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接到一起举报,
一位作家在两小时前杀害了自己的女友,而且有录像为证。
可等到警方火速赶到现场时,
屋子里没有任何女人存在过的证据,
作家也给出了自己的不在场证明。
再调查时警方发现,举报者竟是作家本人……
1
11月28日,凌晨1点30分
「这件事是从昨天开始的,我也不想杀她。她一直在我家楼下,然后直勾勾地望着卧室的窗户。我躲在书房的窗帘后面,我不知道她的目的。
让这样的一个人盯着,我感觉到如芒在背,就像是有一把冰冷锋利的刀在我的背后滑动。你知道我是一个悬疑作家,我从她的眼神里读到了她的想法。」
郑向东站起身,向负责审讯他的民警弯下腰,目光与其平视。
「她、想、毁、了、我!」
两位民警互相对视了一眼,互相从对方的眼睛里读到了不一样的情绪,郑向东的手被铐在一起,紧接着被身边的警察摁回到座位上。
郑向东开始大笑。
「我不能死,我还有一部小说没有发表,整个案件我设计了两年,写完这部小说,我花了八年,为了这本书,我花费了整整十年的时间,人生能有几个十年!
我绝不能死在她手里,只要我的小说一发表,我的才华就可以被所有的人看到,所有人都会疯狂地崇拜我!」
说到这,郑向东握紧了拳头。
「所以我只能先下手为强,把她杀了,再把她的尸体处理掉,我对于处理尸体这种事十分在行。
为了完成我的作品,我参考了很多社会新闻,还试验了很多次,那些手段我都懂。」
「这就是全部?」
「嗯,」郑向东像是收拾好了情绪,懒洋洋地坐在椅子上,「没错,这就是全部。」
「我现在提醒你们,你们拘禁我已经超过三个小时了,如果没有证据,我应该在二十四小时后被释放。然后我会在我的新书会上,揭露你们对我做的一切。」
郑向东抬起头,一个几乎明亮如白昼的大灯此时正直直地照射他,这么强烈的光是不会让人产生睡意的。
他站起来朝着摄像头手舞足蹈,像是一只快乐的猴子。
「你们是抓不到我的。」
姜直已经走出了监视室,他走到窗口,点了一支烟,烟头在昏暗的灯光下忽明忽暗,郑向东的笑声也断断续续起来。
姜直从事警察的行业已经十三年了,见过的疯子也不少,但是郑向东是极其特殊的一个。
他是一个在网上有些名气的作者,喜欢写一些悬疑故事,但职业发展一直不是很顺利,导致他的情绪非常不稳定。
抓进来的时候,他都不承认——不承认自己杀过人,也不承认自己做过什么事情,直到一个关键的事物出现。
那是一个U盘,上面记录了一个杀人过程,录像的右上方时间很明确,最后出现了郑向东的照片和地址。
看到录像的那一刻,郑向东突然不抵抗了,大大方方地承认了这件事。
但是郑向东的承认是有问题的。
如果按照他的证词,那他几乎完成了一个不可能的事件。
他亲手把一个人杀掉,并且处理干净,整间房子里,没有留下任何证据,包括受害人的毛发、指纹,甚至受害人吐出的气息。
现场的证据采集几乎把所有的器具都采集了一遍,姜直熬到了凌晨三点,依然没有任何收获。
同事给出的意见是,在这两个小时的时间内,郑向东的家里没有出现任何除郑向东之外的人。
更让人感觉到有问题的是,郑向东还在同一时间出现在了另一个监控器内。
完美的不在场证明。
难道举报人说了谎?
姜直不敢确定,他只能继续研究,没有物证就没有办法起诉郑向东。
姜直凭借着老警察的直觉,知道这里面一定有问题,可是有什么问题?
