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味书屋之“三味”众说纷纭。小孩子有问“三味”的味道,需要有答。自答也好,帮忙答疑也好,都需要动起来去找答案。按说读书的味道,甘苦自知,想必需要诸君自品。愿每每品过后,唇齿留香,即便先苦也是后甜,渐入佳境。
全文共约字,阅读大概需要5分钟。
一、寻“三味”的起因
承上篇说说参观鲁迅故里,去参观鲁迅故里后,我们知道了“台门”说法的来历。那逛过三味书屋,娃问起:“为什么叫作三味书屋?”“真的是三种味道?”“味道跟书屋怎么搭上关系?”一时被问得语塞,实在不知道怎么回答。
只好老实说:“不太清楚,你还是去问问度娘吧”。遮掩过一时的尴尬,总不能下次娃想起来再问还如此炮制吧?况且万一娃考试就考到这个问题呢?不知道岂不是要白白丢分?
不论娃百度结果如何,我自己去汇总并考证了一番,发现关于“三味”的说法挺多,各说法都可能代表一个挺有意思的故事,值得我们探究和回味。
总体有以下几种“三味”说法,我按照个人理解或记忆难度排列如下,大家可根据情况自行参考。
二、众说“三味”
1.由《三国志·董遇传》“三余说”演化而来的“三味”是这样的:“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按这种说法,“三味”其实就等于“三余”。
大致意思是说,因为古代是农耕社会,冬天是一年之中农忙闲下来或余下来的季节;古代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相对于白天劳作,晚上天黑也是余下来的时间;而下雨天,不用再下地劳作,也是多余出来的时间。这句话是鼓励董遇鼓励他的学生,要善于利用这些多余的时间来读书学习。在如今社会里,“三余”是让大家珍惜一些碎片时间,或者找到可以利用的时间加以利用,进行学习或工作。
当然从时间角度看,也有说法认为“三余”指的是:“公余、饭余、茶余”。
2.语出典故“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
注释:
醯:xī,醋。
醢:hǎi,肉酱;或者是做成肉酱。
醯醢:xīhǎi,泛指调料。
很抱歉,我没有查到这句典故的确切出处,还希望有人能补充(谢谢)。
这个典故的意思是说,读经书就像吃米面主食,读史像喝美酒吃佳肴,读诸子百家像吃饭时候的酱醋调味料。
3.语出宋代李淑《邯郸书目》说的句子:“诗书味之太羹,史为折俎,子为醯醢,是为三味。”
注释:
羹:用肉或菜调和五味做成的带汤的食物,和菜汤不同,汤”在唐代以前一般仅指热水。
太羹:古代祭祀时用的肉汁。
俎:zǔ,
① 祭祀时盛牛羊等祭品的礼器。
② 切肉用的砧板。
折俎:zhézǔ
① 古代祭祀、宴会时,杀牲肢解而后置于俎上。
② 引申为参与国家大典。
③ 古代一种美味食物。
这句话意思同4.相仿,诗书像肉汁一样美味,史书味道也美得像祭祀用的那些丰美的食物,诸子百家之类的书像调味品一样,这样书就可以被统称有三种味道。
4.唐朝段成式在他的文章《酉阳杂俎序》中写道:“无若诗书之味大羹,史为折俎,子为醯醢也。”
注释:这里是“大(dà)羹”,不是“太羹”。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太”注:“大”“太”“泰”在古代常通用。
这句话的意思跟3意思相同。
5.佛教语言“三昧”,梵文samadhi,音译成“三味”。
梵文samadhi指诵读佛经、悟经的三重境界:“定”,“正受”,“等持”:
即:诵经之前要止息杂念,神思安定专注;领悟经义态度要端正、虔诚;学习经义过程中要专心致志,始终如一。
寿镜吾先生的书信手稿及鲁迅先生的日记鲁迅先生在三味书屋读过的书鲁迅先生关于儿童教育的文章手稿6.寿镜吾先生的祖训: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
作为三味书屋的主人,寿镜吾先生在书屋里开设学堂教书达60年之久,他本人对于“三味”的注释也许更有说服力,他曾是鲁迅先生的老师,深受鲁迅先生一生的尊敬和爱戴,对学生的影响深远。
至今记忆里最深刻的一幕,是在鲁迅纪念馆看到寿镜吾先生与鲁迅先生的后期通信文字,开头称呼为:“豫才仁弟......”。读到这些文字,不免心中一暖,涌起千般情绪。
三、结语
三味书屋之“三味”,众说纷纭,三味书屋中确有一副对联:“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诗书”,是否可窥“三味”一斑?您说了算。
附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