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3月31日讯(通讯员王永红)癸卯年的清明将至,又到了祭拜先烈和祖先的时候了,一些在外工作打拼的人都在提前安排行程,准备清明节回老家上坟。但是,忽然之间,网络上和民间纷纷传言:“双春闰二月清明不上坟,上坟祸临门”等等。这些无根无据的传言把人们弄糊涂了,难道真是这样的吗?
吕定禄主席介绍说,“清明节”只是一个传统的节日,起源于古代的祭祀活动。据《中庸》记载:“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古人认为人是有灵魂存在的,人死后会通往另外的世界,灵魂需要家人的祭拜和慰问。因此,在清明节这一天,人们会到祖先的墓地祭拜和扫墓,上坟时带些点心、水果、酒、纸钱等祭品,以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哀悼之情,希望逝者在另外的世界过得安逸。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也会借机整理祖先的墓地,使其更加整洁。这不是迷信,而是中华孝道的表现形式,其目的就是让后人知道感恩和尽孝,体现了逝者与生者的血脉亲情。
那么,为什么又有传言:“双春闰二月清明不上坟,上坟祸临门”,这又是一个什么情况呢?这其实也是一句古老的民间谚语。所谓“双春年”是指一年有两个立春节气。以今年为例,年农历正月十四有一个立春,腊月二十五又有一个立春,所以我们称之为“双春年”。出现双春年是因为闰二月造成的,就是年的农历有两个“二月”,所以今年就是特殊的“双春闰二月”。
据古老的民俗解释,在阴间是没有闰月的,清明节不能上坟填土。双春年多出了一个春天,在这样的年份里面去上坟,尤其是有一位老人已经逝世,另一位活着的老人更不适宜去上坟,因为老人讲究“出双入对”。所以,如果有一方老人已经去世,今年的双春年清明节,另一位活着的老人就不适宜去上坟了。
但是,“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现在,大部分人都把“双春闰二月清明不上坟,上坟祸临门”这句民间谚语的意思给理解错了,这句话只是说清明节当天不去上坟,俗话说“早清明,晚十来一”“清明祭祀,前三后四”。我们在清明节的前几天或后几天去上坟都是可以的。据了解,也有的老辈人讲,从来就没有听说过这样的民间谚语,说自己年年带领儿孙在清明节这天祭拜祖先,都几十年了,照样风调雨顺,身体健康,家庭幸福,这是一福压百祸呀!
因此,在民间流传的谚语中,提到了“闰二月清明不上坟,上坟祸临门”的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仅仅是一种迷信而已。我们知道,农历和太阳历有时不会同步,因此会出现闰月的情况。但是,闰月只是日历上的一个调整,与人们的生活和行为没有任何实际联系。同样,清明节只是一个日期,如果在这一天祭拜祖先,也不会因为闰月而带来任何不祥的后果。
此外,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祭祀祖先是一种重要的传统文化习俗,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我们可以在不迷信的前提下,合理地选择时间和方式,比如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在清明节的前几天进行祭祀活动,或者改变祭祀的方式和形式,让祭祀活动更加符合现代人的生活和文化。
总之,“闰月清明不上坟,上坟祸临门”这种说法是一种迷信,是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更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以理性和科学的态度来看待这个问题。自古清明就是“祭祀”的日子,闰月的出现和历法有关,和其他的没有一毛钱关系。
吕定禄主席介绍说:“闰二月可以扫墓祭祖。因为清明节不是按照农历来的,就算是清明节正处于闰二月,该祭祖的还是祭祖,该扫墓的还是去扫墓。”“清明祭祖的意义就是寄托哀思、感恩先人,只要心里有祖先,心存一颗感恩的心,何时上坟祭祖,大家也没有必要去纠结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