谁也不知道。
大半夜突然出警的情况不在少数,但是出了警却没有任何收获的,这倒是头一次。
这段录像是举报人提供的,是车载录像。
在窗帘的投影上,郑向东和一个女人先是拉拉扯扯之后,产生了激烈的冲突,女人想走,郑向东突然从背后用锐器刺进了女人的体内。
女人试着挣扎,郑向东很愤怒,又连续刺了几下,女人挣扎一番过后,手臂无力垂下。
紧接着那个人拉开窗帘,露出郑向东的脸,他扫视了一圈过后,又重新拉上窗帘。
姜直十分确定那个人就是郑向东,可为什么,明明就过去两个小时,他们赶到的时候,屋子里所有的证据就全部处理完了。
姜直百思不得其解,正在这时,审讯室突然传出了嘈杂的声音,好几个熟悉的口音在同时喝止犯人的行动。
「越狱了?」
姜直来不及多想,急忙赶过去,推开门,看到郑向东躺在地上,他的下巴铁青一片,几个警察拉住了一个头发有些花白的老人。
「你在干什么?」
姜直不禁动了怒。
2
11月28日,凌晨3点12分。
沈副局长接过了郑向东审讯的交接棒,老人被安排在另一间审讯室。
他的脸上挤满了悲伤和愤怒,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年过六旬老人脸上的情绪。
姜直坐在他面前。
小北偷偷告诉姜直,这是那个女孩的父亲,他带来了女孩的户口本和相册,经过比对,可以认定,是那个女孩的父亲。
经过民警快速的走访,以及根据近几日的报案和播报的寻人启事,很快就排查出了失踪少女的身份。
她叫杨怡,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前台职员,她的生活就是每天打打游戏刷刷剧,从未做出什么反常的举动。
他们将最近在郑向东楼下的录像给老人看了,看完之后,老人有些沉默。过了一会,老人说:「刚才那个人,是小怡的男朋友。」
姜直和小北对视一眼。根据收集的资料,郑向东并没有实际意义上的女朋友,他很花心,经常用一些小把戏逗女孩开心,然后带回酒店。
姜直甚至怀疑这个作家的身份就是他的幌子。
「能仔细说一下吗?」小北立刻心领神会,拿出录音笔。
「是三个月之前,小怡突然跟我说她交往了一个男朋友,是本地人,职业是个作家,我听到之后很高兴,同时也很担心。
因为小怡天生比较善良,我担心她被这个人欺骗,就让她把男朋友带回家来看看,小怡有些不愿意,我想可能是时间还太短,便没有多想。
后来时间慢慢长了,我继续提出要见一见这个男朋友,小怡还是不愿意,说时机还不成熟。
在我的严厉要求之下,小怡给我展示了一张照片,这是一张在夜店的照片,小怡依偎在那个男人的怀里,男人手里拿着一副扑克牌。
听说他是个作家,但是我觉得这个人不靠谱,就想让小怡跟他分手,谁知道小怡表面上答应了,私下里还跟他有往来。
也怪我,从她的妈妈走了之后,我就没有好好关心过她,才让她被这些人轻而易举地就骗走了。」
老人捂着脸,他可能在自责:「可是我没想到,两个星期之前,小怡突然像是丢了魂,班也不上,饭也不吃,她就把自己锁在了屋里。」
「我很担心她,她也不说为什么,直到前几天,她悄悄地出门了,我就再也联系不到她了……」浑浊的泪水从眼睛里流下来。
姜直不知道怎么安慰这位老人家,他拍了拍老人的肩膀:「我们并没有找到尸体,也许你的女儿还在。」
老人没有抬起头,这样的解释显得苍白无力,那段录像几乎就是杨怡遇害的铁证。
姜直转过身,重新回到审讯室。
郑向东带挑衅意味地看着他,姜直突然怒火中烧,他猛地冲过去把杨怡的照片按在郑向东的脸上,咬牙切齿地问:「你把这个女孩藏哪了?」
郑向东被按着头,很得意:「我跟你说过,我的手法你绝对想不到,你没有证据。」
姜直被拉开,现在的时间已经很紧张了,证据究竟在哪?正当他头痛欲裂之际,小北突然给他发了一条消息。
「姜队,我在楼下,去一趟案发现场,那边的同志有重要发现。」
姜直想都没想冲下了楼。
很快姜直就到了案发现场,这是一个三年前才交房的小区,小区的绿化做得很好,但是入住率大概有三成。
郑向东所在的13号楼号已经被警察隔离起来了。
姜直到了现场,小北带着姜直去了三楼,这是郑向东的房间,也是案发现场,小北走到卧室,指着窗外的一处空地。
「这是送来录像的拍摄地点,那是一段行车记录仪的录像,也就是说那里本来是有一辆车。」
姜直不解地看着小北。
「但是现在那辆车没了,我们在地下车库里找到了一辆车,根据轮胎痕迹对比,确定是那个位置的车,但是那辆车的主人是……」
小北顿了一下:「郑向东。」
「自己举报自己?」
为什么郑向东的车载录像会录到自己的杀人场景?那送到警察局的举报者又有什么目的?
