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又被称为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等。
清明不仅是个节日,还是一个自然节气,因此它具有自然和人文两大内涵。作为传统的春祭节日,是我们扫墓祭祀、缅怀祖先的日子;作为自然节气,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
这大概就是现如今我们对于清明内涵的解读和寄托。
而最开始清明节只是一个节气,与祭祀没有关系。
最早的祭祀只限于对父母或者祖父母的拜祭,而且没有特定的节日。
而在清明前一天的寒食节,是为了纪念介子推而禁火,没有祭祖活动,直到唐朝早年,家族成员才会在寒食节当天,在祖墓前齐聚献祭。慢慢的寒食节开始融入清明,士大夫和庶民都会在清明节扫墓祭祖。
根据《唐会要》记载,公元年,唐玄宗下令“寒食拜扫”,把约定俗成的寒食节扫墓变得官方规范化;公元年,颁布“寒食清明,四日为假”,自此寒食清明不仅称为官方节日,还有了假期;代宗年颁布“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由此寒食清明假期增加到5天,从此寒食节和清明节合二为一。
一开始是家庭成员一起寒食祭祖,慢慢演变称为家族祭祖聚会。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一到清明,几乎家家户户都是祭祖,有的不惜跋山涉水万水千山赶回家族,实在抽不开身也会在城市遥寄哀思。
丰子恺先生曾经描绘出这样的清明场景:
清明三天,我们每天都去上坟。第一天,寒食,下午上“杨庄坟”。到了坟上,大家息足,茂生大伯到附近农家去,借一只桌子和两只条凳来,于是陈设祭品,依次跪拜。正清明那天,上“大家坟”。这就是去上同族公共的祖坟。坟共有五六处,须用两只船,整整上一天。同族共有五家,轮流作主。白天上坟,晚上吃上坟酒。第三天上“私房坟”。我家的私房坟,又称为旗杆坟。去上的就是我们一家人,父母和我们姐弟数人。
不同的地方在清明有不同的习俗,我们那里的传统清明一共有7天,清明节在7天的最中间,因为有的后人离家甚远,所以要给他们时间回家。在这7天之中的哪一天赶到都可以,如果7天都没有人来祭奠的坟墓,可能后继无人。空荡荡的坟茔在清明时节显得格外荒凉。
虽然习俗不同,但是人们祭奠的心情却是相似的,无论缅怀先人还是表达感恩,都是借此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现在还有许多公众会自发祭祀先烈。清明,从追忆先人的节日,扩展称为守望家国、祭祀先烈的节日。
清明也有着明了的一面,它见证了我们传统文化的时代变迁,它所承载的人文精神和寄托一直都在,虽然经过时代的更迭很多习俗已经发生了变化,但是一些精神和内涵也会在新时代中获得新生以及新的意义,唤起人们普遍的文化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