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物语宣平清明古风礼俗

□沈志权

清明是中华民族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在我们老家宣平,清明节与春节同等重要,有“清明大似年”的说法。在我儿时的记忆里,清明节有两件事要做,一是家家户户做清明粿;二是家家户户要去照清(宣平用语,意为“清明上坟扫墓祭祖”)。照清的时间,是清明前三日到清明后四日,即所谓“前三后四”,共八天。这期间若逢寅虎日则不上坟,老人们说,虎会吃人,所以避开。

与其他中华传统节日相比,清明节别具特色,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传统节日。据学者考证,“清明”一词最早出现在周代,《国语》把一年四季的风划分为“八风”,清明风属“巽”,《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三月节……万物齐乎巽,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但作为冬至后第天、公历4月5日前后的清明节气的正式形成则始于汉代。因节气而定的清明,正好在寒食节后的第三天。

关于寒食节,民间相传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为纪念逃亡时曾割肉相救、后又被他误令烧死绵山的忠义之士介子推而设立的。寒食节在古代是一个祭祀大节,节日期间全国禁烟火,吃冷食,上坟祭祖。寒食节初期人们吃的冷食,主要是以粳米或大麦粉烧制成稠粥,放冷却后食用,谓之“冷粥”。据《后汉书·周举传》记载,寒食节在汉代至少长达一个月,这期间百姓只能吃冷粥,“莫敢烟爨,老小不堪,岁多死者。”为此,东汉周举在太原一带革除禁火陋俗,还百姓以温食,深得民心。到了唐代,寒食节改成三天。唐代之后,寒食节逐渐式微。到了宋代后期,清明节取代寒食节祭祖的功能开始凸显,吴自牧《梦粱录》云:每年清明节,“官员士庶俱出郊省墓,以尽思时之敬。”此后,寒食节与清明节气逐步融合为清明节,具有了自然与人文的双重内涵。而清明粿作为寒食节的食俗则被保存了下来。

鼠曲草。

清明粿,又名青团、艾粿、菠菠粿、清明粑、清明馍馍等等。有学者考证,青团的历史记载可追溯到南朝梁代,作为寒食节的冷食食品之一,其制作材料多为鼠曲草或南艾蒿加米粉。鼠曲草与南艾蒿被用于清明粿制作,极有可能与其药用价值有关,李时珍《本草纲目》引《荆楚岁时记》云:“三月三日,取鼠曲草叶蜜和为粉,谓之‘龙舌料’,以压时气。时人采茎叶和米粉,捣作粑果食。”可见鼠曲草有“压时气”的作用,而南艾蒿则有祛湿热、消炎、止泻等作用。古代南方尤其是今江浙沪闽沿海一带,气候湿热。历史上东晋南朝人由北方迁徙而来,多数人不适应这种湿热气候而患上疾病,下不止,所以取鼠曲草等制作冷食食品祛湿,并相沿成习。直至今日,我国南方绝大部分地区仍盛行清明时节吃清明粿的习俗。我曾吃过江西的清明粑、安徽的蒿子粑和四川的清明馍馍,以及浙江多地的清明粿,但最令我难忘的还是家乡宣平的清明粿。

泥胡菜。

在我们宣平,制作清明粿有一整套的程序,选材也特讲究,甚至连蒸粿时铺垫蒸笼底也不用垫巾,而是用新采的蒸粿树叶(学名山矾树叶),这样蒸出的清明粿更具清香味。制作时,全家参与,邻里帮忙,仪式感满满。清明前四五天,男的上山采摘蒸粿树叶,女的提着竹篮去野外采摘做清明粿的鼠曲草、泥胡菜和一种宣平俗称“蓬”、学名叫做“南艾蒿”的野菜。“蓬”是宣平人制作清明粿最普遍的材料,田塍坡地到处都有,一开春就蓬勃生长。

宣平俗称“蓬”,学名“南艾蒿”。

说到“蓬”,有必要在此作一点植物小科普。因为如今的美篇、美食介绍文章,一说到清明粿的制作材料,都说是用“艾草”,就连宣平著名美食小吃“蓬糕”,打广告、包装盒也写成了“艾糕”。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说法,“艾”与“蓬”虽长得很像,但并不是同一种植物,不能误食,宣平人绝不会用艾制作食品的。艾,又称家艾,一般多为人工种植,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植物,植株有浓烈的香气,李时珍《本草纲目》:“艾叶生则微苦大辛,熟则微辛大苦,生温熟热,纯阳也”。艾不是食材,而是一种药材,具有温经、祛湿、散寒、止血、消炎、止咳、安胎等功效,其叶可制艾绒、艾条,用于艾灸。民间认为艾草有辟邪、招百福的作用,因此端午期间挂艾与菖蒲于门上,相沿成习,遂成端午风俗;而“蓬”是一种野生植物,与艾相比,最明显的特征是,梗更细小,叶更细长,且背面除叶脉外密被灰白色绵毛,植株香气比艾清淡,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多作绿色食物,亦可入药,作为艾的辅助代用品,有祛湿、消炎、止血、驱蚊等作用。