小北看着姜直:「还有,那辆车里只有郑向东自己的指纹。」
姜直面色凝重起来。
11月28日凌晨4点37分。
郑向东已经被照了七个小时,他睡意全无,但一点也不担心。他心里很清楚,如果没有真正的直接证据,他无论说什么,都是没用的。
他在心里慢慢地计时,只需要再挺过十七个小时,他就是自由的了。
虽然在录像出现的一刹那,他有些慌张,但是后面没有出现更多的证据,他便心安理得起来。
他想的没错,无论一个人多么爱别人,他最爱的还是自己。
姜直在郑向东的房间里来回寻找证据。
郑向东是一名推理小说作家,他的梦想是写出完美的案件,这个案件要骗过所有的人,不光是编辑,还有读者,甚至是他自己。
那么现在发生的这起案件是不是他小说中案件的复刻?
姜直的脑子乱哄哄的,他需要厘清现在的信息。
正在这时,组里的人打来了「喂,姜队。」
「根据上面的指示,关于内容方面我们没发现什么,但是发现这本书是年撰写的。」
「什么意思?」
「郑向东不是说他谋划了十年吗?这本书就算他写到现在,也只是花费了五年的时间。」
姜直一下子没太明白这句话的信息,电话里传来了一个铿锵的声音:「他在说谎。」
姜直挂掉电话,仔细琢磨起了那句话,从目前的表现来看,郑向东不像是一个说谎的人,他表现得极其自信,那他为什么要说谎?
那段录像,如果郑向东真的在自己举报自己,那他究竟有什么目的?
姜直揉了揉太阳穴,抬起头,他忽然想到一个问题。
举报人给的录像只记录了窗户上的投影杀人情况,但实际上整座小区因为入住率不高,装修也基本相同。
其实仅仅是根据录像来进行推断,并不能够作为郑向东杀人的直接证据。
如果不能作为郑向东杀人的直接证据,那二十四小时之后,他们必须要放掉郑向东。
与此同时,录像也证明了一点——如果录像中对准的不是三楼,那也就说明了,真正的第一案发现场可能根本不是郑向东的家里。
那样是不是就能解释,为什么郑向东的家里根本没有杨怡的痕迹。
想到这里,姜直默默掏出手机,给正在审讯的沈副局长打了一个电话。
「沈局,我们可能被骗了。」
3
「你魔术变得不错啊,这勾引了不少女孩子吧。」
「跟那个没关系,我的目的只有一个,现在市面上的这些推理小说,手法很简陋,我顶多看三页,就能知道凶手是谁。
跟你说,推理小说真正的灵魂是根本不知道凶手是谁,一直到最后解开谜底那一刻才知道,让读者不停地转变情绪才是推理小说的精髓。」
沈局看着他:「那你觉得你写的小说是这样吗?」
「当然,如果你们在看我的小说,那你们肯定猜不到凶手是谁。」
郑向东眯起眼睛:「得有一半人猜得是孙川(小说人物)吧。」
「不过我们不关心凶手是谁,我们只关心在你的小说中尸体藏在哪了。」
「分尸了。」
郑向东头都没抬。
姜直跟小北说了他的猜想,小北不完全否定他的想法。
首先这是三年内才交房的小区,跟这个小区布局一样的小区基本很少,也就是说,录像的地点一定是这个小区,但是不是这一栋楼就不一定了。
讨论到这,姜直和小北立刻联系支队,要求增派人手,现在要盘查的范围不只是一栋楼,而是一整个小区。
另外姜直还发现,这个三楼也存疑,因为视频中并没有明确指出三楼,这一切都是因为郑向东住在三楼。
如果把摄像头提升一点,有可能的案发地点,就是四楼。
但不会是六楼,因为这样摄像头的仰角会和照射三楼的仰角产生一个较大的变化。
这个小区一共是三十五栋楼,如果把每栋楼的二、三、四、五楼都盘查一遍,用的时间太长了,到时候如果没有发现什么有用的信息,时间只会被白白浪费。
怎么办,怎么办?
