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福州家乡那些事儿#
正月初一,是农历新年的伊始。
它虽是一年中的重大节日,
但如今,年轻人已经简化了许多“仪式”:
手机上互道几句祝福,吃上一碗太平面,再收几个红包,
也算是“过节”了。
不过,在过去就不一样了。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穿越时空,
看看那时候的大年初一,
老福州人们都在做什么呢?
祈年
正月初一凌晨,人们已经开始祈年了。
福州元日祈年,‘五鼓后,郡人无贵贱贫富,皆严洁厅宇,陈酒果,焚楮币,拜上下神祗,以祈灵贶。’
这是《八闽通志》中记载的关于祈年的描述。
五更(即3时-5时)后,
无论富贵贫贱,
人们都用最虔诚的心,
将厅堂清洁干净,摆上酒菜果品,
祈求新年盈门纳福。
由此可见祈年在福州年俗中的重要地位。
虽然祈年的仪式比较简朴,但是那陈列的酒和果品都很有讲究。
比如福橘,花生,枣、荸荠和瓜子。
虽然都是很常见的食物,
但是聪明的人们在它们身上发现了不同的象征意义——
福橘象征“新年大吉”,
因此是要摆在最重要的礼品位上的食物;
花生大家都很熟悉了,“枣、生、桂、子”里的生便是代指花生,
有世世代代生子生孙、满门福气之意;
枣与“早”同音,
荸荠的福州话是“梅梨”,
而“梨”又是福州话“来”的谐音,
因此它们都寓意希望福气能早来、早到;
瓜子则含有瓜瓞绵延、衍生百子的意思,
可见每一样祭品都有着深深的含义。
序拜、掏橘
祈年迎新之后,吃一碗太平面,
全家围坐在一起,等待到黎明,
就需要换上迎年的新衣服,开始序拜贺年了。
闽俗最重元日,黎明各盛服,飨祀毕,序拜称觞,祝尊者寿。
《八闽通志》中描述的序拜贺年好热闹啊。
贺年时,晚辈需要按照男左女右站在大厅两旁,
并严格按照辈分,
从儿子开始,到孙子、曾孙……
依次向家长拜年致礼,
并举杯,以酒致敬长辈,
祝他们能够健康长寿。
等到礼毕,
长辈就需要拿出准备好的红纸包,
向拜年的晚辈分赠钱币。
这里的红纸包,
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压岁钱,
因为过了除夕,便不需要压岁,
所以这只是长辈给晚辈的拜年礼物。
序拜贺年中,
长辈人家不仅需要向晚辈分赠红包,
更要分橘子,也就是上文提到的福橘,以示答谢。
福橘有着艳红的色泽,又谐音“吉”。
新年不就是要大红大吉大利嘛!
所以,长辈们希望这些分给孩子们的福橘能够给他们带来好运。
小小的橘子里,还藏着一份浓浓的亲情。
这便是当时人们常说的“拜年拜年,掏橘分钱”。
不论多少,不计轻重,但都饱含长辈对后辈的疼爱。
序拜贺年,掏橘掏钱这一年俗的历史,
可以追溯到宋代甚至更早,
南宋后便逐渐简化,
但是始终不变的是敬长爱幼的优良传统。
序拜结束,就是放鞭炮的时间。
家家都敞开大门,来表示“新年大吉,开门进益”。
斗夜灯
除夕到初一,忙了两天的人们感到疲倦,
便会早点休息。
所以每到初一夜晚,天色还未见黑,
各家就早早闭门上床休息了。
在休息之前,大家会在厅堂悬挂一盏“长明灯”,
它不仅用来照明,更是有吉祥长发的美好寓意。
正如民国《藤山志》中描述的:
除夕人家守岁,商家结账彻底未眠,所以元日之夜,宜斗早登床也。
“斗”就是要家家比赛,看谁先休息。
正因为有“斗夜灯”这个习俗,
所以福州人们都默认不在这天晚上到别人家中拜访、聊天,
也不会在家里制造声响,影响他人。
大家都在睡梦中静静等待着新的一天的到来。
这就是过去福州人们度过的完整的正月初一。
今天的“闽俗之旅”是否让你对大福州的民俗有更深的了解呢?
正月初一,记得要吃太平面哦~
参考资料:
李乡浏李达.《福州习俗》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