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本属二十四,送灶除尘辞旧岁,接祖剃头

北京中科刘云涛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1028/5798904.html

二十三,祭罢灶,小孩拍手哈哈笑。再过五,六天,大年就来到。辟邪盒,耍核桃,滴滴点点两声炮。五子登科乒乓响,起火升得比天高。

过小年,在过去是一个很重要的日子,因为,只有过了小年,才真正的入了“年”里,人们真的开始忙碌年节的事项了。不过,关于过小年的日期,有很多不一样的说法,有的小年南小年北,也就是南方和北方之分,北方是农历腊月二十三,而南方则农历腊月二十四才是小年。还有另外一种说话,就是“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家二十三过小年,而普通老百姓则二十四过小年,船家(水上人家)则贰拾伍过小年。

到底小年以及与小年相关的风俗,有哪些讲究呢?

小年本属二十四

无论是南北差异也好,还是官民船家的差异也罢,这说明一个道理,就是小年的风俗,由来已久,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变迁,文化的差异,使得不同的地方,对小年的风俗有了很大的差别。

这就如同在安庆地区,即便是属于同一个地区,同一个文化环境之下,过小年也有差异,桐城、怀宁和潜山三地就有不少人家在腊月二十三就过小年,而在宿松的城关、程集、九姑等地还有在腊月二十八过小年的习俗,其他地方大多腊月二十四过小年。

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范大成《祭灶祀》

上面宋朝诗人范成大的这首诗,很好的记录了过小年的习俗,在第一句就明确的记录了时间,腊月二十四。我们也可以理解,在宋朝,以及以前,人们过小年,都是在二十四。

相传,从清朝雍正年间开始,每年腊月二十三在坤宁宫祀神,为了节省开支,皇帝顺便把灶王爷也拜了。从那以后,王族、贝勒随之效仿,上行下效,各级官员也都于腊月二十三祭灶,因此,才有了官家二十三过小年的传统。北方的老百姓,一开始照旧在二十四日祭祀灶神,后来也被同化了。

《二十四日》宋·文天祥壮心负光岳,病质落幽燕。春节前三日,江乡正小年。岁时如有水,风俗不同天。家庙荒苔滑,谁人烧纸钱。

而南方的老百姓,在很长一段时间,仍然是在腊月二十四过小年,很多直到今天依然是这样。沿湖居住的老百姓,如鄱阳湖、洞庭湖边居住的人们,则承袭了水上船家的风俗习惯,在腊月二十五过小年。

这就是“官三民四船家五”的具体内涵,也称“官辞三”、“民辞四”、“邓家辞五”,“邓家”就是指水上船家。

送灶除尘辞旧岁

“送灶”是小年最主要的一个仪式。一般而言,就是在锅台(过去农家的土灶台)墙壁上,书写“九天东厨司命灶君之神位”的牌号,两旁贴上“上天奏好事,下界保平安”对联。祭灶时除敬奉鸡、鱼、肉代表的“三牲”和酒饭外,一律添加一份糖稀作为祭品,俗称“灶糖”。目的是让灶神吃饱并用糖黏住他的嘴巴,甜透口舌,好让他“上天”后在玉皇大帝面前说不出凡间的过失罪责,只能甜言蜜语多说好话,替下界保太平。

关于灶王爷,其实由来已久,我国从夏朝就开始祭祀灶君,商朝时开始在民间供奉。葛洪《抱朴子·微旨》说:“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大者夺纪。纪者,三百日也。小者夺算。算者,一百日也”。

那么,到底灶王爷是谁?有个传说,相传灶王爷名叫张单,本是民间的一个俊俏公子。张单娶妻后性格大变,成天游手好闲,最后落得个沿街乞讨的下场。一天,张单在乞讨时走到了前妻家中,见到妻子张单羞愧难当,一头钻进灶台被大火烧死。玉帝知道此事后,认为张单知道羞愧,便把他封为灶神掌管民间,并让他每年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上天汇报,百姓知道此事后,纷纷在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这天祭拜灶神,希望灶王爷上天后能够多汇报家里的好事,所以民间便有了“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的俗语。