姜直来回踱步,他真的很想冲进去把郑向东打一顿,逼他说出真正的案发现场。
小北已经在联系增援,人还有半个小时能到,姜直跟小北已经开始了盘查,刚推开第一户的门,队里的同事就来了电话。
「姜队,我们查到了……郑向东的案底。」
案底?
姜直的手停下来:「怎么回事。」
「年10月22日,郑向东因为一起人口失踪案在沈阳地区被拘留过,但是因为证据不足,后来就只能释放了。」
「详细点儿。」
「年10月18日,在一间出租屋内,一位快递员发现了一具尸体,遂报案。办案人员经过对手机通讯录的调查,发现被害人和郑向东是男女朋友关系。
法医鉴定,被害人在10月17日遇害。被害人在当地工作,人际关系十分简单,所以把郑向东当作重点盘查对象。」
「然后呢?」
「郑向东在17号和18号有在商场买东西的小票,同时在多个路口的摄像头下都能发现他的身影,而且晚上还能发现他在群里讲写作课。
他说当时跟被害人闹别扭,就没有联系,后来才知道她死了。
郑向东也很难过,但他不在场证明太完美了,所以只能作罢,这件事也只能寻找其他的突破口,但是实在找不到方向,后来也就成为了一宗悬案。」
「这怎么能成为一宗悬案?」
姜直摸着太阳穴,他隐隐约约感觉到这件事有一点不对劲,但不对劲的点在哪儿,他一筹莫展。
11月28日早晨7点,太阳刚刚升起。
姜直抽了一根烟,小北又排查了一间空屋。
物业拿来了几乎所有房间的备用钥匙,白花花的一片。
姜直第一次遇到这么难缠的嫌疑人,也第一次感觉到了深深的无力感,他掐灭了烟,带上一串钥匙刚准备走,沈局发来一条信息。
「小心点,被害人可能已经被分尸了。」
姜直愣住了。
4
「你怎么跟个瘟神一样,」沈局把文件往桌子上一扔,「你前女友死了,现女友也死了。」
郑向东咧开嘴,无声地笑着。
「还笑,如果我是你,我肯定得在自己的身上找找毛病,以后找女朋友先算算八字。」
「嘿嘿嘿。算八字也没用,她们就是我用来调节生活的,我虽然智力比较发达,但总归是人,七情六欲是有的。」
「你捅死你女朋友的时候可没看见你的七情六欲。」
「在伟大的作品面前,七情六欲算个狗屁!」
沈局喝茶的手一顿。
郑向东抬头看了一眼:「你们的时间,可不多了。」
姜直已经排查十三栋楼了,确实有些楼层的房间有人居住过的痕迹,但是这些都跟郑向东没什么关系。
小北和姜直忙碌了一夜,天快亮了,还是一无所获。
他狠狠地踢了一脚垃圾桶:「呸。」
「怎么了?」
「没事,就是有点烦。」
姜直知道小北在想什么,他安慰小北:「你在这呆了一个月了,你觉得咱们破案的核心是什么?」
「高科技?」
姜直摇摇头。
「经验?」
「是直觉。」
姜直说:「往往你注意不到点,凶手也注意不到,那你就需要比凶手更早地想到,甚至要把自己置于嫌疑人的身份,从他的视角思考问题。」
「什么问题?」
「比如,一个作家,按他的说法,明明写作时间都不够,为什么他还能出现在夜店里变魔术给女孩看?」
