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的观念中,红白喜事的红指喜事,如婚嫁,多用喜庆的红色,白指丧事,多用朴素的白色。丧事为什么与喜事扯上关系呢?
一是古代认为死者寿命长(至少超过古稀之年的七十岁)、家族人丁兴亡(已有重孙,被尊为祖)、无病而终,这样的丧事就是喜丧,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就称为老喜丧。二是古代的丧礼祭祀,不仅有丧祭,还有吉祭。
丧礼中有一个祭祀叫作卒哭祭,是在虞祭(死者下葬后当天中午在殡宫举行的祭祀)结束后的次日举行,它是丧礼中祭祀的分水岭。从死者去世一直到卒哭祭,这期间举行的祭祀都属于丧祭。在卒哭祭后举行的祭祀就变成了吉祭。
丧祭与吉祭的差别还是很明显的。首先是自称的不同。卒哭祭前的丧祭,主家自称“哀子”“哀孙”;卒哭祭后的吉祭,主家自称“孝子”“孝孙”。其次是登台阶的走法不同。丧祭的走法是一脚跨一级台阶,称为“栗阶”;吉祭的走法是前脚登一阶,后脚跟上与前脚并立,再登上一阶,叫作“拾级”。第三是祭品。丧祭的祭品不可以吃,吉祭的祭品可以吃。
在《孟子》中那个每天都在外面酒足饭饱才回家的齐人,总是向妻妾夸耀说是有钱有势的人请他吃饭。实际上,这个齐人不过是去墓地讨吃的罢了。人们在祭祀时一般都会将所带的食物全部用于祭奠,不会再拿回去,因此这个齐人吃的就是这些坟墓间丰盛的祭品。原因就在于吉祭的祭品是可以吃的。
都是祭祀死者,为什么有吉祭、丧祭之分呢?这是因为卒哭祭之后,就把死者当作鬼神来对待(“自此而鬼神事之,尊而讳其名”),而鬼神就能赐福给人们。同样,在宗庙里祭祀祖先也是吉祭,求的是祖先庇佑。
祭祀由丧祭向吉祭的转变,是因为死者的身份发生了变化,由死去的亲人、熟人变成了神秘莫测、无所不能的鬼神。在卒哭祭后的附祭中,死者的牌位被请入祠庙中,享受后世子子孙孙的拜祭,而子孙们也多了一位保佑自己、保佑家族的鬼神。这种形式的变化引起人们心理上的变化,使人们不再恐惧死者,也不会遗忘死者,而能时常祭拜寄托哀思。抛开趋吉避凶的观念,这种祭拜更多的是建立一种归属感,以获得心灵的慰藉和生命的依靠。
反过来说,一个家族人丁兴旺,相应的供奉的先人就多,众多的祖先排位其实就是现实生活中人丁兴旺在祭祀仪式上的倒影。这与人们崇尚的多子多福的观念是一脉相承的。
关于丧礼的吉祭,如同老喜丧一样,反映出人们对死亡的另一种态度:如果实在无法从生理上消除死亡的威胁,就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死亡,部分地消解对死亡的恐惧,或者把死亡精心打扮一番,赋予人们可以接受的意义,从心理上得到解脱。
至于丧礼的种种讲究,如老喜丧的条件,则算是逝者对曾生活过的这个世界,在人伦道义、纲常教化上做的最后一点贡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