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清明节祭祖扫墓是流传至今的传统文化习俗,向已逝的亲人,亲属,表达对他们的追思和悼念。清明节对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当中对于生命生生不息的敬畏,以及代代相承的文化理念有很大的作用,所以现在中国也比较重视这个传统节日。
对于农村的人家来说,举办这种祭祖活动的声势更加浩大,或许是农村人对于这种形式礼节更加在意。但是对于城市人来说,思想并没有那么封建,想得更多应该是生前给老人,亲人,更好地生活,离世之后那也就是因果轮回的事情,看的更加平淡。
现在马上快到4月5日清明节了,但是由于疫情在全球性蔓延,虽然中国控制得比其他国家要好,但是总体还是不能太过掉以轻心,所以在这个时候国家也明确不允许大规模举行现场追悼会,可以通过扫墓人代替自己扫墓或者通过网络进行网上追悼会。
这虽然是一种新形势,但是迫于疫情同样得执行。但是对于农村来说,墓地并不是像城市墓地一样那么集中,在农村墓地都是在山上,比较分散,所以在农村也是不允许大规模的祭祀活动。那大家知道是上午祭祀好呢?还是下午祭祀好呢?
一、各地风土民情不一样,习俗也不同,并没有规定要上午还是下午祭祀
清明节祭祀祖先的习俗流传已经千百年,而且起初开始的目的是就是缅怀先人,表达对祖先的怀念之情,但是这种风俗流传至今,普遍到各个地方的情况不一样,再加上受现代化发展的一些影响,各种仪式都化繁为简,只不过有些地区可能还保留着最古老的习俗。
所以流传到现在,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特色,即使可能只是相隔几里地,但是不属于同一个家族,那他们的风俗也会不一样。
二、一般上午祭祀的居多
在自己的老家,通常在清明节前后去祭拜祖先的时候,前一天就会准备好需要用的一些钱纸和鞭炮,有的地方的还会叠各种金元宝银元宝之类的,当然这些都是在爷爷奶奶那一辈要多一些,现在很多人都比较懒了,直接去街上买来自己需要的东西,到时候直接带着就行。
祭祀的那天早上,父母一般会起得比较早,吃完早餐,就开始准备好各种吃的,也就是祭祀需要的一部分贡品,从早上九点开始就从家里面出发,上山去祭拜。
因为在农村,墓地和墓地之间并不是特别近,因为那时候人死了是要看风水的,看这个人适合葬在哪里,并不是随便哪里都可以葬。所以从早上开始一般到下午一两点基本都能够完成祭拜活动。
早上一般阳光比较好,空气也比较清新,温度适宜更合适祭拜,从九点开始出门,那时候属于阳气比较重的时候,流传那时候祭拜也是比较好的,到了下午一两点,刚好能够把自己的祖先的祭拜完。其次过了那个时间,天气转凉,慢慢阴气比较重,是不适合祭拜的。
而且如果祭拜的人家越来越多,那鞭炮声音以及各种声音加上就比较嘈杂,不适合祭拜活动。因为在农村,即使是祭拜祖先,也会放鞭炮,烧钱纸,当然这些现象好很多了,现在都是文明祭祖,但是在农村管不到的地方依然有。
三、与时俱进,文明祭祀,祭祀方式多种多样
在新时代人们的思想也不会那么局限,这样习俗也没有太在意,现在只要你有诚心,在清明节前后都可以进行祭拜活动,而且也不用在意是上午还是下午去。因为现在人更加在意的是心意,而且清明节传播的是对人类生命传承的纪念,不会搞各种封建迷信。
所以这也导致了每个地方人们对于清明节的看法不一样,自然而然的祭祀的活动礼节也不一样。现在国家也提倡文明祭祖,比如献鲜花,文明扫墓,不用携带太多祭品,而且21世纪还出现一个新鲜职业,扫墓人。
所以一切都在发展,祭祖扫墓也要与时俱进,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尽量不给国家添乱,尤其最近各地疫情又开始严重起来,我们最好不要返乡祭祖,避免人流活动,造成更大的伤害。现在还可以在网络上进行追悼会,所以我们也可以尝试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