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缅怀礼有五经,莫重于祭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路线 http://www.pfzhiliao.com/lylx.html
一年一清明,一岁一追思。虽然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习俗也不尽相同,但生者对亡者的慎终追远却始终不变。因此,正值清明来临之际,身处异乡的人们纷纷向祖籍汇聚,提篮担盒,抱花将烛,竞上墓地,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着自己对已故之人的怀念。扫墓祭祖、表达孝思的主题,也使清明成为社会民俗生活中的大事。幼时的我,尚不理解清明的意义在哪里。看着家中长辈在墓前放上一捧白菊,总觉得生死还离自己很遥远。直至几年前的清明,我和母亲聊起姥姥。母亲说,姥姥是个很好的人,可惜走的早,没能再多照顾我几年。母亲抱着我,喃喃向我低语道:“妈妈也没有妈妈了。”那一刻,我的心弦不知被谁拨动了一下,或许,对于成年人来说,这是他们唯一可以做回孩子的时候。年岁渐长,我似乎发现,清明,离我并不遥远。尤其是每年陪家人扫墓,使我对生命的思考又近了一步。正所谓,缘聚而生,缘散则灭。这世上,从没有无缘无故发生的事,也没有无缘无故出现的人。他们的出现,一定会带给我们什么,无论好坏。世间万物,一切姻缘和合,本性自空。那么,在这个日子里,作为后代,我们又该如何做到真正的祭祀呢?如果抱着一颗踏春游玩的心,那或许只是走了祭祀的形式;如果抱着一颗利益亲人的心,那就应该用正确的方式,将生命中血浓于水的部分呈现出来。但这种呈现,绝不是通过手里提着的黄表纸和锡箔,也不是烧出来的鸡鸭鱼肉,更不是倒出的老酒和点上的香烟。其实,除了思亲报恩,在清明这样行将暮春之时,也是我们思考生命主题的好时机。回想一下,在我们祭祀时,那墓碑上写着的一个个名字,是我们的祖先、我们的亲人,他们也都曾像今天的我们一样,或苦或乐地生活于这世间。而现在,他们仅是一张照片,一个名字,一种我们无法触及的回忆。想到这里,再低头看看我们摆上的祭品,点上的香烛,不禁情动于中、泪凝于眶。世事无常,万事万物,恒时变化。换而言之,现在是我们给他们过清明,那么,在何时,又会是谁来给我们过清明?作为芸芸众生的我们,人生的旅程,或长或短都会走完。时间面前,皇帝和乞丐享有着同样的权力。无论生前如何荣华富贵,一切尘埃落定之时,终不过是一具白骨,一捧青灰。所以,清明,虽然是对亡者的悼念,却也是对我们世人的一种提示和警醒。原来,究其一生,我们不过都是在为死亡做准备。只有将生死看作身外之物,方能真正自在,也能最大程度地减少至亲的痛苦。“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万物清洁,天地清澈,在这样的时节,在祖先的面前,我们的心,是否也跟上了天地的节奏,明净如镜,生长不息?万千思念,无处安放。最佳报恩,即在清明。壹点号清欢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10311.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