弟子解释人们“媚于灶”的原因:“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晋代葛洪在《抱朴子?微旨》中也有:“又月晦之夜,灶神即上天白人罪状。”
读了《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一书我知道了祭灶节的日期不同的地方也有所不同。北方认为是腊月二十三,南方认为是腊月二十四,水上人家认为是腊月二十五,无论如何,祭灶节是过大年的开端,因此有了家喻户晓的名字“小年”。各地过小年风俗不尽相同,但祭拜仪式都非常隆重,祭灶时都要用黏黏的灶糖做祭品,目的是用灶糖粘住灶王爷的嘴,防止他在玉帝面前说些不好的话。总之,祭灶节寄托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避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02
神像
既然一户人家一年的平安祸福是灶神掌管的,家家户户常年虔诚地把他的神像供奉在灶台旁(有的是把他的画像贴在墙上,有的是把他的塑像供在神龛里,无论哪种形式常年都要有贡品供奉),在祭灶节这天恭送灶神升天面见玉帝,向玉帝汇报各家一年的情况。村里家家户户对灶神特别恭敬,满怀着对神灵的敬畏之心,在祖辈传下来的习俗中继承这个节日的传统。
每年在祭灶节来临前,母亲逢集必赶,请老灶爷(我们那儿对灶王爷的尊称)、置办年货。她不会骑车,总是步行,扛着大袋小袋的年货走回家,请回的灶神像被规规矩矩卷成一个圆筒小心地握在手里。
我很想知道担当着重任要务、大家如此敬重的老灶爷的画像多少钱一张。有一次我问母亲:“您和婶婶们买的老灶爷像多少钱一张?”母亲立刻停下手中的活计很严肃地告诉我:“小孩儿家,别乱说,对神要恭敬,要说‘请’才好。”我立马住嘴走开了,心里想:“竟然这么讲究,其实不就是买吗?”但从此,对母亲请的灶神,我都用“请”字来论,再也不问价钱了,我想大家笃信的灶神是无价之宝,怎能用钱来衡量呢?
那张老灶爷的神像不知是怎么制成的,是手绘?还是刻版印画?或是其他?像在一张亮白的薄纸上,那纸似乎是被什么油浸过,比平时的白纸更光滑更耐潮湿,整张画像给人一种质朴感。
上边一部分画的应该是一位归灶王爷管的小神,他右手拿着白色的拂尘,左手指着聚宝盆里的摇钱树对身旁的女子(应该是侍女)说着什么,他另一边的侍女也专心地听着,那树上是红红绿绿的,仔细看那红花全是圆的钱币形状,似乎摇一下钱就会落下来,因此叫“摇钱树”,我想这寓意就是灶神保平安就是财。
下边一部分是灶王爷,灶王府上自右往左书“灶君府”。灶王爷端坐在府里几案前,神情严肃,眼睛瞪得大大的,似乎的确是在履行自己的职责,认认真真地察看生活里的一切。他左右应该是两位侍女,神情也和灶王爷一样,眼睛也是瞪得大大的,让人不敢怠慢。画中花花绿绿,还有不少人,不知他们究竟是什么身份。
灶神像年年大同小异,后来老灶爷神像有了升级,画像最上方又加上了年历表,写的是各月是大或小,还有二十四节气,画像两边有一副对联自右往左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那纸张也油光滑亮,很是高大尚,我却感觉缺少了最初的质朴,可母亲的虔诚丝毫未减。
03
祭灶
祭灶节最隆重的仪式是祭灶送灶神上天。我们那儿是农历腊月二十三的傍晚送灶神上天,由他向玉皇大帝汇报各家各户一年来的情况。
这天上午母亲根据家乡的习俗准备祭品,祭品以油炸食品居多,比如点心、油馍之类,灶糖是赶集买好的。太阳还没落山,母亲就在供桌上摆上三样祭品油炸点心、油馍和灶糖,祭品摆在神像面前。祭品前的小香炉里插上三根香,香炉两旁摆上两根红蜡烛。供桌前下方的地面上放着火盆,边上的笸箩筐里有一张黄纸,纸上放三个用黄金箔纸叠好的金色大元宝。总之,都是三个,这大概是应了“神三鬼四”的俗语吧,祭神的供品是三个,祭死者的供品是四个。
父亲把一串长长的鞭炮挂在厨房门外的枣树枝上。祭灶节晚上吃挂面是我们那儿的习俗,母亲做了一锅香喷喷的葱花挂面,祭祀的准备一切就绪。
母亲在厨房祭灶,我很想看个究竟,她不同意:“小孩家狂嘴,说错话了,老灶爷就会不高兴了,那麻烦可就大了。”我一再保证一言不发,母亲才勉强同意我在现场旁观。
母亲掀开锅盖盛出第一碗放在供桌上香炉前,碗中央摆一双筷子,这是给灶神的晚饭。她点着了蜡烛和香,红红的火苗映着三股细细的烟,那气氛庄重却不失温馨。
对小孩子而言,最有诱惑力的祭品是摆在碗口上的灶糖,一根根的微微有点黄,上边沾满了白芝麻,想着咬一口酥脆,嚼起来却有点粘牙,但那种甜却让人回味无穷。我赶紧制止了自己的想法,因为在灶神吃完之前,谁也不能破例先吃。祭神都是如此,方显得对神的尊重和恭敬,只有心诚才会感动神灵,赢得神灵的保佑。