二十三,打发老爷上了天;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蒸团子;二十六,割下肉;二十七,擦锡器;二十八,沤邋遢;二十九,洗脚手;三十日,门神、对联一齐贴。

在安庆,这一天,还有个非常重要的习俗,那就是“打扬尘”,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大扫除。过去乡村里人家,对过年比较重视,不管过去的这一年到底收成如何,年总归是要过好的,因为只有年过好了,来年才会好,兆头才好。因此,每一家都会在过小年这一天,将各种器具、被褥窗帘清洗干净,洒扫房间庭院,掸拂尘垢蛛网,打扫得干干净净,迎接新年。

当然了,现今的人们,都住进了楼房,屋子里日常也打扫得干净,这种习俗估计也不多了,但是“扫扬尘”或称“扫扬灰”的习俗,在很多农村里,依然保留了,尤其是老一辈的人们,这种仪式还是要有的。

接祖剃头迎新年

在安庆地区,腊月二十四过小年这天还有“接祖”的习俗。

很多老一辈的人常说,作为后代要感谢先辈们,先辈们也希望过年团圆,到了过年的时候,要接他们回来过年,与“接祖”对应的,就是年过完了,要“送祖”,也就是祖先们回来过年,已经过完了,可以回去了,欢送他们。

在过小年的这一天,早餐前,各家各户在堂上后壁挂起“天地君亲师”的排位,有的还张贴出列祖列宗先人的画像,然后上祭品、点蜡烛、烧香纸、放鞭炮,全家人叩拜而完成接祖仪式。

从这天之后,每顿饭吃饭前,第一碗饭都要先盛起来,敬奉到祖先牌位之前,称之为“上饭”。

在安庆地区,在过年前还有个习俗,那就是“剃年头”,当然,据了解,很多地方也都有这样的习俗。

民间有一种说法:“有钱无钱,剃头过年”。男人临近年关,不论老少,都要剃头过年。就像到了腊月家家户户都要打扬尘一样,寓意为“新年换新颜”,一切从“头”开始,焕然迎接新的一年。

在过去乡村里,几乎没有理发店,一般几个村子里会有一个立法师傅,背着理发工具走村串户,上门理发,通常,到过年前这一个月,是他们最忙碌的时候,一方面是大家都要“剃年头”,还有另外一点,就是过去很多人家都不是剃一次头给一次钱的,大多是到了过年一次给,而通常“剃年头”都是结账的时候。

关于“剃年头”还有很多讲究,这里就不细说了。

岁时风俗相传久

小的时候,非常盼望着过年,因为,到了过年,会有新衣服穿,会有各种好吃的,还能和家人、亲戚、朋友们一起玩耍,可如今,过小年的时候,还正处上班时间,身居城市,也没有感受到太多小年的氛围。

其实,从民间风俗来看,腊月里的风俗,与正月一样,非常多,每天都有不一样的讲究,“吃了腊八饭,就把年事办”,告诉人们,过了腊八就是年。

从那之后,开始杀年猪、打豆腐、蒸圆子,写春联,各种各样的活忙碌起来,而大人们也不再像往常一样的只顾着干活了,对小孩子们也包容起来了,因为过年里不能打孩子。而过了小年后,那就更加忙碌了,民谚有曰: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写福字,二十五扫尘土(各地有所差异),二十六炖牛肉,二七二八把面发,二十九对联贴门口,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在过去的农村,一道过年的时候,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有的人家喜笑颜开,而有的人家揭不开锅,也有的人家债主迎门。但是,古话说,好过难过都得过,肥年瘦年都是一年。无论什么样的习俗,对于过去乡村里的老百姓来说,为的就是为来年谋一个好兆头,过去的一年,已然过去,生活还是得看未来。

今天,很多习俗都已经不见了,毕竟生活在变,时代在变,这也很正常。

同心圆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并保留本站链接。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755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