小北突然愣住了。
姜直说:「刚才我就在想,这个人的动机是什么,一个事件没有动机是不可能的,郑向东杀人的动机是什么?」
「我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那个女人无意中撞破了郑向东的一个秘密,这个秘密会导致郑向东的小说没有办法发表。」
小北恍然大悟。
姜直在车里拧动车钥匙。
排查楼层是一个方法,但是真正的点根本不在这,这甚至可以说是凶手的一个障眼法,用来拖时间的。
利用这个手段,郑向东可以耗费警察大量的时间。
如果真让郑向东拖了二十四个小时,警方在没有直接证据的情况下,只能释放他。
现在的这起案件和五年前的那起案子手法应该是一样的,那么突破点在哪?
之前是完美的不在场证明,现在是完美的手法,但是所有的手法只要做了,就一定会留下证据。
柯南道尔说过:「把所有不可能的信息排除之后,得到的就算再不可能,那也是真相。」
那真相的线索在哪里?
姜直回到了所谓的案发现场。
在郑向东的证词中,那个姑娘是一直盯着书房看的,而且郑向东是一个作家,那他常待的地方应该也是书房,书房应该是排查的重点。
此时书房里所有的东西都被警察封起来。
姜直走到书柜前面,从下往上看,下面摆放的是世界上经典的推理小说。
但是越往上,东西就越不对,里面开始掺杂一些建筑工具书,最上面的是一些魔术揭秘。
小北看着姜直慢慢走到书柜前面,他也感觉到了问题。
「为什么一个作家会这么喜爱魔术?」
姜直拿出了一盒录像带,封面是不断旋转的楼梯,这是年发行的《致命魔术》的典藏版,国内很少人能买到,姜直也喜欢这部电影。
他翻过来,背面有一句十分刺眼的话。
「自我牺牲才是精彩魔术的代价。」
小北顿时如遭雷击。
这不会是郑向东的东西。
姜直心里有了谱。
他拿起来摇了摇,果然,里面轻微的晃动引起了他的注意。
他小心翼翼拧开螺丝,里面是一个小小的内存卡,姜直找了个读卡器,短暂的一分钟过后,弹出了一个文件夹,文件夹里有一个TXT文件,还有一张照片。
这张照片上有两个一模一样的小孩,他们互相拥抱着,背后是一个孤儿院。
找到了。
姜直松了一大口气。
他也终于发现了郑向东的秘密,他从来都不是一个人,他一直都是两个人!
小北看到这一幕,惊得下巴都要掉下来了。
接下来就是,寻找那个人了,那个人在哪?
外面的世界已经开始运转,车水马龙,那个人藏身在这个城市里,根本找不到。
姜直又把眼睛投向了屏幕,所有的照片放完之后,有一个号码停在了最后一页。
姜直拨通了那个电话,短暂的等待之后,一个陌生又熟悉的声音响起:「喂。」
姜直没有说话,电话也是空寂,几秒钟之后,「你是谁?」
「你在哪?」
5
从来没有人想要跟别人分摊人生,哪怕是一个残破不堪的、被抛弃的人生。
小北跟姜直到了指定的地点。姜直没有带枪,到了三楼,敲了敲门,门一打开,小北顿时有点惊讶,映入眼帘的面孔,居然是另一个郑向东!