母亲小心翼翼地揭下那张被熏了一年的灶神像,放在一旁的椅子上,然后双膝跪地,把黄纸带元宝兜进火盆,点燃黄纸的一角,很快金元宝被引燃,她又把画像恭恭敬敬地放在火苗上。她赶紧伸手端起那碗挂面,把汤浇在火盆前的地面上一些,把沾满了白芝麻的灶糖掰断放在火盆里,各样祭品都取一些放火盆里。只见她两手按地向着灶神磕头,头一定是着地的,之后母亲抬起头双手合十,嘴里念念有词:“灶王爷您老今晚要上天拜见玉皇大帝,汇报一年来家里的情况,希望灶王爷上天多报好事,多说好话,来年保佑家里平平安安。”如此共三次,五体投地地祭拜。
那一刻母亲神情专注肃穆,她全身心投入到祭拜中,忘记了一切,那种虔诚深深打动了我,母亲和大家一样,都希望来年家里平安无事,在传统的风俗里寄寓着朴实美好的愿望。
母亲点燃元宝的同时,我赶紧示意门外等候的父亲,他快速点燃了爆竹,“噼噼啪啪”的响声震耳欲聋,在鞭炮声里,母亲跪着静静地看灶神画像化为灰烬,她如释重负,脸上露出欣慰而满意的微笑,终于圆满地把灶神送上了天。
新的灶神像要到除夕这天上午才请到神位上,他从大年初一开始新一年的工作。母亲照例要摆贡品、虔诚跪拜,迎接下凡的灶神。
母亲起身拍了拍膝盖上的土,我走出厨房,听到此起彼伏的鞭炮声,载着浓浓的年味儿慢慢弥散开去……
大家坐下来一起吃团圆饭——葱油挂面,那碗祭祀的面是母亲吃,我来不及细细品味,就感觉很香。母亲看我们迫不及待要吃灶糖,就把灶糖分给我们吃,我们坐下来仔细品一品,香甜酥脆,嚼起来时不时粘在牙上,但却阻挡不了我们吃的热情。
记忆中的每个小年母亲都是如此满怀着对灶神的敬畏之心,虔诚地进行着祭灶。家家户户都在祭拜中寄托着自己朴实的愿望,表达自己孩子般纯真的情感,这就是节日的情怀,可过节不就是为了一种情怀吗?
后来父亲去世了,祭灶节冷清了,节日的气氛也沉寂了许多,可母亲祭灶的一切都还是一样的,她的敬畏和虔诚之心也一如既往。而今,母亲年岁已高身体欠佳,她已无力再主祭了,我家过小年那种祭拜不得已结束了。
村里年轻一代普遍认为跪祭神灵的仪式充满了迷信色彩,祭灶节的“落后”过法还是慢慢地被摈弃了,它也要与时俱进;大家对灶神的敬畏也淡漠了,好像灶神的神力太虚无缥缈子虚乌有了,况且那像似乎与现代化的装修品味格格不入;过节禁放烟花爆竹后,没有热闹的鞭炮声,祭灶节的气氛冷寂了许多。总之,传统的祭灶节改变了,变得却让人有些失落。
虽然城里乡村祭灶节的习俗——团聚、吃祭灶饭、吃灶糖依然保留着,但是因为缺少了对传统节日的敬畏之心和文化认同这些精神精髓,又没有隆重的仪式作载体,过祭灶节的年味儿变得越来越淡了,那种仪式、情怀或许正在渐渐消失,的确让人感到遗憾。
记忆里过小年的情景时时浮现,我感动于那种虔诚的祭拜,笃信着那些美好的愿望,追寻着那股至纯的情怀,珍藏着当初的年味儿在即将到来的小年里慢慢品味……
作者简介:赵艳霞,河南省长垣市市直实验小学语文教师。闲暇时光喜欢漫游在图书精美的文字中,采下生活的芳华,追寻人生的真谛,因为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有作品入选《师兴旷远》。
更多精彩:
全国中学语文名师课堂教学展示集锦(视频版)
—年度选题策划丨你要的命题作文来啦~从里面挑一挑吧~
《师兴旷远》出版发行,赠书活动开始啦!
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新时代家校沟通”有奖征文活动的通知
欢迎订阅年中学教学参考系列杂志
会议时讯
统编教材古诗文教学专题研讨暨全国语文名师工作室学术共同体联谊活动通知
赵艳霞: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赵艳霞:收起我的善良
赵艳霞:怀念父亲
赵艳霞:冬天的味道
赵艳霞:行走在诗词中的秋天
赵艳霞:我是一棵树
赵艳霞:春天总会来临
赵艳霞:遇见花开
赵艳霞:行走在诗词中的春天
赵艳霞:年春节的记忆和思考
赵艳霞:三只鸽子
赵艳霞:月光里的怀念
赵艳霞:在希望的田野上
赵艳霞:在无声的世界
赵艳霞:行走在诗词中的夏天
赵艳霞:又见炊烟升起
赵艳霞:时间都去哪了
赵艳霞:永不褪色的记忆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本平台是多家报刊的重要供稿基地,坚持原创首发,审稿时间为15天。打赏费%归作者(低于二十元和一周后的不再发放)。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河南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