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湖南人的命是米粉给的,那潮汕人的命就

做一个地道的吃货,一生之中总归要去一次潮汕的。

有着“人间饿爸”之称的陈晓卿说过,只有潮汕地区是一座美食孤岛,这里的很多美食至今天仍然在延续着古老的味道不变,近些年因为很多美食大V对潮汕美食的加持,潮汕美食里中潮汕火锅、潮汕牛肉丸子、卤鹅……名声如雷,当这些潮汕美食中的主力军代表冲在最前面的时候,而另一种出入潮汕人三餐中的粿条,则是用最寻常的稻米演绎出来的味觉记忆。

如果说一个川渝人离不开火锅,湖南人离不开米饭,那潮讪人离不开的就是一碗寻常不过的粿条,有数据统计,潮汕地区每天可以消耗百万公斤的粿条,所以,潮汕人的命就是“粿”给的,有潮汕人的地方就有粿条,从早晨开始到晚上,粿条很自然的融入到潮汕人的生活中。

知乎上有人问:粿条和米粉难道不一样吗?

从原料上说,米粉(河粉)和粿条都是用米和水混合而成的米浆来制作的,相比较起来,米粉的复杂,粿条更为简单一点,单一的原材料赋予了它的口感一致。河粉,是一种由面粉做成的长条形的面食。厚度比较薄,口感比较滑,稍微有点韧性不易断,挑起来在半空中看,有一种半透明色。粿条,则是由米浆做成的面食,即是稻米而非面粉。厚度比河粉要厚一些,吃起来完全没有韧性,而且口感并不滑腻且易断,呈现出不透明的奶白色甚至是纯白色。

知乎上还有一个发问:潮汕人的祖先是谁?

为什么要在这里说潮汕人的祖先呢?因为它和粿条有着扯不断的牵连,从农耕时代就有的粿,当中原地区大量南迁的移民陆续来到潮汕时,他们祭祀时要用到面食来制作祭品,不巧的是潮汕地区并不产麦子,只能用大米替代,于是有了粿,至今天粿在潮汕地区已经有了年的历史。

潮汕人时节八节好拜请神明,在拜请神明祭拜祖先时,好吃的先拿出来敬奉,粿就成了给神明和祖先供奉的食物中的不缺的一个,而且会依据民俗和祭拜神灵不同,粿的形态也不相同,甚至有专事研究潮汕文化的学者还专门为潮汕粿印所代表的寓意馔文。

反正粿条倒是他们生活中最常有的恣态,完全交付于手工制作的粿条品质好坏取决于大米、米和水的比例和火候的掌握,一个技术熟稔于心的人,他懂得察看米浆挂壁状态来判断粿条的最后的出品品相。

米和水混成米浆之后铺到蒸格中,入度沸水中蒸制放凉之后切成2厘米宽左右的粿条,粿条的吃法分为干炒和粿条汤两种,一小叠潮汕特有的辣椒酱是吃粿条汤的必标配,粿条汤中的配料也盖住粿条才算。炒粿也是吃粿条的另一种方式,炒粿条分为干湿两种,促成炒粿风味必少不了的是猪油,当每一根粿条都被猪油裹住之后,用清脆的豆芽相配,软糯之余还有脆爽。

湿炒的代表就是牛肉炒粿条,潮汕人心中资深的家味,湿炒是先将粿条炒熟,加入潮汕沙茶酱调味,再另起一锅,把牛肉、芥蓝、番茄一同翻炒,待其收水成浓稠的汤汁,最后盖在炒好的粿条上边,湿炒可以保持住牛肉的鲜美嫩滑。

一盘芥蓝牛肉炒粿不过20元,对于潮汕人来说,听到芥蓝牛肉炒粿就好像河南人听到胡辣汤一样激动。

“干粿”更趋向于家常,沸水煮熟的粿条捞干,直接往上淋沙茶酱,再撒上少许葱花,韧滑爽口,咸香诱人。

客家人还有一种小吃称为包粄,就是将米浆铺好之后蒸出来的米皮,趁热包上豆腐丁和萝卜丝等配菜,然后像叠纸一样折起来,一张看起来吹弹即破的米皮中可以包下豆角包粄、咸菜包粄、豆干包粄酸菜包粄、黄瓜包粄等,应有尽有。

除了粿条之外,潮汕人还有多少种粿,你去问一个地道的潮汕人,他也搞不清,但一个潮汕人心中若有家的味道记忆,粿的比例肯定是很重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8326.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