艾。

妇女采回“蓬”、鼠曲草、泥胡菜后,分别择、洗干净,再分别放入沸水焯一下,捞出,置于三个容器用清水浸泡。宣平民间认为“蓬”性温,而鼠曲草和泥胡菜性平和,所以家中如有孕妇、哺乳期妇女或病人的,就用鼠曲草、泥胡菜给他们另做清明粿,而健康人吃的是“蓬”做的清明粿,叫“蓬粿”。焯过的“蓬”用清水浸泡一天一夜后,捞出挤干水分,剁碎,与一定比例的米粉和糯米粉混合搅拌均匀,再放进石臼舂细腻。然后拿到案板上搓揉均匀,再用麦面擂擂成饺子皮一样厚薄。而后拿只小碗倒扣在擂薄的粿面上,用锥子之类的尖锐器具沿碗口划一周,掀开小碗,一张又圆又薄的粿面皮便出现在案板上。接着,就可以做清明粿了。在这一整套流程中,体力活全由男的包了,女的主要是制馅、做粿,邻居们也过来帮忙,小孩则在划粿皮,压粿印,或用粿面捏制鸡鹅之类的小动物。大家济济一堂,和睦友好,欢声笑语,好不热闹。

山矾。

宣平清明粿的馅有甜、咸两种,甜的或用赤豆泥加糖,或用炒米粉拌糖,或干脆用红糖;咸的则用精肉、豆腐、竹笋、香菇、雪菜、香葱等搭配而成,喜欢吃辣的还可以加点辣酱;上坟祭祖用的清明粿、粿印则一律直接用红糖作馅。做好的清明粿放在摊着一层山矾树叶的蒸笼里,上锅烧蒸,十几分钟后,清明粿的清香就溢满厨房,飘出窗外。清明前几天,家家户户都在蒸清明粿,村里的空气也弥漫着一股清明粿的香味。待蒸熟后,揭开蒸笼盖,那绿莹莹的清明粿躺在微黄的山矾树叶上,就像用新疆墨玉制作的艺术品,让人惊艳不已。咬一口热气腾腾的清明粿,清香、柔滑、绵软、糯韧,甜而不腻,肥而不腴。吃完之后,余味绵绵,齿颊留香。

清明粿。

到了清明节,上坟照清的人成群结队,有的扛着锄头,有的手拿柴刀,有的提着篮子,有的挑着箩筐。篮子、箩筐里装着清明粿、粿印、青葱炒肉片、豆腐、青菜以及苹果、柑橘、糖果等祭品。我们家族20多号人跟着家主首先来到太公坟,先清理坟场的杂草,再给坟背加土,压方纸,插坟龙。然后在坟前摆上祭品,酒杯斟上酒,点燃两支蜡烛,每人分发三支点燃的香。先由家主奉香祷告:“太公大人,今天是清明节,子孙后代给您照清来了,您好好享用吧!”说完,将香插在坟前的香炉里。接着,大家按照辈分大小相继上香。酒过三巡,烧纸钱,酹酒,放爆竹,收起祭品。然后向下一处祖坟转移,又如此祭奠一番,再转移到另一处祖坟。

在照清的途中,大人们割下路边长新叶的柳条,制成一个个帽圈,戴在孩子们的头上。然后又去路边砍下一根油桐树枝,起皮做成喇叭状,“嘟嘟”地吹奏起来。男孩抢过油桐喇叭,一边走一边吹地乐着。女孩则去路边采摘映山红、紫藤花,插在头戴的柳圈上,把自己打扮得满头姹紫嫣红。路遇另一支照清队伍,大人们互致问候,小孩们则比谁的喇叭吹得响亮,谁的柳圈打扮的漂亮,大家嬉闹追逐,平添了几分踏青游春的欢愉。等最后一处祖坟祭扫完毕,大家在坟场边上找一块平地,摆出清明粿、酒菜、糖果等。大家席地而坐,一起分享祖先享用过的清明祭品,你敬我让,于是又有了一种野外宴饮的乐趣。

在坟场边分享祭品,或许在今天的人看来,觉得不卫生,所以如今祭扫清明之后的食物大多倒在了坟场边上。但这是一种古风礼俗,古人认为在坟场分享祭品,一是对祖先的崇拜,二是可以得到祖先的护佑。《孟子·离娄下》载有一则“齐人乞墦”的故事:齐国有一个家有妻妾的男子,经常去郊外坟场向人们乞讨吃剩的祭品,一处没吃够,又去寻找下一处,直至酒足饭饱才回家,然后洋洋得意地对妻妾谎称与富贵朋友宴饮去了。故事虽讽刺齐人的虚伪无能,但也曲折反映了古人在坟地分食祭品的风俗。(本文图片由潘美进、潘玉仙摄。题图由CFP提供。)

作者简介:沈志权,教授,发表或出版小说、散文、文论、专著余万字,现居杭州。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756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