他急忙拔枪,却被姜直猛然按下。
「我该怎么称呼你?」
「我叫郑向西,先进来吧。」
这是一间还没卖出去的房子,在房管所也没有备案,只是里面的装修几乎和郑向东家里的一模一样,地板的缝隙里还有干涸的血迹。
这才是命案的第一现场。姜直想。
「郑向东是你什么人?」
「是我的哥哥。」
「你在这里干什么?」
「在这里写作。我白天写,我哥晚上写。」
「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年吧,我也记不清了。」
所以才说花费了十年。姜直面不改色,他已经知道了郑向东的秘密。
郑向西给他们倒了两杯水:「我哥是一个很偏执的一个人,曾经的我也是,只是我现在不同了。」
「什么不同了?」
「这样的人生是不对的,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人生轨迹,哪怕我们没做出什么,只要能安安稳稳地度过一生,不也很好吗?」
郑向西摇摇头:「但是我哥哥不懂,他只想写出一个足够惊艳的小说,甚至于作者也应该是为小说服务的,我和哥哥都是牺牲品。」
「那你为什么要留下线索,至于那个举报U盘,应该也是你寄到警局的吧。」
小北吃惊地看着他们,郑向西犹豫了一下说:「是。」
「那我能问一下为什么吗?」
「就像我说的,我和哥哥都应该是这本书的祭品,我们是自愿的,但是别人不能是。小怡不能是,琪琪也不能是。」
「琪琪?」
「嗯,琪琪是我在沈阳认识的第一个女孩,那个时候,我跟哥哥在沈阳,我们都想写出最好的小说。
因为某些特殊原因,我们只能共用一个身份,但是没有关系,因为我和哥哥的关系本来就是一个人。
哥哥白天出去工作,我晚上就出去找琪琪,跟她在一起的日子里,我非常开心,我时常说起我的梦想,琪琪也愿意跟我在一起。
直到有一天,琪琪跟我说她昨天见了我,而昨天我根本没有出去。我意识到哥哥闯入了我和琪琪辛辛苦苦打造的世界,琪琪同时跟我和哥哥在约会。
我有点嫉妒,可我跟哥哥本来就是一个人。
越亲密的关系越容易出现漏洞,很快琪琪就感觉到了不正常,我也在一个夜晚跟她吐露了实情。
我跟他说我有一个双胞胎哥哥,我们共用一个身份,琪琪没有办法接受这样的关系,她想离开我们。
那个时候哥哥已经喜欢上了她,他把她绑起来,只是想跟她解释,让她做出自己的选择。
可琪琪却因为窒息去世了,我们解开她身上绳子的时候已经太晚了,我很害怕,哥哥抱着我说没事,他去自首。
但是如果哥哥真的去自首,这个世界上就只剩我了,没有琪琪,也没有哥哥,什么都没有。我不想这样。
哥哥摸着我的头,说他有办法。哥哥让我配合他完成了他的手法,哥哥说我们现在真的是绑在一起了,如果一个人出事,那么另一个人也逃不了干系。
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知道我跟哥哥的命运已经没有办法分开了。
我们一起呕心沥血地完成了这部作品,这部作品出现之后,很多出版社联系哥哥,他很高兴,我们终于要写出自己的作品了。
但是这个时候我碰到了小怡,小怡跟琪琪长得很像很像,我的回忆冲击着理智。
理智告诉我,我不应该靠近小怡,但是我真的忍不住。有时候,我真的会想,是不是琪琪回来了。
我们再一次私底下接触。我们接触了两个月,哥哥发现了。这次他把我关在一个房间里,跟我说我们的身份绝对不能被发现,不然我们都会被抓进去。
他跟小怡提了分手,而我知道这是对小怡最好的结果了。但小怡真的很喜欢我,她已经跟在哥哥后面,盯着哥哥。我想那个时候她可能就发现了我和哥哥的秘密。
哥哥把小怡骗到了这里,把我锁在车里,等我打开房间,小怡已经倒在了血泊之中。哥哥动手了。
他说『对不起,但是我们真的不能被发现』。如果被发现,我和哥哥都会被抓,我们的作品马上就要结束了,这么多年的愿望就要完成了,不能再出别的岔子了。
但是现在我们的书已经写完了,作品也已经有了,就算是我和哥哥锒铛入狱,那也是我们应该受到的惩罚,跟小怡又有什么关系呢?
