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讲究丧葬文化的国家,俗话说死者为大,不管死者生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死后都应该享有一个体面的葬礼。
那在人走后,死者的亲人应该做些什么呢,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讲我们湖北农村的丧葬习俗,这些全都是小编的所见所闻,欢迎大家参与讨论,分享你的见解。
首先在老人临终之前就要提前准备好干稻草铺于客厅之中,在老人咽气后要快速将老人从床上转移到干稻草上。然后燃放鞭炮发丧,再由家中亲近之人为其擦拭身体并穿上寿衣。这一步骤尽可能由家中同性别的平辈或者子女来完成。之后把老人平放在棺材盖板上,面部盖上纸钱,棺材底部放置一盏长明灯。一般来说男士的棺材放置在客厅左侧,女士的棺材置于客厅右侧。家中其他成员则通知亲友老人逝世的消息,告知他们前来祭奠。
发丧之后会有亲友陆续前来哭丧,祭奠亡人。当天夜晚需要由家中的晚辈守夜。老人过世在农村属于喜丧,一般家庭都会请乐队前来吹唢呐、唱歌。第二天下午之前会在棺材前摆上灵牌,香炉和祭品。燃放鞭炮后,会有很多亲戚朋友及村里的人前来祭拜,这时老人的儿女需站在棺材旁,在亲朋跪拜时回拜。祭拜仪式之后就是进材,入殓。这个仪式一般只留老人的子孙后辈在场,入殓之后需要把子孙后辈穿过的衣物放置到棺材内,寓意“进财”,据说这样子孙后辈能够得到老人的庇佑。需要注意的是进财的衣物不可含有金属,纽扣,如果有需要减掉。入殓仪式完成后棺椁还是会留有一个口子,并不会全部封死。
当晚依然是由后辈守夜,守夜时需要注意长明灯不可熄火,香火要及时续上。第三天早上就是出丧的日子,出丧之前需要再次摆上祭品,由家中长子钉棺。然后燃放鞭炮,这是发丧的信号,鞭炮点燃后,由老人的兄弟走在最前面撒纸钱开路,孙辈则是扛着花圈跟在后面,棺椁则由同村的年轻人抬着进行游棺,这时亲朋及同村人会跟在后面游棺。一路上会燃放鞭炮,提醒来往车辆及人员避让,游棺行至村头,这时老人的后辈需要跪在棺材前,会有一个德高望重的村民为老人举行告别仪式,讲述老人的生平。告别仪式完成后会将老人送上山,停棺之后,老人的后辈会绕棺三圈向告别老人,之后便可以摘下孝布下山了。
下午会由老人的儿女整理他的遗物,整理完以后会统一运到一个指定的位置焚烧,我们哪称为烧望乡台。到了晚上老人的儿子会带上两大卷稻草把到老人的坟地里点上,让稻草慢慢燃烧,意思是指路明灯,为老人照亮去忘川的路。
至此这三天的仪式才算正式结束。这就是小编老家丧葬习俗了,评论区告诉小编你们当地的习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