从小怡倒地的那一刻开始,我就决定我要说出所有的一切,我跟哥哥将会是这本书最后的一个句号。」
听完了所有的故事,姜直联系了警方,警方垂直打击,郑向西出现在郑向东面前的那一刻,郑向东的脸色骤变,他握紧了拳头,又缓缓松开。
就像他说的,他们的命运是相连的,弟弟选择了什么,他也要接受。
这个男人的心理防线全面溃败。
郑向东吐露了全部的实情,包括对被害人尸体的处理,以及一些细节问题。
小北跟在姜直后面,表情凝重。
也许生命无常,但人总是需要前进的方向。
姜直找到了郑向东待过的孤儿院,从里面找到了一个郑向东的病历。
郑向东和郑向西在小时候是一对连体婴儿,被父母抛弃后得到一个组织的资助,做了手术,手术十分成功,但是神秘组织的唯一要求是他们只能用一套身份。
他们的命运已经被扭曲到了一起,无法分离。
录像带是郑向西坐上警车之前送给姜直的。
在这场案子中,如果不是郑向西故意留下了线索,那案子最少也要一个星期才能调查清楚,而郑向东最多就只能被拘留二十四个小时。
这二十四个小时,足够郑向东逃之夭夭了,但是现在已经找到了命案的第一现场,同时也从下水道里提取到了受害人的毛发,证据确凿。
姜直低下头,又看到了录像带背面的那句话。
自我牺牲才是精彩魔术的代价。
他仰起头,缓缓地舒了一口气,有些后怕。
郑向东的新书发布会也取消了。
6
郑向东被判了死刑,郑向西则因自首加上态度良好被判了十年有期徒刑。
和沈阳警方做完对接之后,小北跟姜直一起去了杨怡的追悼会。
在回来的路上,小北听到姜直一直低声哼哼。还以为是姜队不舒服,他仔细听,发现这是一首很老的歌。
「这是一个晴朗的早晨
歌哨声伴着起床号音
但是这世界并不安宁
和平年代也有激荡的风云」
这辆车慢慢地驶入川流不息的道路中,逐渐地分辨不出彼此。
十年的时间转瞬即逝,小北也从一个刚进组的菜鸟成了组里能独当一面的栋梁。
这天他跟姜直走访几个群众,中午饿了就在一家沙县小吃的店里吃飘香拌面。
突然老板的儿子把电视画面切换成了一个网络直播,听说这是一个网络作家开始了他的第一场签售会。
这个作家的经历十分传奇。
他曾经参与过一起十分严重的杀人案件,后来认罪伏法、痛改前非。
而且这个人还把他的经历和心路历程写进了书里,这本书将是最独一无二的推理小说,同时也具有重大的教育意义。
紧接着是这个作家的个人采访,当那个人出现在电视上的那一刻,姜直的手在空中猛然顿住。
是郑向西。
往事如烟,他一瞬间仿佛回到了十年前,回到了那个房间里,回到了他和郑向西对峙的一瞬间。
郑向西微笑地看着他说:「我和哥哥的心愿,是写出一部传奇的作品,就算我和哥哥都是这部作品的祭品。」
一股恶寒从胆边生起,姜直无法相信,这样的人最后居然会从容地认罪,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让他最后认了罪。
会不会所有的事情都是他们兄弟两个的手法,为的就是能够完成这部作品?
姜直不敢往下想了,他的胸口像是压了一块巨大的石头,无法呼吸。
11月28日中午13点25分。
郑向西新书大卖,线上预售全部售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